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所传的早期丹道,其五时七候被作为早期丹道标准。后代丹经基本源于此。 那何为五时七侯呢? 五时 一时,心动多静少;(杂念多、主观多、客观少----后代丹经喻为“阴神”状态) 二时,心动静相半; 三时,心静多动少;(杂念少) 四时,心无事则静,有事还动;(动静顺其自然) 五时,心常与道冥,触亦不动。(无杂念、纯旁观、纯客观----后代丹经喻为“阳神”状态) 七候 一者,心得真定,不杂嚣尘;(心定)二者,宿疾蠲消,身心清爽;(祛病)三者,填补亏损,复命还年;(健康)四者,延龄度世,名曰仙人;(延年)五者,练形为炁,名曰真人;(形:肉体。炁:祖炁/以太、以太体/真炁体。炁者,意之体也。太上云:“恍恍惚惚,其中有物”) 六者,炼炁成神,名曰神人;(神:灵、灵体。《云笈七签》卷八:“神者,灵也。”《正统道藏:洞玄灵宝定观经注》:“灵者,神也,在天曰灵。”) 七者,练神合道,名曰至人。(道=万物本源 ![]() 老子这时候的丹法,属于天元丹法,那时候人们民风淳朴,欲望很少。老子强调要小国寡民政策,让心一直保持宁静才能与天道相合。现在人们心浮气躁,看的,听的,吃的,穿的,用的无不在时时刻刻挑动着人心,所以天元丹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人了,现在都是先修人元丹法。陈撄宁修的就是天元丹法,据说最后也还差点。 ![]() 那现在我们应该怎么修呢? 现在的丹法都是根据老子来改编的,咱们就要以老子的丹法为理论根本,以人元的方法入手,如果你真有天赋另说,要一步一验,先理论后实修,知行合一。 以上是鄙人拙劣的见解,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高人指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