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靠武力谁都可以当匈奴单于?当时有一硬性条件,不符合篡夺也没用

 where5 2023-03-24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立在游牧经济社会基础上的匈奴国家与其统治方式,乃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游牧封建”。

图片

单于是全国最大权力的象征,至高无上,立于统治网中心与封建金字塔的顶端。

1、匈奴的统治体系

单于以下,便是依于单于分封而领有分地的诸王、将,分别在本领域内有其完全的统治权,社会结构中,这些王、将也便是各个部族的部族长。

部族长以下为氏族长,依于诸王、将的自由意志而受命赋有裨小王等名号,乃是再低一层的小领主,亦即氏族社会基层单位。

所以,匈奴游牧封建金字塔,简言之,便是以固有的氏族社会部落组织,牢固附着于封建的从属关系上而形成。

接受单于分封的匈奴本族诸王,还须区别为不同的两类。

第一类是单于出身氏族诸王,即:

属于“王”级的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等“四大国”,以及属于“将”级的左右日逐王(左右大将)、左右温禺鞮王(左右大都尉)、左右斩将王(左右大当户)等“六角”,这十个“王”定额不变,而且必须挛鞮氏血族的单于子弟始具备担当资格。

第二类分封对象,则广泛及于其余匈奴氏部族领袖,名目繁杂而不定额,但依汉译,一律称为“王”,非如挛鞮氏族尚有王、将的等级区别,此等第二类诸王著名于中国历史上的,如:

分地夺自月氏,后来又转为汉朝领土的河西走廊昆邪王、休屠王,以及纪元前一世纪后半,策动左部王将联合拥立呼韩邪单于而导引匈奴大分裂的姑夕王,大分裂下又为呼韩邪单于策划投降汉朝的呼韩邪岳父呼衍王、左伊秩訾王兄弟等,都是。

图片

两大类诸王,性质等于汉族中国封爵所谓同姓与异姓,一般政治地位,第一类同姓诸王将都较第二类异姓诸王为高。

尤其四大国在匈奴统制体系中为最具权威的特殊化集团,其原因,由于单于继位人选,原则上自四大国选择的机会较“六角”为优先。

2、匈奴的行政区划

无论同姓或异姓诸王,依分地分居左右部,所以匈奴国家的行政区划,便是以本族领地分为东(左)、西(右)、中三大部分。

中央心脏地带指今内蒙古中东部以北,由单于直接领导。

单于帐幕驻扎地则内蒙古中部包头地区到阴山北麓,称“单于庭”,单于庭正确位置,大体与战国赵国以来云中郡治或今日呼和浩特市隔阴山南、北相对。

左贤王以下左部诸王将分地在单于直辖地以东,内蒙古东部,辽北以北;右贤王以下右部诸王将分地在单于直辖地以西,呼和浩特以西、以北以及新疆准噶尔盆地。

左、右部同姓、异姓诸王,在国家的军事指挥系统上称为“万骑”长,二十四长即二十四个兵团。

每一兵团固非划一配置一万骑兵,但数千至一万余的平均数仍为万骑,于此,匈奴盛时,他们本族的总兵力,可以推算出为二十四万人左右,中央单于亲卫军在外。

妇女加一倍,老弱、孩童再加一倍,匈奴人口,也可得估定,大体约八十万至九十万人,与汉朝当时所称不过汉一大县或一郡的人口数字,以及“以故冒顿得自强,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史记》匈奴列传)的记录,堪称相当。

3、决定国家大事的三次会议

左、右部被分封的领主们,与中央政府的官方联系,通常依于一年三回的定期集会,地点都在单于直辖领土之内的特定不变场所,由国家元首单于亲自主持。

图片

这三次例行常会:

每年第一次在正月,诸王及其属下全体氏族首长,大会单于庭,向单于朝觐及举行效忠仪式,然后祭祀,政治意味特为浓厚。

第二次在五月,大会龙城,祭祀匈奴民族的共同祖先、天、地、日、月、神、鬼,偏重于宗教性祭典,也等于汉族天子祭宗庙的意义。

“龙城”当今何地?历史界颇多猜测。

而今日了解,便在单于本部,匈奴政治中心的单于庭所在地,因而以“龙”为称,“龙城”也非实有其“城”,乃单于帐幕附近,依傍自然林木,以树枝或柴木搭筑,专为此项最隆重祭典设立的圣所与祭坛。

堪注意系特别建筑“龙城”为祭场的“龙”的思想与传统,与汉族意识非只相同,而且,龙还是只有汉族社会才有,独特的虚无飘渺神化了的动物。

匈奴人怎也具有这种思想?乃是个颇有趣味且值得研究的问题。

可能的说明,便是前述匈奴人与汉族最早为同一祖先,后来虽因游牧、农耕不同发展分隔成两支民族,却仍残留了原先共通文化的痕迹。

第三次集会在秋九月,大会蹛(dài)林。蹛林意谓神灵所降临的树林,地点仍系单于庭所在,秋季又是人壮马肥的收获季节。所以,这次祭典含有明显的经济意味或丰年祭性质,与春(政治)、夏(宗教)的严肃性集会不同。

