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说:“《庄子》告诉了我们大道理”

 昵称50319000 2023-03-18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庄子

原文

  庄子讲“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一个真理。因此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无穷无尽的。宇宙不仅从大的方面来看是无限的。从小的方面看,也是无限的。

  ——摘自毛泽东1964年8月与周培源的谈话,见范忠程主编:《博览群书的毛泽东》,湖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323页。

  原文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予诵斯言,未尝不叹其义之当也。夫古今谋国之臣夥矣,其雍容暇豫游刃而成功者有之,在局蹐失度因而颠踬者实繁有徒,其负大舟也无力,岂非积之也不厚乎?吾观合肥李氏(引者按:指李鸿章),实类之矣。其始也平发夷捻,所至有功,则杯水芥舟之谓也;及其登坛口理国交,着着失败,贻羞至于无已者何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孟子曰: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浅薄者流,亦知省哉。

  ——摘自毛泽东1913年10月至12月《讲堂录》,见《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607页。

  原文

  干部子弟(翘尾巴的)吃不开了,尾巴翘不成了,痛苦来了。改变态度也就来了,这就好了。读了秋水篇(指《庄子·秋水》——引者注),好。你不会再做河伯了……

  ——摘自毛泽东1963年1月4日致李讷信,见《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2月版,第67页。

文章图片2

庄子

  品读解析

  对《庄子》这样一部集中地反映道家思想风貌的经典之作,毛泽东在青年时代便非常熟悉。

  1917年,毛泽东正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暑假时,他与好友萧子升进行了一次游学,以此来阅读社会这本大书。有一次他们来到一位声望很高的刘翰林家,在与刘翰林的问答中,毛泽东说,我们读过《十三经》,也读过《老子》和《庄子》,还回答了老翰林的问题:“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注的,最好的《庄子》注是郭象作的。”

  看来,毛泽东不仅读过《庄子》,而且很熟,并且比较过后人注释的各种版本。这一点从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交往、作文、笔记中也能看出。1915年秋,他发出《征友启事》,得到罗章龙的应征之信后,便在复信中引《庄子》“空谷足音,跫然色喜”来表达自己的心情。1917年4月1日《体育之研究》里,毛泽东借庄子在“养生篇”里写的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养生之道”,认为体育锻炼“皆先精究生理,详于官体之构造,脉胳之运行,何方发达为早,何部较有偏缺……”

在1917年夏为萧子升的《一切入一》读书笔记写的序言中,毛泽东开篇即讲:“予维庄生有言:吾生也有涯,而智也无涯。今世学问之涂愈益加辟……势有不可究诂者。惟文化进矣,人之智慧亦随而进,则所以究诘之者,仍自有道也。”1917年下半年至1918年上半年读泡尔生《伦理学原理》所作的批语中,毛泽东说:“技术家之为技术,虽系为生活起见,而当其奏技之时,必无为人之念存于其中。庄子曰:'癯瘘丈人承蝉,惟吾蝉翼之知’。凡天下事所以成,所以成而有价值者以此(即一片浑忘人己差别,惟注事际事物之真诚)。”这是用庄子的话来说明一种创作著书的境界及其效果。

  在1913年写的《讲堂录》里,毛泽东还有直接读《庄子·逍遥游》等篇章的笔记。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是指悠闲自得、无拘无束的样子。游,在这里指人的交往与处事。作者在篇中借助鲲鹏横空出世、高翔远举的形象,表达了一种自由自在的人生追求。而为了达到这种境界,必须与物“无待”,即摆脱与周围事物的对立与依存的关系。前文引述的1913年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记述的读《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一段文字,表明他从庄子的议论中,通过水与舟的关系,引申出了一番人生道理。这即人的能力与他担当的任务和职位要相称,人应当厚积而薄发。他以李鸿章为例,虽然他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中“所圣有功”,但这只是像杯水载草芥之舟;但在后来的掌管国事时,却着着失败,原因在于“水之积也不厚”,大舟难免搁浅。毛泽东提醒浅薄的不自量力的人要引以为戒。

文章图片3

庄子

  对《逍遥游》中大鹏的形象,毛泽东非常喜欢,经常加以运用。如1945年6月24日,毛泽东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口头政治报告中认为,中国共产党以及军队已经不是小麻雀了,已从小麻雀发展成一个翅膀就可把中国扫得差不多的大鹏鸟,最终扫尽全中国。此外,毛泽东在他写的诗歌中,也多将此形象入诗。

  最早是1918年为准备东渡日本的罗章龙而作的七言《送纵宇一郎东行》。诗中写道:“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这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年毛泽东的喻人和自喻,其“要将宇宙看稊米”的胸怀和“到中流击水”的信念,跃然纸上。毛泽东如鲲鹏一般激越壮观的生涯,便是从这里起步的。在这首诗里,鲲鹏形象的寓意还较抽象,是一种信念崇拜和自我夸张。

  1963年12月,毛泽东作《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于悼念叙往的情境中,凸然而出“斥晏鸟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两句,设置了“斥晏鸟”、“昆鸡”和“大岛”、“老鹰”两种渺小与崇高的对立形象,以喻人事的褒贬。

  1965年秋,在《念奴娇·鸟儿问答》中,他充满感情地描绘:“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廓”,并嘲笑那种没见过世面,满足于在蓬间跳来跳去,面对风起云涌的情势,不知所措,大喊“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的斥晏鸟雀。

文章图片4

庄子

毛泽东喜爱并引用的不止是《逍遥游》一篇。1963年1月4日,毛泽东给李讷的信中就说,读了庄子的《秋水篇》,好,你不会再做河伯了(见前面所引)。河伯是传说中的黄河水神,平日觉得百川灌河,以为天下之水皆归于己,便盲目自大。等他顺流东行,看见无涯无际的大海,方觉自己渺小,只能“望洋兴叹”。《庄子》“秋水篇”写了这件事。大概是李讷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说自己读了这篇文章,毛泽东觉得读了这篇文章,不会再做河伯,也就是不再盲目自大(以上部分材料参考了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中的有关内容)。

  1965年1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在讲到对问题要作全面的分析,都要按照辩证法时说:“看电影,银幕上那些人净是那么活动,但是拿电影拷贝一看,每一小片都是不动的。《庄子》的《天下篇》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文章图片5

庄子

  1966年8月16日,毛泽东在北戴河约了几位哲学工作者畅谈了许多哲学问题。之前,他看到了1963年复刊的《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上登载的坂田昌一的文章《基本粒子的新概念》。毛泽东非常赞赏坂田关于“基本”粒子并不是最后的不可分的粒子的观点。在这次谈话中,他就这个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引用了《庄子·天下篇》里的话来阐述基本粒子并不是最后的不可分的观点,并明确地表示《庄子》中的这个观点是真理,这是对《庄子》一书价值的肯定和赞扬,也说明毛泽东善于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灵感,古为今用,点石成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