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长篇小说】王军凝||王猛:33

 昵称70808387 2023-03-23 发布于山东

诗歌长篇小说

王  猛(33)

王军凝

 燕

二十六
 
鼓角齐鸣 戎装出发,
烟尘滚滚浩浩荡荡
战马嘶鸣,声声车轮。
旌旗蔽日,跃眼刀枪。
前燕国主慕容暐命令太傅上庸王
慕容评统率宫廷内外的精兵
四十万人燕军终于出征,
以抵抗前秦,救援晋阳。
救援途中进军至潞川,按兵不动。
四十万燕军在潞川①扎下大营。
“报,壶关失守。”
“报,晋阳失守。”
慕容评得到壶关、晋阳失守的军报,
心中胆怯畏敌,妄图与王猛做持久之计,
迫使王猛知难而犯。
他想到回到邺城死守不战,
更为有利持久。
但是朝廷催战甚急,他已经弓在弦上。
犹豫不定,战守失计。
召集众将,“我军虽然兵多,
但是秦军战斗力更强,连获胜利,士气正旺,
王猛深入我境,一定是追求速战速决。
我军与之做持久之计,坚守不战,
待其锐气消磨、粮草跟不上,
再与其决战,一举克敌,获得大胜。”
此时的潞川是燕国都城邺城的最后一道防线,
如果潞川失守,
背后的邺城无险可守,门户大开。
 

①潞川:今山西东流入河北、河南交界的浊漳河。

 
二十七
 
亲爱的读者,一位千军万马的统帅,
如果处于一种犹犹豫豫的状态,
这是一种不良的标示。
说明主帅的实际行为与内心的欲望发生了冲突。
说明主帅没有考虑清楚战略问题,
一个人的人生中有时候也如战场,
如果我们平时就是有些心浮气躁、六神无主,
犹如无头苍蝇一般。
那说明我们没有把我们的人生战略制定清晰。
到底什么才是我们人生战略的第一要素,
到底什么才是我们人生战略的首要目标。
我认为处于这种状况也是由于
我们长期的问题积累而至,
要想改变并非一朝一夕。
 
二十八
 
在王猛的手中几万人可以变成
十万人甚至几十万人,
在乎运用之妙也。
冬季,十月,王猛留下将军武都人
毛当戍守晋阳,王猛挥师南下,
直趋潞川。 与燕国慕容评相对峙。
亲爱的读者,
这时,王猛所率部队本来与慕容评军
相差悬殊,还有相当数量秦军留戍新取之地。
这支秦军已经深入燕国腹地,
虽然连战连捷,
现在面临敌国四十万大军,
是胜还是负,是吉还是凶,
能打赢吗?
还能活着回去吗?
自己已经远离家乡,
回望家乡、关山重重。
 
二十九
 
韩信带兵多多益善,
当年的他指挥百万大军,十面埋伏,
灭掉了项羽及其三十万大军。
似乎手中有一把好牌,
是一件美妙而令人线裤的事情。
但是一边是美妙,一边却是考验。
看看坐拥四十万大军的燕国统帅慕容评
现在如何?
慕容评为人贪婪鄙俗,命令封山禁泉,
自己则贩柴卖水,从中渔利。
积攒的钱帛如山堆积,
士卒们都怨恨愤慨,
没有人心怀斗志。
王猛听说后笑着说:“慕容评真是个奴才,
就是有亿兆兵众也不值得害怕,
何况只有四十万将士!
慕容评想以持久磨掉我们的锐气而后胜我,
我则主动出击、出奇制胜。”
于是,召游击将军郭庆进帐面授机宜。
 
三十
 
常常,在安静的初秋之夜,
清风习习带有着些许的凉意。
爬上树梢的月亮柔和明澈,
如雾如烟的月色自然宁静。
昆虫们的鸣叫,
映衬出这夜的安宁,
唉,多少时光已悄流逝,
这醉人的夜色也不会停下脚步。
默默地呼吸着这夜色,
似乎在孕育着某种爆发之力。
一些的美好和一些的烦恼,
又在召唤那遥远的梦想,
那生活中的孤独和无助又袭上心头。
令我们的心中五味杂陈。
我们这些梦的囚徒,
何时可以突破这束缚的牢笼,
去展翅翱翔。
我们常常自问,
我们生命的意义何在?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时而清晰、时而迷惑,
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谜题。
谜题,谜题,探索,探索,
新奇而令人神往,
茫然而又人无奈,
也许这本身就是我们生命的一个意义。
 
