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笔记

 wuzhi9 2023-03-18 发布于内蒙古

龙风文化发展中心《诗词曲赋联教程讲义》第十三讲学习笔记

主编:许广文  刘玉娥  王法忠

【重点内容】: 

(1)五律“用中”诗谱

(2)古典诗词赏读(关于“比”)

一、五律四个基本句型“用中”格式

(一)五律四个基本句型“用中”句式

五律四个基本句型“用中”句式等同五绝四个基本句型“用中”句式。在此我们愿意再重复一下五言律句的可变句式:根据前面所讲“调和平仄”之律句中各节奏平仄宽严的划分可知:五律(绝)基本句式中第“三四五”字,即“三字脚”的平仄格式要求比较严,一般不做调节;而第二字是节奏点,平仄不能变;故五律(绝)基本句式可调节平仄的字就集中在第一字。以下是五律(绝)四个基本句型的可变格式:

①仄起仄脚:仄仄平平仄→⑤平仄平平仄 

②平起平脚:平平仄仄平→不变

③平起仄脚:平平平仄仄→⑥仄平平仄仄

④仄起平脚:仄仄仄平平→⑦平仄仄平平

从以上平仄句型情况看,五言律句共有7种句型。除今后将要讲到的“拗句”和平仄的特殊格式外,任何五言律体诗的平仄格律句式也只能在五言的7种句型之内选用,并且要严格注意不能弄错①②③④这四种基本格式的界限。我们把四个基本句型中可调变的字用“中”代替,就可得出五律(绝)四个基本句型“用中”格式:

①仄起仄脚:中仄平平仄 

②平起平脚:平平仄仄平

③平起仄脚:中平平仄仄

④仄起平脚:中仄仄平平

(二)五律“用中”诗谱

以上是五律四个基本句型“用中”句式,依据“对”、“粘”规则,再排列组合,我们可得出:五律(绝)“用中”诗谱的八种格式,也就是五律(绝)“用中”八式:

1.仄起仄脚押四平韵式

中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对

中平平仄仄,      粘

中仄仄平平。(韵)对         

中仄平平仄,      粘

平平仄仄平。(韵)对

中平平仄仄,      粘

中仄仄平平。(韵)对

2.平起仄脚押四平韵式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韵)对

中仄平平仄,      粘

平平仄仄平。(韵)对

中平平仄仄,      粘

中仄仄平平。(韵)对

中仄平平仄,      粘

平平仄仄平。(韵)对

3平起平脚押五平韵式

平平仄仄平,(韵)

中仄仄平平。(韵)对

中仄平平仄,      粘

平平仄仄平。(韵)对

中平平仄仄,      粘

中仄仄平平。(韵)对

中仄平平仄,      粘

平平仄仄平。(韵)对

4.仄起平脚押五平韵式

中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对

中平平仄仄,      粘

中仄仄平平。(韵)对

中仄平平仄,      粘

平平仄仄平。(韵)对

中平平仄仄,      粘

中仄仄平平。(韵)对

5.平起平脚押四仄韵式

平平仄仄平,

中仄平平仄。(韵)对

中仄仄平平,      粘

中平平仄仄。(韵)对

平平仄仄平,      粘

中仄平平仄。(韵)对

中仄仄平平,      粘

中平平仄仄。(韵)对

6仄起平脚押四仄韵式

中仄仄平平,

中平平仄仄。(韵)对

平平仄仄平,      粘

中仄平平仄。(韵)对

中仄仄平平,      粘

中平平仄仄。(韵)对

平平仄仄平,      粘

中仄平平仄。(韵)对

7.平起仄脚押五仄韵式

中平平仄仄,(韵)

中仄平平仄。(韵)对

中仄仄平平,      粘

中平平仄仄。(韵)对

平平仄仄平,      粘

中仄平平仄。(韵)对

中仄仄平平,      粘

中平平仄仄。(韵)对

8.仄起仄脚押五仄韵式

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平仄仄。(韵)对

平平仄仄平,      粘

中仄平平仄。(韵)对

中仄仄平平,      粘

中平平仄仄。(韵)对

平平仄仄平,      粘

中仄平平仄。(韵)对

诗谱中声调与押韵说明:

①诗谱中:“仄”处选用仄声字(上声字、去声字、入声字);“平”处选用平声字;“中”处可选用仄声字亦可选用平声字。

②平韵诗谱:平脚处(韵脚)选用同韵部收录的平声字,如:压“下平六麻”韵,则平脚(韵脚)只能在“下平六麻”韵部内选用其收录的平声字;仄韵诗谱:仄脚处(韵脚)选用同韵部或者相邻韵部收录的仄声字,即也可以叶韵。这是仄韵诗的押韵特点,有关“叶韵”以及相邻韵部之合并、今后会讲到。初学者现阶段创作练习以押同韵部之韵为宜。

③对:联内相对、粘:联间相粘。

④若诗句中某字或某韵脚字不符合诗谱的声律要求,则须换成符合诗谱声调及押韵要求的字,直到整首绝句中的每个字都完全符合诗谱声律要求为止。

⑤诗谱中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要求对仗,首联、尾联不要求但也不限制对仗。

二、几点说明

(一)、五律实则是五绝按照“对粘”规则之顺延。

有关五律之声律渊源、全篇平仄格式之命名、平韵仄韵诗谱之押韵要求、特殊句式说明以及律诗偶有折腰体之说明,请参阅本教程讲义第十讲第15页“几点说明”:“一、二、三、四”点;有关律诗“孤雁格”请参阅本教程讲义第十一讲“几点说明”之第四点,因篇幅所限不再重复。

