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疼”和“痛”,二字含义相同吗?古人何以造了这两个字?

 嘟嘟7284 2023-03-20 发布于北京

人们大概经常见到“疼”和“痛”这两个字。这两个字连起来还是一个词——“疼痛”。

最初的时候,“疼”和“痛”的字义是一样的吗?古人干嘛要造两个字义相同的字?

至少在三国时期,“疼”和“痛”的含义就一样了。

魏人张揖作《广雅》,自认是《尔雅》的续篇,隋代为避炀帝广之讳,被改名为《博雅》。其书云:“疼,痛也。”

其实,“疼”是“痋”的异体字。

《说文》收“痋”字而未收“疼”字——小篆里还没有“疼”字,大约秦汉时才有此字。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痋,即疼字。”

许慎说:“痋,动病也。”

他大概依据的是《黄帝内经》。其《素问》收有“痛痹”。

至汉代,“痛痹”已写为“疼痹”,如稍晚于许慎的《释名》。

“疼(痋)痹”,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关节痛为主要症状。

所以,《说文》将“痋”,解为“动病”。

不过,更早之时,“痋(疼)”义为“旱热人不安之貌”。

《诗经·云汉》:“旱既大甚,蕴隆虫虫。”

这个“虫虫”,本应是“痋痋”。

而“痛”字,《说文》解曰:“病也。”

《周易·说卦》:“坎为水,……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

《逸周书·程典》:“如毛在躬,拔之痛,无不省。”

“痛”,这个病,就是“痛楚”。

可知,最初的时候,“痋(疼)”和“痛”的含义不完全相同,但又有相同之处——“痋(疼)”为心烦“不安之貌”;“痛”为“加忧”“心病”和痛楚。

秦汉之时,“疼”开始可以与“痛”混用。

《灵枢经·刺节真邪》:“寒胜其热,则骨疼(痋)肉枯。”

此时,“疼”“痛”也开始连绵组词。

《伤寒论》:“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之候。”

《三国志·蜀·关羽传》:“虞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疼痛”,其实就是“痛”。

这种组词方法,叫“双声连绵词”,即组词的两个字为相同声母。

比如:寥落、冷落、流离、玲珑、仿佛、尴尬,等等等等。

与之相对的,是“叠韵联绵词”,即组词的两个字为韵母相同。

比如,窈窕、逍遥、彷徨、辗转、蹒跚,等等等等。玲珑,既是“双声连绵词”,又是“叠韵联绵词”,因为各自的“庚”“东”是临韵(在十三辙中是“中东”)。

“双声叠韵”,是汉语组词的重要方式,也大大增强了汉语表达的内涵和丰富性。

段玉裁说:“今义,疼训痛。”

他是说,在康熙年间,“疼”就与“痛”同义了。

实际上,这种“同义”,可能要早到两汉时期。

尽管同义,其各自作为“双声联绵词”的一部分存在,仍然是有意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