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介一堂以“学”为中心的语文课

 剽悍前行 2023-03-22 发布于广西

[摘要]阅读教学课堂上常见的误区主要表现在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空间小;教师问得多,讲得多;学生对目标任务不清晰,学得少。以“学”为中心的语文课应该是“学”的理念前沿 ,“学”的目标精准,“学”的策略多元,“学”的效果明显的语文课。只有这样,才能将由“教”到“学”的理念真正落地,“学”的行为真正转变。

[关键词]    教学  课堂  中心 

前不久,在长沙市岳麓区陈艳萍课堂教学转型工作坊常规研讨活动中,观察了五星小学青年教师彭舒婷执教的文言文《自相矛盾》一课,感触颇深。一堂很平常的研讨课,上出了不平常。课堂在教中学、做中学的基础上践行“发现、探究、解决真实问题”的创中学,让小组成为自组织,让学生人人成为创客,让课堂成为学习生长的共同体。现推介如下:

Image
Image

【教学内容】:统编版五年级第六单元文言文《自相矛盾》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3.能够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出自相矛盾的例子。

Image
Image

【教学过程】

01

课前游戏 激趣导入

师:成语乃我国文化瑰宝也。久闻贵班甚爱阅读,想必积累了不少的成语。今日不妨玩一个游戏,看图猜成语。

02

正音读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检测生字。

(3)读出节奏和韵味。

03

质疑释疑 疏通课文

(1)默读课文,尝试理解。

(2)联系上下文猜意思。

(3)合作疏通课文。

Image

04

添油加醋 丰富故事

师:《自相矛盾》这个故事非常经典。不过由于篇幅较短,很多读者觉得不过瘾。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有一个出版社请了一个画家画了几幅插图。看,这是五幅插图,你能根据插图用自己的说说这个故事吗?

(1)教师示范。

(2)小组练习,推选“故事大王”。

3)合作讲故事。

师:你们讲得真投入,接下来我们请各小组故事大王起立,我们一起合作讲故事吧,准备好了吗

师:请各位故事大王手持图片,不拿书。我们一起开始合作讲故事!

师: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

生:他来到一个热闹非凡的大集市,一手拿着盾,一手拿着矛,朝着周围大喊道

师:注意是大喊

生(带上动作大声吆喝):卖矛喽!卖盾喽!我的盾非常坚硬!无论是什么材料打造的矛,都无法刺穿!我的矛也是非同一般,哪怕用上千年万年,都照样寒光闪闪!

Image

师:这组实力非凡啊!听着他的吆喝,路人纷纷来围观。于是他拿起自己的盾,滔滔不绝地夸耀——

生:卖盾啦,卖盾啦!

师:我觉得你可以更好!大声一点——

生:卖盾啦,卖盾啦!我家的盾高端大气上档次!这条街上绝无仅有!无论多么尖锐的矛都刺不破它!它是天下第一的盾!

师:声音响亮,像个做生意的人!真是一组实力比一组强!

师:这时候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楚人又举起自己的矛开始大肆吹嘘起来——

:卖矛啦!卖矛啦!我这矛可是上好的铁打造而成,这可是我的镇店之宝!你拿到战场上去,能杀得敌人落花流水,人仰马翻!还能让你当上大将军,为国效力!

师:你这矛可真厉害!我要买!

生:卖矛啦!卖矛啦!这矛可是举世无双啊!由上百根毒针打造而成,能让你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死于无形之中!

师:你这矛可真神奇啊!就在楚人说得正起劲时,突然——

Image
Image

生:突然,从人群中走来一个人,他从容不迫,带着质疑的语气说:“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样呢?”楚人回答不上来,羞红了脸,急匆匆地逃走了。

师:哦,你讲得太投入了,把最后一幅图都讲完了,都不给别人机会啊!(笑着说)

师:(面向最后一位故事大王)别担心,她不给你机会,我还是会给你机会的!(笑着说)这一问,问得——

生:这一问,问得楚人无地自容。周围的人对着他哈哈大笑,他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只好转身,灰溜溜地逃走了。即使他的矛和盾掉在了地上,他也没有注意到。

师:真是说得好精彩,不分伯仲啊!如果我是出版社的编辑,一定会把你们今天的即兴创作作为故事的文字,然后大量出版。请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吧!

生:(鼓掌)



Image
Image

05

再现场景 揭示寓意 

(1)理解“弗能应也”的原因。

所谓真金本不怕火炼,面对围观者的质疑,楚人为什么不当着大伙儿的面儿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呢?

