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记忆|黑土地走出的大学生义勇军

 新用户4333Ylrq 2023-03-19 发布于辽宁

黑土地走出的学生义勇军

作者:孙成德|推荐:张文琦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占领沈阳,随后数月把战火燃烧到整个东北。日寇的侵略暴行激起东北民众和爱国官兵的极大愤慨,在数千支东北抗日义勇军中有一支大学生义勇军——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

       冯庸大学是冯庸将军创办的东北第一所私立大学。冯庸(1901---1981)毕业于北京中央陆军第二讲武堂,被张学良任命为东北空军司令。1926年其父奉系军阀元老冯德麟去世,冯庸续父职担任军职。“九一八事变”后加入中华民国空军,曾被授予中将军衔。冯庸于1923年创办大冶工业专科学校,1927年8月8日将大冶工业专科学校改为冯庸大学,他辞去军职自任校长,捐出巨额资金和丰厚家产,立志教育救国,献身教育事业。

         一、北平宣誓成立义勇军

      “九一八事变”日寇占领冯庸大学,打破了学师生平静的学习和生活。9月21日下午,荷枪实弹的日本侵略军冲进冯庸大学,将师生围困在操场上,随即捣毁校舍、实习工厂、办公设施,命令校方交出军事训练课使用的枪械。日军掠走学校的飞机3架、轻机枪50挺、步枪500支及刺刀和全部弹药,强令学生全部当天离校,不准再上课。人们不禁要问冯庸大学为什么会有飞机和枪支?这和冯庸大学办学方针分不开。冯庸提出的办学方针:贯彻爱国主义精神,以培养新人、改造社会为基本出发点,加强道德教育、实业教育、军事和体育教育,并使它们结合起来。教学中注重实用、实战,着眼于培养道德纯正、体魄健康,有武勇精神,懂军事、会技术的新青年,从而达到爱国、救国的目的。正是基于这种办学思想,冯庸大学有飞机7架、数百支机步枪用于学生军事训练,这无论是当时,还是今天的大学都十分罕见。日军对冯庸大学拥有飞机、枪支十分害怕,因此刚占领沈阳三天就查封冯庸大学

        9月22日,日本侵略军将冯庸逮捕监禁,拉拢并要求他出面组织一个傀儡政权,代替日本人维持奉天(今沈阳)的统治,遭到冯庸拒绝。此时身陷囹圄的冯庸师生立即转移到北平准备复课。我爱国人士和日本友人的多方营救,于10月28日脱险到北平与师生汇合。11月1日,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在北平南苑机场宣誓建立,“誓以生命,雪耻复仇,绝对服从命令,愿随星旗(注:冯庸大学义勇军军旗)赴难”。并提出“我同志一日不死,救国卫国之责断难放弃”口号。据1931年11月5日《盛京时报》报道“集北平之冯庸大学学生,现下有100余名,顷以编成义勇军,于本月1日在北平成立,内容男生两队、女生一队,全体武装,进行训练之。”实际义勇军共有126人,男生110人,女生16人。

         二、南下淞沪投入抗战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汇入全国抗日义勇军洪流中,他们身着黄呢军服,肩背红绸大刀,从北平乘坐火车南下赴沪参加沿江警戒、阵地宣传和救护工作。

       冯庸大学义勇军编成3个中队,配合第十九陆军守卫长江口第二道门的浏河前线,与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华侨大刀义勇军等配合并肩战斗。刚一到浏河口,学生们在大堤上挖战壕,为即将开来的作战部队作准备。先是白天挖,后来躲避日寇飞机轰炸晚上挖,白天休息住在老乡茅屋地铺上一干就是七天。2月16日后,第五军军长张治中给他们补充一部枪械。之后奉蒋光鼎总指挥命令,在浏河一带监视动向。3月1日,日寇进攻浏河口,战场形势突变,浏河一带由后方变成前线,学生义勇军虽然紧张,但无一人退缩。

       时任第87师161旅旅长宋希濂奉命增援淞沪,他发现冯庸义勇军还没有撤出浏河当面告诉他们大部队马上赶到,命令他们立即自行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嘱托学生们“中国的读书孩子们,你们还不是军人,你们应该继续活下去,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留一点未来的希望。”学生们直到当天下午我军与日寇激战之后,才随大部队撤出阵地。从浏河口撤到苏州,在苏州城防守一个多月之后,他们北上返回北平。

       据当时不完全统计,仅在第十九路军中参加战勤的义勇军就有两万余人,约占当时上海守军总兵力一半。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参加淞沪抗战,受到了抗日军民的拥护和支持。《国民政府战史会档案中记载“冯庸大学义勇军,服役战场,亦极努力,其最大功绩,为构筑防御工事。当3月1日,我军全线撤退之时,该军曾在浏河方面协助陆军抵御倭寇,尤显忠勇”。