(二)关于排律

近体诗之一种。又称长律,即句数增多之律诗,少则十句,多至二、三百句(据统计,今见最多者为[北宋]王禹偁 《谪居感事》 共一百六十韵,三百二十句),也有五言、七言之分。五言排律就是在五律基础上按照粘、对规则顺延;同理,七言排律亦然。其用韵与律诗同,除首联、尾联外,中间各联也要求对仗(可宽对)。

(三)古典诗词赏读(关于“比”)

实际上“比”的方式千变万化,各式各样,有以物比人,有以人比物,有以物比意,有以物比物,有以物比事,有以事比意等等。总之,人们所感受到的一切事物形象和思想感情,都可以相互为比。

“比”必须具备两个特点:

1、表现的对象和作比的事物之间必须在整体上、本质上各不相同。我们不能说左手象右手,上牙象下牙,因为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甚至在形式上也是相同的。这样的“比”不能加深感受,便失去了“比”的意义。

2、表现的对象和作比的事物形式的各种因素(如形体和颜色)或内容的各种因素(如性能和用途)存在一定的“相似点”。唐代僧空海《文镜秘府论·地·六志》说:“意在妆颊,喻说鲜花;欲述眉形,假论低月。”想表现容貌漂亮,用漂亮的鲜花作比;想表现眉毛的弯曲,用弯曲的新月作比。容颜漂亮,是妆颊和鲜花的相似点;形状弯曲,是眉毛和新月的相似点。有了相似点,即《文心雕龙·比兴》所说的“切象”,这样才成为贴切的比喻。下面着重谈谈古典诗词中常用的几种比较耐人寻味的比喻方式。

(1)是联想比。联想比必须加以联想才能明白比喻关系。用以作比的事物同表现对象之间有一定相似点才构成比喻。一般的比喻都是扣住“相似点”,这是常规;诗人却经常突破这种常规,或者以“相似点”为起点,跨进一步;或者以“相似点”为终点,尚未到达。这两种比法都是不似之似,如果不加以联想,便不能理解相似之处。这样的比法也称为“曲喻”。古人称之为“象外句”。 《诗人玉屑》 卷三引《冷斋夜话》说:“唐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谓之象外句。”如[唐]无可上人诗《秋寄从兄贾岛》:

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颔联“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是落叶比雨声也。又如本讲义赏读7.[唐] 马戴《落日怅望》: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颈联“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是远烧比微阳也。 释无可《秋寄从兄贾岛》诗以“落叶”比“听雨”,相似点在“声”,实际是落叶声如同下雨声。马戴 《落日怅望》 诗以“远烧”比“微阳”,相似点在“色”,意思是夕阳从秋林西下时的红颜色,就象秋山野火燃烧的红颜色。这两个例子都是一句实写作实景,一句虚写作比喻,虚实相生,看来象是两种景象,又雕琢成很工整的对仗,因而更加巧炒,所以增添了不少诗味。明人李东阳《麓堂诗话》说:“严沧浪'空林木落长疑雨,别浦风多欲上潮’,真唐句也。” “空林”句沿用唐朝诗人不似之似的联想比,也是以落叶声比下雨声,不指明相似点“声”,这是逼真唐人诗句的一个因素。苏轼也用过这种比法,他的《舟中夜起》开头两句说:“微风萧萧吹荪蒲,开门看雨月满湖。”纪昀评论说:“初听风声,疑其是雨,开门视之,月乃满湖,此从'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化出。” (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苏轼诗辑评。) 这里也是以雨声比喻风吹荪蒲的声音,相似点在“声”,但都不指明,让读者去想象。

(2)是衬托比。所谓衬托比不是单纯地指明相似点,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衬托气氛或说明道理。后一层意思是由读者体会出来的,并不明言,所以古人也称之为“谜比”。如本讲义赏读4.[ 唐 ]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颔联黄叶树比白头人也;又如[ 唐 ] 韦应物《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旧游!

颔联门前秋树比窗里老人也;再如[ 唐 ] 白居易《途中感秋》:

节物行摇落,年颜坐变衰。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乡国程程远,亲朋处处辞。

唯残病与老,一步不相离。

颔联黄叶树比白头人也。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说:“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 这三位诗人三首诗的写法都属“谜比”一类,都是用树逢秋天落叶来比喻人的衰老,这种比喻本来就有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叹了(见庾信《枯树赋》引桓温语。《世说新语》载,桓温北伐,见少年时所栽柳树,已大到十围,感慨地说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加上气氛渲染和衬托,便更有衰老之感。 司空曙 《喜外弟卢纶见宿》 写自己沉沦荒居,老于贫困,诗中“雨中”、“灯下” 两句极力渲染气氛:秋天的夜晚,雨点打在已发黄的树叶上,淅沥沥地响着;屋里那盏孤灯下,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耳听着雨声,眼望着孤灯,同表弟卢纶闲话凄凉。这样的环境气氛,的确象谢榛说的,“无限凄感,见乎言表”,极富有感染力,所以在三例中是最好的一例。

(3)联贯比:联贯比就是多种比喻综合运用,借以加强表现对象的形象性,也称作“博喻”(举隅略)。

(4)双关比:在“相似点”之上增加一双关的意思,比中有比,喻外引喻,也能使比喻不同寻常。这种比喻古人称为“映带体”(举隅略)。

此四种比法是较为巧妙有味的,比起一般单纯以相似点为比的比法,可以说要胜一筹。这些比法之所以新奇巧妙,“咀嚼有馀味,百过良未足”(元好问《与张仲杰郎中论文诗》),就在于以“相似点”为中心,赋予更多的艺术因素,就象音乐加了和声,又象烹调和以酸咸,因而使人读了感到馀味无穷。

高永久  摘自(龙风《讲义》第九章 ) 2023-03-18-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