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鉴赏选择题,七种常见设误类型

 一中大语文 2023-03-18 发布于福建

通过总结近年全国卷真题,可以发现,诗歌鉴赏选择题从以下七个角度设置错误选项。

一、诗句内容理解有误。

2022年新高考Ⅱ卷,选用李白的《送别》,不正确选项为B项 ,“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错。原诗“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的意思是:那里的美好风景一直为世人所传颂,您到了南中一定也会很喜欢。诗中并没有谈到“友人的风采”。

2022全国乙卷,选用王勃《白下驿饯唐少府》,不正确选项为A项, “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有错。据诗中“相知何用早”,可知两人认识时短,并非“早年”朋友。

2021年全国甲卷,选用陈师道的《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错误选项为C项,“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有误,颈联“不及鸟飞浑自在,美他僧住便平生”是写为官者身处官场(可具体指作者陈师道,也可理解为曾巩,或者泛指所有的为官者),会羡慕僧人一生隐居山间,终不能像山中鸟儿般自在飞翔,但主体不是僧人。

2018年全国Ⅰ卷,选用李贺的《野歌》,不正确选项是B项,“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错,诗歌中“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穷”的意思是“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处境艰难”,又如“穷且益坚”。

二、炼字炼句释义有误。

2022年新高考卷Ⅰ卷,选用魏了翁的《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不正确选项是A项,“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有误,命题者故意将原诗“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的“苦”做解释解读,“苦”的意思是执着寻找春色(尽管处处春色,还是要到南山寻觅),而并非“年老体弱,感到此行困难”。

2021年全国乙卷,选用辛弃疾的《鹊桥仙·赠鹭鸶》,不正确选项是D项, “从听觉和视觉”有错,根据原诗可知,“听君飞去饱时来”的“听”是任凭,而非听觉。可联系《陈情表》中的“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三、思想情感解读有误。

2021年新高考Ⅱ卷,选用陆游的《示儿子》,不正确选项是C项,“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有错,诗歌原句是“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诗人只是鼓励儿子认真读书和耕种(劝读和劝耕是古人两大传统),但没有说“不必读书求仕”。

2020年新高考Ⅰ卷(山东),选用杜甫的《赠别郑炼赴襄阳》,不正确选项是B, “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有误。根据原诗“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诗人在欣赏郑炼的诗中过日,指的是之前和当下的生活,不是日后的生活。诗人想到又是战乱,又是年老多病,一别将再难相见,所以“惊神”。

2020年新高考Ⅱ卷 (海南),选用韩驹的《赠赵伯鱼(节选)》,不正确选项是B项,“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有误, “劝诫”一说于诗无据。“劝诫”是指劝告人改正缺点错误,警惕未来。且诗中“后生可畏”有明显的褒义。《现代汉语词典》:青年人是新生的力量,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令人敬畏。

四、表达技巧分析有误。

2022年全国甲卷,考的是欧阳修《画眉鸟》和文同《画眉禽》的对比阅读,不正确选项是A项,“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有误。根据诗歌可知,欧诗是寄托情致的咏物诗,其中的描写、抒情都是围绕画眉鸟展开,是将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而文诗主要表现诗人闲适恬静悠然、摆脱纷繁公务的生活状态,画眉鸟是作为侧面烘托、渲染氛围而存在,并不是诗歌的“直接描写对象”。

2021年新高考Ⅰ卷,选用杨巨源的《寄江州白司马》,不正确选项是B项,“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有误,根据原诗“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可知,“似衣带”“胜香炉”,均是对具体景物的描绘,意思是:曾听说湓水萦绕如衣带。运用了比喻手法,而并非用典,也非表现朋友间亲密之意。而成语“一衣带水”是指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

五、形象意境概括有误。  

2018年全国,选用陆游的《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不正确选项是D项,“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有误, “飞纵横”的应是诗人手中的巨笔,而非磨墨时溅出的墨汁,这才符合运笔如飞、酣畅淋漓的情境。试想,一个人写字弄得墨汁飞溅,也蛮恐怖的!除了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唐伯虎可以做到。他用祝枝山的身体为笔作画,一时间墨汁四溅,祝枝山全身是墨,而唐伯虎滴墨不沾。

六、语言风格鉴赏有误。

2023某名校模拟题,考查吴融的《闲望》,A项的表述是:“三点五点”“一枝两枝”,语言清丽典雅,朗朗上口,颇具音律复叠之美。而诗歌原句是“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可知“语言清丽典雅”分析有误,“三点五点”“一枝两枝”是典型的口语化的通俗表达,并不“清丽典雅”。

七、题材体裁辨析有误。

2012年上海卷,选用张九龄的《春江晚景》,B和C均为错误项,分别考查了诗歌的题材和体裁知识。B项“本诗以咏物为题材”有误,这首诗有写景,有抒情,但并非咏物诗。C项“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有误,根据原诗“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可知,这首诗兼有五律和五古特征,但颔联和颈联都并非严格对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