         三、北上热河血洒疆场

       1932年底,在日军重兵围剿下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主力相继失利,一部分撤入热河后又遭日军围堵。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在冯庸的带领下,响应“辽吉黑民众抗日后援会”保卫热河的号召,奉命布守热河省凌源县(现辽宁省)。

       冯庸和义勇军战士们露营在凌源街西铜顶子庙,指挥部也设在此处。冯庸带去一架飞机一辆小汽车5辆大卡车,卡车装满服装、药品和枪支弹药。为了防止日寇飞机轰炸,在指挥部后面空地上枪支弹药,其余物资堆放在庙内前后殿的空地上。他们安顿好露营地就组织义勇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发抗日救国传单、张贴标语、创办《复巢月刊》揭露日寇侵略中国的罪行。这些抗日救国的宣传鼓动唤起当地民众的抗日热情,一些青年主动要求参军参战,有的还帮助抗日武装向凌源、建平等地运送军需物资。

       1933年3月1日,日军骑兵第四旅旅团和第八师团主力与防守叶柏寿的于兆麟第三十旅发生激战,经一昼夜的战斗我军给日寇重创,日军惊呼“遇到顽抗之敌”。在第三十旅和增援的二十九旅奋力抗击下,战斗持续到13日,敌我双方都有伤亡。此时冯庸指挥学生们修筑工事,运送弹药。冯庸大学学生刘毅夫回忆:接到冯庸命令要我押运军火,当时我找老乡用牛车运送,途中遇到敌机扫射,我躲在大树下向敌机射击。日军于4月3日进攻凌源,由于敌强我弱,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被打散。在战斗中,学生副总指挥战韬、教师黄绍谷牺牲,学生杨成德、刘淑珍(女)赵世英被俘。

       冯庸大学被打散的师生陆续撤回北平临时学校。他们又在校内设立临时伤兵医院,收容医治前线下来的伤员伤员处他们让出自己宿舍,缺少吃的他们上街向好心人施舍,有时没有车运送伤员他们就从北平火车站把伤员背到医院。师生赤手空拳办临时医院救治伤员,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北平各慈善团体为救治伤员筹集善款,协和医院每天派医生来给伤员换药,山东齐鲁医院和上海医学院陆续来了几十名医生、学生救治伤员,这期间先后救治了500多名伤员。

         四、军歌催我抗日救亡

       冯庸为了鼓舞士气打击日寇,创作了《冯庸义勇军军歌》

      “冯庸,冯庸,冯庸义勇军!光荣历史,忠勇气拔群。曾经远征胪滨,战垒蜿蜒十里断寒云!倭奴据我疆,虎狼猖狂,誓维民族光,威扬沙场,慷慨赴国殇,恨难忘!泪光!血光!冯庸同志不畏。

      河山缺!烽烟烈!冯庸同志决不甘沦灭!悲愤摩云,誓将国仇雪,民族昌绝,即在此时节!星旗挥,荡贼穴,割烹倭奴心,刺饮倭奴血。义勇精神千代!光荣历史垂载!敌忾!慷慨!姊妹兄弟,兄弟姊妹,宁愿头颅碎!      

       冯庸大学义勇军参加淞沪抗战到达上海时,高唱《冯庸义勇军军歌》,受到上海各界民众代表的热烈欢迎。此时,20岁的聂耳也在欢迎队伍中,学生唱义勇军军歌的悲壮所感动为冯庸大学义勇军拍摄了一些照片。1933年热河抗战时,在上海联华影业公司的聂耳,随“辽吉黑民众抗日后援会来到热河慰问战斗在前线的将士。2月24日聂耳等来到凌源慰问负责抗日宣传的冯义勇军,又一次听到了学生们唱《冯庸义勇军军歌》。据冯庸的外甥张文琦先生说聂耳和冯庸及冯庸大学义勇军有不解之缘,《冯庸义勇军军歌也为聂耳后来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带来了灵感。

       冯庸大学从1927年成立到1933年解散历时六年毕业三批学生,共计700余人。冯庸大学解散之后大部分教职工和一部分学生并入东北大学,其余学生有的报考了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有的转入浙江大学、河南大学,有的报考军校,有的回东北加入地下党组织继续投入到抗日救亡洪流中。

      注:①《国民政府战史会档案》中“义勇军参加淞沪抗日战斗纪要(1932年3月)

    (作者单位:辽宁省档案局。本文推荐人张文琦系台湾著名学者,中国东北近现代史溯代研究者,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教育家、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冯庸先生后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