三十一
 
这安静的初秋之夜,
此刻的我们忽然发现
月色中一支军队在匆匆行进,
人衔枚,马摘铃,无声无息。
为首的一员大将正是郭庆。
郭庆率领五千将士,
悄悄迂回到慕容评军营后方的一处营地。
大约三更之时,郭庆看到了燕军的
辎重营地,扎在山上,没有声息。
看到辎重营门的灯光,郭庆暗暗高兴。
 
三十二
 
“点燃火把,出击。”郭庆下令。
几千只火把点燃,郭庆大喝一声:“冲!”
跃马登山,大呼而上。霎时间,喊杀震天。
睡梦中的几千燕军仓促惊醒,慌忙应战。
睡眼惺忪看到到处都是火光,
不知秦军来了多少,慌忙抵抗。
燕军守将来不及穿上盔甲,
刚骑上战马便被砍落下来,
一些燕军抱头鼠窜。
郭庆一面指挥部队,杀死抵抗的燕军,
一面指挥部队焚烧燕军辎重。
风助火势、火借风威,
熊熊大火燃烧,映红了夜天。
 
三十三
 
亲爱的读者,你能否想象这火势有多大。
火光在几十里外的邺城中都能看见。
前燕国主慕容暐得报十分害怕和不满,
派侍中兰伊责备慕容评:
“你是高祖慕容皝的儿子,
应当为宗庙国家分担忧患,
为什么不安抚战士反而贩柴卖水,
只执迷于金钱!
府库里的积蓄,朕与你共享,哪里有
什么贫穷可以忧患!
如果敌人最终侵占,家国全都灭亡,
你拥有钱帛又想往哪里存放!”
于是就命令把他的钱帛全部发给军中士兵,
而且督促他出战。
 
三十四
 
听到皇帝切责之言,
慕容评十分害怕,感到巨大的重压。
压力之下激发了慕容评的胆量,
想到自己当年也是参与开创燕国基业的
辅弼将军,久经战阵、屡立战功,
曾经都督秦、雍、益、梁、江、扬、
荆、徐、兖、豫十州军事,
现在的自己是怎么啦?
本来就是己方几十万对阵敌军的几万,
自己又何必这样消极避战、惧怕如此。
燕军也是能征惯战,
那不可一世的晋国桓温不也成为
燕军手下败将?
自己为何还要这样畏敌如虎,
于是决定挥军出战。
然而几次派军队在秦军大营前挑战,
秦军却是免战牌高悬。
见此情况慕容评更增加了胆量,
王猛即使谋略过人,
面对当前众寡悬殊,
也是无计可施、害怕避战。
慕容评派使者去和王猛约请决战,
秦燕之间的一场大战即将出现。
 
三十五
 
十月二十一日,王猛升帐,
“燕军粮草被烧之后,这几日屡屡挑战,
我军则欲擒故纵、免战高悬。
燕军已来使约战,
本将军已回书约定 时日进行决战。
徐成①将军听令。”
“末将在。”“命你去侦察前燕军队
的布阵情形,日到中天时回营。”“得令。”
但是到了黄昏时分徐成才回返。
王猛大怒,“违抗军令,
来人,将徐成推出去,斩!”
两边武士上前抓住徐成。“且慢,”
忽然帐内有一人高喊,王猛抬头一看,
正是猛将邓羌。
“邓将军为何阻拦?”
“大人,如今敌众我寡,
明天一早 将要开战。
徐成是大将,请姑且从宽。”
 
①徐成:参加潞川之战,伐蜀时,为副将。
 
三十六
 
这邓羌是何许人也?亲爱的读者,
在写这部长诗的时候,
我时常有一种不安,
担心这部长诗涉及到的历史人物较多,
您对这些人物感到陌生,
会增加阅读的负担,
失去阅读的兴趣和耐心,
所以我只好经常将叙述中断,
做一些必要的介绍。
这里请允许我介绍一下邓羌的同时介绍
另一员同在王猛帐下的大将张蚝。
邓羌已在本诗中多次出场,
请原谅我对此人介绍的迟延。
 
三十七
 
邓羌,安定人,前秦名将。豪勇盖世,
亦能用谋,可谓文武双全,
曾与王猛合作办案,
合力铲除了长安二十多个不法勋贵。
356 年的时候,
并州刺史张平降晋反叛,
前秦王苻坚亲自出征,
讨伐张平的反叛。
他任命邓羌为前锋督护,率领五千骑兵,
驻扎于汾水岸边。张平派养子张蚝抵抗。
张蚝本姓弓,上党人。身强力壮又很矫捷,
能够拽着牛倒退行走,可以翻越城墙。
他和邓羌相持了十多天,棋逢对手,
将遇良才,疆场激战。三月,苻坚
抵达铜壁,张平用全部兵力出来迎战,
张蚝只身匹马,大声呼喊,
在前秦的兵阵中往来厮杀、横冲直撞。
 

