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时间,宁向东教授认真地讲,我认真地学;一年时间,宁向东教授更新了318讲,我写了48篇总结,共计63010字;一年时间,没能成为宁向东教授期望中少林寺门前的扫地僧,但足以让我受益良多。 致敬宁向东教授宁向东教授的课程大体分为两部分,职场和商场。职场篇聚焦做人做事的学问,做一个称职的下属,一个优秀的主管,完成一次次卓有成效的沟通、会议和谈判,打造一个高效而有温度的组织;商场篇聚焦组织运转的逻辑,战略层面从塑造愿景开始,战略规划和落地执行,到最后组织转型变革力图打造百年老店;战术层面建立考核和激励体系,内部监管控制体系,客户挖掘和维护体系,支撑战略落地和愿景实现。整个课程内容丰富而实用,理论结合案例,易于理解,便于实践。 ![]() 另外,有一条线索贯穿职场篇和商场篇,就是人的重要性,强调以人为本。不同于工业时代,未来的数字代时代,工作方式和人的内在驱动力都会发生很大变化,所以尊重人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会越来越重要。也正是基于此,演化出了整个课程体系注重人性的一面。我没见过宁向东教授本人,但基于课程内容,我想宁教授应该是一个严谨而有温度的管理学者。我非常赞同以人为本的思想,一直认为组织需要完善的制度和流程,但最核心的资产还是人。 一年多时间里,我反复学习每一周的课程,思考课程内容、课程之间关系、宁教授安排课程的思路和逻辑,然后用自己的理解把一周的课程总结写出来,坚持不易,但做难事必有所得。首先,迭代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一定不是最优的,但是目前为止摸索到最适合我的。其次,得到+混沌学习了几十门课程,第一次完整地写出来,能坚持下来,对自己也是个鼓励,相信自己可以坚持做很多事情。最后,确实收获很大,小到指导自己日常工作,大到渐渐能理解组织运转的逻辑,组织架构调整背后的意图,虽不可能完全理解,但至少不再仅仅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学习理论有什么用?偶尔会有人问我,都工作了,学习理论有用吗?讲讲自己的理解。成年人的学习都是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除了纯粹兴趣爱好的学习,我认为所有理论学习都是为了指导实践。做测试工作很多年,人就是一个被测系统,输入特定情境,输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中间处理是思维模型,学习理论的目的就是改变思维模型。 如何改变?首先,我认为人只有把自己放到某个真实情境中,才能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行为。什么意思,举个例子,看到主管在对一个员工破口大骂,你心里想,如果我是主管,一定鼓励为主,绝不骂人。但事实上只有当你作为一名主管面对一个犯了低级错误的人,你才能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行为。 理论的作用就是让自己在一个个特定情境下,让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更合理。当首次遇到某个情境时,理论可以指导自己;当意识到某个情境下自己想法和行为不合理时,可以用理论去牵引自己下次注意。把自己丢到一个个新情境中测试自己的真实反应,寻找和理论之间GAP,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型,进而得到提升。 每天坚持听课,累吗?又有人会问了,提升的目的又是什么,活得累不累?这就牵扯到人生五力中提到的内容,人要通过三环模型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把时间花在上面。恰好我自己的兴趣点就是不断接触新知识,愿意把时间花到上面。我并不觉得把时间花在听课比花到刷短视频更高大上,不同人对时间的使用不同,全凭个人喜好。对于我来讲,挑一些自己喜欢的课程听课写作也是一种休闲方式而已。虽然除了吃饭睡觉,坚持每天做某件事情都不容易,但兴趣如此,所以并不累。 宁向东教授的课程已经学习完了,但同时也仍然在路上,管理学永远没有毕业那天,我会不断结合实践回头重新理解理论。感谢宁向东教授,提供了这么精彩的课程;感谢得到,提供了这么优秀的平台;也感谢自己,愿意花时间做一些有挑战的事情。下一步,李善友教授的课程,继续努力! ![]() 附录:《宁向东的管理学课》总结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