蹛(dài)林之会以白马为牺牲,与神同乐,展开赛马、角力等竞技,欢乐融融。同时,检讨全国性经济现状与富力,调查全国人口与牲畜的孳息数字,祈祷明年畜产愈益繁殖与人民生活愈益幸福。

一年三次常会的特定目的虽不同,但都以构成匈奴国家的全氏族长参加为义务。如有某王或某些王将故意规避,或竟拒绝出席,事态便严重了。

这被视为对单于含有重大敌意,也意味着团结的被破坏,以及国家已陷于分裂。

图片

常会闭会期间,如遇重大国事须讨论,如单于缺位待递补,或计划发动某一全面性军事行动等,则随时召集临时氏族长会议。

4、推选匈奴单于的条件及程序

匈奴国家元首单于的继承,唯一仅挛鞮氏冒顿直系子孙为条件,非如汉族皇帝再须限定嫡长子,所以,没有绝对的继位次序,继位者也不可能出现如汉族中国“孩童登基”的现象。

单于继承程序,例须召开氏族长大会,经过提名、表决、通过的手续,才被一致承认为合法。

而氏族长大会的决定次代单于,考虑因素大体如下:

第一,继承人声望、领导能力,和对同姓、异姓诸王将的影响力;

第二,前代单于个人遗志:

第三,继承人生母的氏族出身,必须为呼衍氏等几个挛鞮氏的特定姻族,非此不在考虑之例。惟其如此,可知权力原则,才是单于大位继承的基本选择标准。

以匈奴强盛巅峰期,诸单于为例:

第五代伊稚邪单于为第四代军臣单于之弟,原左谷蠡王,以后两代传子;

第八代朐黎湖单于又是第七代单于之叔(亦即与第六代单于同为伊稚邪单于之子),原右贤王;

第九代且鞮侯单于又是第八代单于之弟,原左大都尉;

第十代狐鹿姑单于与第十一代壶衍鞮单于分别为前代单于之子,一为原左贤王,一为原左谷蠡王;

第十二代壶闾权渠单于为十一代单于之弟,原左贤王;

第十三代握衍朐鞮单于则第七代詹师卢单于后裔,原右贤王。

以上几代单于,除少数例外以外,都以四大国之一升任,而四大国的继承顺序,却无严格限制。

5、影响单于推选的几个因素

氏族长会议对单于继位的决定有其权威性,前代单于生前的个人意见,仅只供参考。

图片

显著例证:

公元前一世纪初匈奴第十代狐鹿姑单于的产生,狐鹿姑以且鞮侯单于长子与左贤王资格,得父遗命推荐为次代单于,但选举结果,却由其弟左大将(左日逐王)继承,僵持之下,幸左大将退让,狐鹿姑也以左大将递补自己原任左贤王之位,并保证继承次代单于为交换条件,其弟任左贤王后不久又即去世,才平息了族内反对气氛。

但狐鹿姑去世前后,却再临到一次打击,当他病危时,贵族阶层态度已明显表示拥护其异母弟左大都尉,狐鹿姑母后暗杀左大都尉,狐鹿姑遗命推荐同母弟右谷蠡王,氏族长召开大会表决,遗命推翻,选出的则是狐鹿姑本人的儿子左谷蠡王,即壶衍鞮单于。

与前代单于遗命不必一定遵守的现象相对,后妃的态度与发言立场,对次代单于产生反具有关键影响。

在游牧社会一夫多妻制度下,后妃无所谓正嫡,凡匈奴单于之妻一律称“阏氏”。

但是,阏氏出身氏族却大有区别,凡能得继位单于的,必限于姻族阏氏之子,而其他氏族出身阏氏之子则否。

同时,前一类阏氏,对军事关系与任何国家大事,都有其发言权与发言力量。

狐鹿姑母阏氏杀左大都尉已是个例子,孤鹿姑死后,氏族长大会选出第十一代壶衍鞮单于,也是壶衍鞮之母颛渠阏氏竭力主张的结果。

图片

以后颛渠阏氏与第七代单于子孙,当时的右贤王私通,右贤王又因此得被继立为第十三代握衍朐鞮单于。

6、匈奴单于推选的几个特征

于此,对匈奴社会、政治关系,可获得一综合了解,虽然由于匈奴已建立国家组织这一事实,而胡人时代氏族——部落政治,所谓部落“莫能相一”的氏族社会典型特质丧失,父家长式的酋长不但发展为具有强制权力的君主,其产生也自各氏族互选的方式固定为——氏族世袭,权威性而代代由挛鞮氏继位的“单于”出现,表现为氏族社会演进到末期状态的代表性现象。

