作者: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医师 汪明明 新冠疫情持续了三年,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同时也使人们懂得了健康的珍贵,学到了一些医学知识。 在当时,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人们出行必须核酸阴性才能扫码通行,使得核酸检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随后的抗原抗体检测也让人们长了不少见识。但究竟什么是核酸检测?什么是抗原抗体检测?很多人并不知晓,并没有认真去考究。现在就让我们静下心来详细地了解一下,从核酸检测说起。 一、 核酸检测 核酸是所有生物体都具有的、极为重要的生命物质,承担着繁殖和遗传的重要功能,哪怕病毒这种最简单的生命形式也有核酸的存在。 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核酸可分为DNA和RNA两种。病原体核酸的检测是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例如乙肝病毒的DNA检测、流感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RNA检测。 核酸检测采用的是聚合酶链技术,英文简称PCR,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如果检测结果阳性,基本可确认感染的存在。 用于核酸检测的标本来源广泛,各种体液标本、活体组织标本都可用于核酸检测,具体采用什么标本要看临床需要。如果是呼吸道感染常采用鼻拭子、咽拭子标本;如果是乙肝、艾滋病等血液传播疾病常采用血标本;如果是性病常采用外生殖器分泌物标本。 ![]() 核酸检测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定性检测的报告结果为“阳性”或“阴性”,多用于初步诊断或筛查;定量检测的报告结果是具体数值,可用于诊断,但更重要的是可用于病情的动态观察和疗效评价。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核酸报告单上有时会有Ct值,Ct值是扩增循环的阳性阈值(可以把它理解为质控指标),不要把它误为检测结果。 二、抗原检测 抗原是指能刺激人体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物质,可来自于各种病原体的感染。病原体的结构成分,或是包膜,或是酶,或是结构蛋白等都可以成为抗原。一般来说,分子量越大抗原性越强。当人体免疫功能出现紊乱时也会把自身的一些组织当成抗原来处理,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通过抗原检测可以了解体内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例如,如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就说明被检查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 但限于一些试剂的研发水平和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不是所有的抗原检测都具有明确的诊断意义。例如,即使丙肝病毒抗原阳性,但确诊还有赖于丙肝病毒的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优点是便捷,有时可制成简易试剂盒供家庭使用,可用于疾病的筛查,例如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 ![]() 抗原检测也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临床意义与核酸检测基本相同,但诊断价值不如核酸检测。 三、抗体检测 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针对抗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抗体可与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与病原体的抗原结合有助于病原体的清除、疾病的康复。人体感染了病原体可在5~7天后产生抗体,并在20~30天达到较高的水平。 应用于临床诊断的主要有两种抗体,即IgM和IgG。IgM抗体出现早,消失快;IgG抗体出现晚,消失慢。IgM抗体阳性提示人体目前正处于感染中(现症感染);IgG抗体阳性提示是以前感染过(既往感染),但IgG抗体在短期内迅速升高(第二次检测比第一次检测升高4倍以上)对现症感染也有诊断意义。 抗体检测也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但临床意义与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不尽相同,解读的角度也有不同,保护性抗体越高对人体健康越有益。 抗体检测也用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如类风湿关节炎、桥本甲状腺炎都可表现为自身抗体阳性。 结语 核酸检测、抗原抗体检测是临床重要的诊断手段,但任何一项检查都存在一定的检验误差,都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可能。所以,不能单凭某一项指标的阳性或阴性就做出“是”或“否”的判断。当拿到一张检验报告单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正确判断。 ![]() ![]() 本文图片来源:创客贴图库 (医学科普具有普适性,不作为诊疗意见,如有个性化需求,建议您就诊咨询。) |
|
来自: 新用户8825scGG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