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文明苑 2023-03-19 发布于山西
文章图片1

1.1供应链并不神秘

供应链是指围绕企业核心,从配套零件开始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从而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及最终用户联结在一起的功能网链结构。

1.1.1如何理解供应链

2017年10月13日,《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给出了供应链的最新定义: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已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慧新阶段

1.1.2什么是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对贯穿供应链网链结构的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集成管理向客户提供最大化的价值,并将供应链成本最小化的过程。供应链管理思想极具综合性,要实现供应链领域的全局优化,必须摆脱对单个公司、单个职能层面的局部优化。

如图1.1-1所示,供应链管理的战略传承性和战略一致性相辅相成,采购战略制造服务战略、企业竞争战略共同构成供应链管理的核心。

文章图片2

1.2 供应链的三大特点

供应链是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影响着企业上游与下游的发展动态,整体而言供应链具备三大特点一一战略传承性、系统性与整体性、动态变化性。

1.2.1战略传承性

战略传承性是供应链的首要特点,主要体现为:企业领导者对质量、成本、客户体验和创新等竞争战略层层分级,先形成采购战略,再将其分解为供应策略、供应商选择、绩效与关系管理等策略,有效支撑整个企业的竞争战略。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核心职能。供应链的构建和供应战略的选择应该与企业的竞争战略形成良好的传承和呼应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供应链的整体运营和优化方向正确有效。在实践中,很多企业的供应链运营之所以效率低下、问题不断.是因为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和指导,其管理效果可想而知。

同一个企业内也存在不同的采购战略。例如,沃尔玛的生鲜类产品和五金类产品的采购战略就截然不同。因此,企业在转型升级(尤其是产品线的多元化和生态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应格外注意这一点,不能照搬原有的采购战略和供应策略,而要根据新产品和新产业的定位重新布局规划,选择适用的采购战略和供应策略。

例如,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云南白药)将药品和日化产品分为两个事业部,各自运营。两类产品竞争策略的不同导致采购战略和供应策略各有不同。虽然该公司采用了集中采购方式,但两大事业部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管理方式有所差异,在信息系统的功能设置及供应商的选择、评估、流程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其新产品线的开发、试制、试销对供应链提出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相关管理者就不能用正式产品线和成熟产品线的供应链体系去满足新产品线的需求。

永远不要试图用同一套供应链管理体系应对企业的所有物流问题。企业必须将产品竞争战略的定位和分析放在首位。这样,基于竞争战略形成的采购和供应策略才能和竞争方向一致,并体现出战略的传承性。

文章图片3

1.2.2 系统性与整体性

供应链的运行涵盖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与环节。因此,供应链管理应注重整体效率和全局系统优化。

为此,企业应在供应链管理工作中着重考虑两方面的问题:愿不愿和能不能

“愿不愿”是关系问题,即如何让供应链中的公司、部门、人员愿意协作,完成全局优化。

“能不能”是连接问题,即如何通过流程和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优化,让三大价值流的运行更顺畅,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行效率,提升质量,降低成本

1.2.3动态变化性

供应链的管理必须顺应客户需求和企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并进行不断优化调整例如,在当下火热的新零售商业模式中,大数据的应用不断普及,客户画像精准度越来越高、配送效率不断提升,购物场景、体验方式与物流模式不断重构,由此带来的是供应链响应速度与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总成本不断优化而增加的利润空间。正因此,企业才能实现从价格消费到价值消费的转型。

在新零售的商业模式下,渠道供应链、精益供应链、柔性供应链、敏捷供应链4种典型的供应链融合共生。根据不同行业和产品的特性及相应客户的特征,这4种供应链也会随客户需求的变化进行一定的转化。

图 1.2-1所示为4种供应链转化的具体步骤和阶段

文章图片4

1.协同采购方式:渠道供应链一-按库存生产

这种供应链注重高效率、高质量和供应链可计划性,其特征为按库存生产。

在新零售模式下,功能性产品被不断细分。成本最低不再是此类供应链的目标,但高效率仍然是;可计划性随着大数据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提高,按库存生产逐渐转为按需求或订单生产。基于上述变化,渠道供应链开始向精益供应链转化。

2.集成采购方式:精资供应链一按订单生产

在新零售模式下,随着消费升级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订单的数量和频次增加,“大批量少品种”向“小批量多品种”转化,订单深入点进一步前置。因此,“按订单生产”开始向“按订单设计”转化,精益供应链将重点升级为柔性供应链

3.响应采购方式:柔性供应链一一按订单设计

随着大数据应用范围的扩大及对目标客户的精准分析,创新型柔性供应链的战略被广泛应用。柔性供应链在满足多样化柔性需求的基础上,也会通过对大数据的整合应用,探寻成本优化与利润空间增加。同时,企业也会进一步加快响应速度.提高服务水平,在柔性供应链基础上重点向敏捷供应链转化。

4.反应采购方式:敏捷供应链一按订单装配

该供应链管理方式更注重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过程库存进一步减少,交付时间更短。随着对目标客户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客户画像逐渐清晰,其需求可以被预测甚至被引导和创造,供应链响应点前置,此类供应链运行效率和利润率更高,更新速度快,服务水平也有了大幅优化。

总之,客户需求在变,交易场景和交易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端到端”运转模式也必然随之变化。供应链的架构和运营管理方式如果不能适势而动,就无法满足企业的竞争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