但反过来说,其社会结构基础仍在血缘的结合,由血缘集团氏族结合为部族,部族再依封建方式维系部族联合国家体制的构成。

同种族一致服从的单于,手续上仍须经过氏族长大会同意才能产生,女子社会、政治地位也仍能与男子相等。

惟其如此,匈奴社会的氏族制本质,还是明显的,这是匈奴国家、政治形态第一个特征。

第二个特征由中央——地方事务及担当人的分配而反映。

中央最煊赫的贵族为呼衍氏、兰氏、须卜氏诸氏族,这些氏族,都是单于后妃(阏氏)出身的异姓“贵种”,单于本人出身的挛鞮氏反而不参加中央为值得注意。

特具重要性的职位左、右骨都侯,例由这些单于姻族担任。

这个职位,专司外交、司法,以及依左、右区分,分别监督封在左、右部的单于同姓或异姓诸王将,为单于近侧最亲贵人物,权责等于汉朝丞相,影响力甚且及于单于嗣位,第十九代乌累若提单于之立,便出于王昭君女婿右骨都侯须卜当的意见。

于此可了解匈奴国家统治力全貌,并非仅建立在挛鞮氏一个氏族,而是孪鞮氏、异姓姻族两个集团共同形成。

这两个系统的根干——特权氏族,依于相互间结合的血缘关系,一方有其各自独立而地方性的军事与财政权,一方有其中央性而统一的对外交涉与对内一般行政处分权,共同对单于负起辅助责任,以及发挥国家支配强力的合作与协力效能。

而单于则一方面以挛鞮氏诸首长分别配置于左、右部,一方面又以姻族代表自身监督左、右部,牵制双方,维持个人集中权力的成果与权威。

图片

匈奴国家体制的第三个特征是其氏部族联合体的构成成员,非只匈奴本族,也包容与编入了周围诸异民族在内。

因此,正确地说,匈奴游牧大帝国是以单于氏族挛鞮氏与后妃出身氏族的呼衍等诸“贵种”为根干,一方面团结同种族诸氏部族,一方面又联合更多非匈奴种的氏部族,建立对具有共同游牧本质诸种族的政治上强力支配关系,而发展成为如今日所谓联邦、联盟式大同盟帝国。

这种方式,实际也便是古代游牧国家体制的一定规范。

加盟诸异种族,多数系冒顿——老上单于时代被挛鞮氏所征服,或认与匈奴联合有利而自动参加,他们的社会形态与匈奴本族无大差别,也同样拥戴单于为最高领袖与国家元首。

单于“天子”身份,因此成为双重,一是本族,一是容纳了异种族在内的联盟全体。

异种族诸氏部族加盟匈奴帝国后,主权者单于便以原先不相统属的部落归纳编组而分封,赋予各个“王”的称号与权能,以服从匈奴领导并提供军事经济上协力为义务。

这些“王”,可能便以该种族的部落酋长加封,也可能因单于信任宠幸,而授予一个与该种族风牛马不相及的人。

关于后者,很多投奔匈奴的汉朝大将便是。

他们在草原上获得土地、财富与封王优待之例,如卢绾“东胡王”、赵信“自次王”、李陵“右校王”、卫律“丁灵(零)王”等即是。

这类异族诸王,数字增减并无一定。

唯其单于统治下匈奴帝国的构成,有同姓——异族,本族——异族双重区分,因此他们的统制网也呈现为层层向内收缩,最外围为全体联盟成员,次一层则匈奴本族,最内圈的核心又是挛鞮氏族与其姻族。

7、匈奴的灭亡与单于推选制度的改变

这种方式的国家构成,显然有其弱点,当遇有内在或外来对匈奴国家不利的因素时,非匈奴种族很容易便会退盟或叛离。核心支配阶层如起内讧,尤其连匈奴本族的团结都会解体。

图片

公元前一世纪中是第一次,从五单于并立到东西匈奴分裂。

东匈奴呼韩邪单于投降汉朝以后,虽然仍能领导族人统一与复兴匈奴帝国,但再隔一个世纪,大帝国南北分裂与第二次崩溃,便无可挽救他们的噩运了。

两次因核心分裂而导引匈奴国家瓦解,选择的外援都是汉朝,这与他们的加速汉化,大有关连。代表性例子,乃是单于继承程序的修正。

单于继承法新的转变,起自最早结束汉朝与匈奴斗争的第十四代呼韩邪单于,他六个接连登上单于大位的儿子,除了其中之一例外,都以左贤王为继位台阶。

左贤王的职位,甚至一度改称“护于”,所谓“其尊其贵,次当为单于”,已显然蒙受汉族皇位继承法影响,而以左贤王视同汉朝太子,储位思想逐渐发达,虽然氏族长大会仍保留了推举的形式。

也惟其如此,“四大国”间开始产生等级差距,趋向发展到后汉,匈奴第二次大分裂后的南匈奴时代,便再固定为“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如《后汉书》中南匈奴传所记载了。

其时,每一次新单于登位,也每一次必随同调整诸王人选,和预定下一次继承新的次序,较最初与标准的单于继承习惯,相距愈远。

所以,对匈奴历代单于世系的研究,一般也限于匈奴南北分裂的两个半世纪间。

图片

一世纪后半以后,南匈奴仅只汉朝庇护之下没有国土的寄食附庸,算不得独立国家。

(正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