(2)再现场景,揭示寓意。

怪不得楚人弗能应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他真是悔青了肠子啊,不禁叹道,唉,他会说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楚人弗能应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他真是悔青了肠子啊,不禁叹道:“唉__________________”)

06

联系生活 举出实例

师:同学们,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自相矛盾的现象。比如我的闺蜜一边喊着:“我要减肥啊!我要减肥啊!一边却疯狂地吃油炸食品。这是语言和行为的自相矛盾。又比如你们的班主任刘老师,我发现她每天晚上熬夜到很晚很晚。然后周末呢,她又去王府井买最贵的护肤品。这是不同行为的自相矛盾;还有我,最近每天晚上一边想:太累啦,早点休息吧!可是我一边又觉得:不行啊,彭校长交给我的任务,我怎么能不完成呢?这是情感上的自相矛盾。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情真是好多啊!你发现了没?


生:我发现人们一边说要保护环境,一边砍树。

生:我在集市上,看到一个老板吆喝说,这个锅绝对不粘锅。可是我买回去一炒菜就立马粘锅了。

师:真的啊?是哪一家?下课你得告诉我们哈!

生:我妈妈总是说每天要早起,结果每天追剧到12点半。

师:是的,说的跟做的不一样!

生:我发现我爸爸每天晚上都说要戒烟,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又去买烟。

生:我妈妈说要劳逸结合。我在写作业时,她说要多出去运动。我出去玩时,妈妈又说要我去写作业。

师: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妈妈啊!

师:同学们,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自相矛盾,让人忍俊不禁。正是这些经典的寓言故事,带给了我们如此深刻的感悟。面对这些自相矛盾的现象,也许我们改变一下思维,换一种角度就好了。



笔者以为这节课从以下几方面突出了学生的“学”:




第一,“学”的理念前沿


Image

2016年以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为主的专家提出了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它包括三个维度,即文化基础、自主学习、社会参与。本节课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努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核心能力,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首先是培养学生读古文的能力,绘声绘色地读,摇头晃脑地读,整节课,学生不同形式的读一共有13遍,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其次是说的能力,学生用白话文说出文言文的意思,看图拓展说完整故事,创设集市场景吆喝,这些都体现了核心素养中三个维度的第一个维度——文化基础。


春天来了

Image


其次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据图编故事,演故事,比赛讲故事,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主动参与,乐此不疲,这是培养自主发展的能力。

第三是,让孩子们结合身边的事例讨论自相矛盾的人和事,谈论如何解决生活中自相矛盾的问题,这是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孩子们在核心素养理念背景下学习知识、迁移知识和运用知识。充分体现了先进的课改理念。





第二,“学”的目标精准

Image

《自相矛盾》为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六单元课文,本单元人文主题是“跨越时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基于阅读的语文要素为“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后练习一,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誉、弗、立)的意思。三,想一想:“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四,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教师依据课文特点、单元导读以及课后练习设计了如下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摇头晃脑地朗读课文,读出古文的味道。

2.能够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3.能够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出自相矛盾的例子。

以上三个目标主体是学生,每个目标可达成、可检测。学习目标定位精准,课堂教学的所有环节都指向目标的达成。为验证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我们依据课后的四道练习题对学生进行了前测与后测,前测的达标率为31%,后测成绩为97%。学生学习达标率高,教学效果明显。

Image

Image




第三,“学”的策略多元

Image

“学”的策略多元,首先表现在对话策略。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标识”。“教学对话”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表现为师生、生生之间的话语互动、人际互动。对话的顺利开展深受两重因素的影响:思维的张力与情感的张力。有效的教学对话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交融的过程。教学中,教师通过绘声绘色的示范表演读,学生初步了解文本含义,自觉品读文字;在“声文并茂”、图片为主的对话模式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内涵的理解与掌握,深入走进文本,走向生活,在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Image

二是提供学习支架策略。如问题支架,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时教师提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面对围观者的质疑,楚人为什么不当着大伙儿的面儿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呢?你能尝试这样有逻辑地回答吗?随机出示填空题:如果矛刺穿了盾,这就与楚人说的__________________自相矛盾,如果矛没有刺穿盾,这就与楚人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自相矛盾。学生在说写中比较深入的理解寓意。再如,如何将课文的寓意通过更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即思维可视,教师出示了故事每个环节所对应的图片(吆喝、夸盾、夸矛、质疑、逃跑),学生在情境中对故事的寓意深度了解。

此外,还有品读文言文策略、创设生活情境策略、“瞻前顾后”学知识策略等等。





第四,“学”的效果明显

Image

在《自相矛盾》一课的教学中,整节课全体学生参与言语实践活动的时间为18.1分钟,占总时间的45.3%;全班上课人数36人,回答问题的人数为27人,占全班总人数的75%;在整节课中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除去有人听课,学生比平时上课要专注等客观因素外,课堂上因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引导,以及教师最大限度地给学生的学习时空密切相关,不然也不会到下课时学生还有意犹未尽之感。也就是说,整节课处于游离或边缘学生的人数及少,95%以上的学生都表现出“小眼发亮、小脸通红、小手常举、小口常开”的状态。



Image

总之,无论是从“学”的理念 ,“学”的目标,还是“学”的策略与效果,都彰显了教师对教材的研读与理解能力、学生的学情把控能力、课堂的驾驭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各样创新有效的教学活动,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不断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