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对吃素有偏见,有许多问题不明显:比如素食好不好?素食有益于健康吗?素食能否长寿? 受现代营养学影响,不少人担心,若长期吃素,会营养不良,进而会导致健康受损,甚至会影响寿命。那么,素食者能不能长寿呢? 我们都知道,僧人是吃素的。那么,僧人们的寿命如何呢?有人对中国佛典上明确记载生卒年代的571位高僧做了一个统计,之后形成了一组数据,在这571为高僧中:一百岁以上的有12位,占总数的2.1%;九十岁以上的42位,占7.3%;八十岁以上的142位,占28.4%;七十岁以上的361位,占63.2%。 这571位高僧生活年代为公元233—1884年,他们生活的地区遍布全国各地,过着清苦、勤劳、持戒节制和规律的生活。虽然如此,但他们的平均寿命,远远超过与他们同时期,但生活条件优裕的194位帝王。中国古代人平均寿命仅三十多岁,高僧们竟成倍长寿,是同时代人平均寿命的1.5-2.5倍。可谓是“高僧七十古来多”,与唐代杜甫诗中所叹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形成了鲜明对比。 显然,长期吃素并不会影响寿命。我在生活中也观察到,不少老人一辈子茹素,也能活到八九十岁,有的也能活到上百岁。 我的观点是,吃素有益于健康,并且有益于长寿。我的理由如下: 其一,素食最养五脏。 《内经》明确地告诉我们:“五谷为养”,我的理解是,五谷得天地五行之正气,最能滋养人的机体。因为人禀天地之气生,人的生命与健康离不开天地之气。如何最高效率地获得天地之气呢?当然是吃素,特别是以五谷为主的素食。 吃五谷也要有所讲究。我的建议是,一则,尽量多吃本季和本地自然出产的五谷,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滋养生活在当下和当地的人。如果吃本地的食物不习惯,怎么办呢?那就吃自己出生地自然出产的五谷。 比如,我习惯于吃面食,即使生活在南宁,也基本上不吃米饭、米粉。但南宁本地又不产小麦,那就买北方的面粉来制作面食。 二则,最好是不吃转基因的五谷。毕竟转基因的五谷其种子不能发芽,没有生命活力。生命需要有活力,才能生机不息。吃多了转基因的五谷,容易造成生命活力下降。 当下基本上所有的五谷都被转基因了,但荣幸的是,小麦没有被转基因。我分析其理由,大概是美国人和欧洲人主要以小麦为食,他们担心自己的口粮被损害,所以坚持不做小麦转基因。这样说来,吃面食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其二,素食能让心定而静。 与荤食相比,素食不容易扰动相火。一方面,肾精得固,寿命延长。肾中所藏之精即与寿命相关。相火最好能闭藏在肾水之中,以温煦肾水,使肾精缓缓释放,以濡养五脏六腑。若相火被扰动而外泄,就容易造成肾精外泄。 另一方面,相火上扰心神,会影响心火,造成心神失养,人就容易出现烦恼。烦恼影响生活质量,也会消耗肾精,造成肾精妄泄。 从生活来观察,那些坚持吃素的人往往性格温和,且多生活简单、淡泊,往往对世间名利看得比较淡些。所以,素食者更善于控制情绪,往往遇事不慌不忙,情绪上也少有剧烈的喜怒哀乐,基本能保持平静的心情。这也是寿命者容易长寿的原因。 其三,素食不容易化生痰浊水饮。 我们都知道,肉食容易生痰生湿。为什么?因为肉类容易碍滞脾胃,造成脾胃主运化的功能下降。且肉类被运化之后,容易产生痰浊水湿等代谢产物。 对于生命来说,痰浊水湿越少越好,因为这些都属于病理产物,容易消耗脾阳,更容易积滞于五脏六腑之间,化生为各种慢性疾病。 我自己体会,吃了素食一段时间后,即感觉身体轻松,跑步也不容易疲乏。而且,不少病人在接受我的建议开始素食一段时间后,都会有类似的感觉。为什么?因为素食能养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脾胃一旺,痰浊水湿得以运化,五脏六腑得以平衡,四肢自然轻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