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蝉鸣声声(散文) 作者:薛彦

 明理知己阅读 2023-03-20 发布于山东

盛夏,这被誉为“大自然的歌手”的蝉鸣,唤来尘封半个世纪以前的场景。学名“蝉”的昆虫,地域不同称谓各别:知了、黑老哇、嘛叽嘹等等,我们家乡叫做“知了” ,它的幼虫就叫“知了猴儿”了。

我与知了打交道是在五、六十年代的儿时。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俱兴,尚在贫困之中,百姓生活衣不蔽体,食不饱腹。因此,觅食裹腹是耿耿于怀的事情。

我的故乡坐落在山东半岛腹地的沽河东岸,土地肥沃一马平川,树林茂盛挺拔,是知了繁衍生息的佳境。夏天,是知了活跃的时光,也是人们捕捉食用的时机。以树的汁液为主食长成的知了不但可以充饥,也是营养丰富的食材,还可增加口福。因此,无论男女老少,捕捉知了是乐此不疲的。  

季节到了夏至,知了猴儿陆续出土羽化了。在林地或树下,每个“知了猴”都住着一个立式的全封闭的圆柱体刚刚容身的洞穴。到了快要出窝的时间,它们就试探着缓慢地艰难向上钻,接近地皮时就挠开微小的小孔,伺机爬出。这时,人们趁机捕捉,称为“抠知了猴儿”。无论白天还是黄昏四处找寻,当发现地面小孔就用手指捅一下,豁然开朗显出指头粗的圆圆洞口,知了猴儿头朝上竖在里面,就挤进手指抠出来。有的圆洞格外狭窄、壁硬,只得捏住它的前腿往上拉,遇到阻力往往“五马分尸”也不出,只得作罢。

黄昏时分夜幕降临, 知了猴儿纷纷出洞上树,准备蜕变为成虫知了。晚饭后,人们趁机到树下捡拾出门儿的知了猴儿。没有手电筒,点火把也不便,只得凭视觉、经验在昏暗中寻找。有的刚刚出窝,有的在向着目标爬行途中,有的已经爬上树干,纷纷被逮住,装进随带的布袋里。夜深人静满载喜悦而归。

孩子们最喜欢捕捉知了方法莫过于“拾知了”——趁着知了刚刚蜕变,尚不能飞行之际。头天太阳下山时,知了猴儿纷纷出洞,慢慢地爬到临近的矮树上等待蜕变。夜里,背上先是出现黑色的裂缝,蜕变就开始了。不大一会儿,知了即从壳里退出来,驻足在壳的旁边休养。刚刚蜕变身体嫩绿,双翼卷缩软软,等待渐渐地变硬。当太阳升起来,即完全可以正常飞行,稍有风吹草动,展开翅膀飞到更高的树上,开始短暂的知了生涯。所以,“拾知了”要趁着太阳还没有出来的黎明。

早晨,孩子们按照昨夜的计划,一骨碌从睡梦中爬起来,睡眼惺忪拿起小袋子,来到树丛里寻觅知了。树叶草丛露水很重,来回穿梭湿透鞋子、衣服,全然不顾。每捏到一只知了,就是收获一份喜悦。有的知了发育早,见到来人“噌”地飞走,心里顿时跳出小小地烦恼。太阳升高,带着半袋子扑喇翅膀、不断哀鸣的战利品,兴高采烈回家了。

捕捉知了传统方法还是“粘知了”。古书记载,孔子带着弟子到楚国去,路上遇到驼背老人正在用竹竿粘知了的故事,可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捕蝉方法。找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接上一段细细的藤条。然后再用小麦粉掺水揉成面团,在水中反复搓揉以去粗取精。只剩下面筋后,用鲜树叶之类包裹作为粘着剂备用,期间面筋就变粘了,接触干燥物体就会粘合。

中午时分,把备好的面筋粘附在竹竿顶端,粘知了工具就制作成了。手持长竿来到树下,即刻进入“忽然闭口立”的警觉状态。弯腰仰脸、蹑手蹑脚寻找知了,发现目标后举着竹竿缓慢接近知了,去粘它翅膀。可能知了视野有限,除了少数警觉飞走以外,多数都会被粘住,虽扑棱也难以挣脱,拿下装进布袋。

有力量的大人们还有一种捕捉知了方法:夜里,大树上的知了密密麻麻,鸣声聒噪。吃完晚饭,抱来大捆麦秸秆之类的干草,在树下点起大火。几个人手持大木棍或大铁锤,使劲敲打树干使之震颤。树上知了震颤受惊,依仗趋光性纷纷向着火光方向飞来,有的撞到周围地上,有的撞进火堆里。这时人们借着火光大肆捡拾,收获颇丰。

知了猴儿羽化蜕除的外壳称蝉蜕,可以入药。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有时也收集好多保存,但排上用场的却不多。

捕捉知了或知了猴儿,是人们农忙时节的“副业”,都是在业余时间从事。虽然整天劳累身心疲惫,却全然不觉,每每收获快乐多多。那时没有冰箱之类冷藏储存,捕捉也是正值高温季节,因而大多现时享用:火烧、油炸、锅炒,虽是美味,由于壳硬难消化,还是少吃为佳。

时光荏苒。儿时的捕蝉兴致已经荡然不存,知了还在鸣叫如初……

二零二三年三月二十写于黄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