三十八
 
苻坚悬赏兵将活捉张蚝,
鹰扬将军吕光将张蚝击伤,
邓羌将他擒获,献给苻坚。
张平的兵众彻底溃散。
得知张蚝被俘,张平十分害怕,
便请求投降。苻坚授他为右将军,
任命张蚝为虎贲中郎将。
苻坚对待张蚝非常宠厚,
经常让他跟随在身边。
前秦人称邓羌、张蚝都可力敌万人。
那刺击张蚝的吕光是吕婆楼的儿子,
也是文武双全。
苻坚将张平的部众三千多户迁徙长安。
这就是我为您插播的一个小段。
 
三十九
 
王猛此战手下有几位猛士,
邓羌、张蚝和徐成。
现在徐成 违反了军规,
邓羌请求将徐成免死。
面对着邓羌的求情,王猛十分坚决,
“如果不杀掉徐成,军法就无法确立。”
“大人,徐成是我邓羌本郡的将领,
虽然说延误了期限当死,但邓羌
愿意和徐成一起效力决战弥补过失。”
“军令如山,岂可儿戏。”“既然大人
如此无情,末将告辞。”邓羌愤然离去。
“诸位将军,”王猛说,“大敌当前,
近几日燕军屡屡挑衅,
本帅决定明日出兵决战、大破燕军。
大战马上就开始,更要严肃军纪。”
众将躬身回应:“遵令。”
王猛继续处置军务。
忽然听到帐外一阵骚乱。一名小校跑进
大帐,“大人,大事不好,
邓羌造反,带着他的兵士,
进到营外,喊着要进营将大人杀死。”
众将听罢大吃一惊。
 
四十
 
王猛闻报,眉头一皱,脸上露出了杀气。
“这还了得,大战在即,不服上级,
还敢攻击主帅,请杀之。”众将忿然,
纷纷拉出宝剑,要出大帐。
“慢。”王猛却说,脸色却迅速恢复正常。
“张蚝将军,你去问一下邓羌,为何如此?”
张蚝走出大帐,
“王猛,今天我要杀了你,因你无情无义。”
张蚝看到邓羌营门站立,胯下战马,
手持长矛正在高声叫骂。
“邓羌,主帅问你为何如此?”
 
四十一
 
“我们接受诏令讨伐远敌,
现在遇有劲敌却一味地要
自相残杀,我要先把王猛杀死!”
张蚝回帐,如实禀告。
“大胆邓羌,目无主帅,其罪当诛。”
众将愤怒之至。
“哈哈哈!”王猛大笑,“邓将军为了
救徐成将军,不惜冒谋反之名,攻击本帅,
真是仗义之士!
真是勇敢之士!
真是血性汉子!
张蚝将军你去把我的话传达给邓羌,
告诉他不要如此,我赦免徐成就是。”
没有过多久,邓羌很快进帐,躬身施礼,
“多谢大人宽宏大量,赦免徐成,
请恕末将的过失,向大人谢罪,
末将当疆场效死,以报大人的恩德。”
王猛走下帅位,拉着邓羌的手,
“我与将军多年共事,
共同铲除京都不法权贵,
随我平定四公叛乱、 攻取洛阳重地,
战功赫赫、难以数计,
我深知将军文武双全、心怀忠义。
将军对本郡的将领尚且如此,
何况是对国家呢,
我不再忧虑面前之敌!”
 
四十二
 
一次次的是非曲折,
一次次的腥风血雨,
一次次的耻辱荣光,
一次次的谈笑凯旋,
令人唏嘘赞叹、回味无穷。
那一刻,考量的是人的胸怀。
那一刻,差之毫厘,也许就谬以千里。
看看那硕大的珍珠,
多么美丽,
可是您是否忘了,
可是真正美丽的是容纳它的那个胸怀,
是怎样把一粒沙子变成一颗珍宝。
 


作者简介  

王军凝(笔名),原名王承军, 1969年出生,山东省作协会员。多年来陆续在省部级文学核心刊物发表诗歌、散文、随笔,多次获得省级以上文学奖。出版诗集《莞尔一笑》和散文随笔集《思考惰性》《理解个性》《心灵的束缚》《君子与小人》《探究恐惧》《顺其自然》等作品,总计180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