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解伍尔夫的人生经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她的作品

 自在飞花轻似烟 2023-03-24 发布于黑龙江

我想我们人生的一大成就,就在于生命的珍宝都是深藏不露的。换句话说,它们隐藏在如此平凡的事物当中,以至于没有什么能够伤害到它们。有道理,这还是女作家伍尔夫说的,这就是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述伍尔夫作品的原因。

作为20世纪女性主义文学先锋,伍尔夫一生都在挑战社会的性别偏见,她鼓励每一个女性发掘自我价值,不要贪恋温暖的泥潭,最终一定要成为自己。那对现代人而言,你看成为自己,简直就是刻在你脑门上的话,那伍尔夫就在提醒大家,女性有能力为自己构筑一个更深邃,更智性的内在世界。而男性不要认为这件事跟你没关系,只有理解女性,尊重女性,才能进入到美好的生活。

在1941年的3月28号,伍尔夫预感到自己即将面临又一次的精神崩溃,她就留下两封短信,分别写给丈夫伦纳德和姐姐文尼莎,然后她出门散步,一边走一边捡起石头,装满自己的口袋,最终走入她家附近的欧塞河,沉没在水底,这一年伍尔夫59岁。

在疫情没有开始之前,大英图书馆做过一个展览,就展出了拜伦、王尔德、伍尔夫、兰姆四位作家的手稿,那么《单读》杂志就发起一个活动,征集读者问题。在四位作家中,伍尔夫是后台留言提问最多的,关于女权,关于双性恋,关于自杀,关于精神分裂,包括她会怎么看待剩女问题,她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伦敦抱有什么样的感情,她到底认为男人和女人之间最好的关系应该是什么。

如果仅仅去关注伍尔夫的花边新闻,就够一个人写十几篇论文了,她是一个传奇。

伍尔夫出生在伦敦,她被称为20世纪最为标新立异的作家之一,她的确和别人活的都不一样,所以想法也不一样。她十分的高产,写了大量的散文、日记、书信、传记,内容从性别角色、社会阶级,到汽车、飞机、电影等等这些技术的革新,她一直在关注瞬息万变的世界,她对时代非常地敏感,那我们举几个例子。

伍尔夫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我个人很喜欢,叫《达洛维夫人》。那还有一部小说叫《奥兰多》,它入选了BBC“100部塑造了我们世界的小说”。那《奥兰多》的故事非常的梦幻,这是一个突破性别限制的故事。

主角奥兰多,他在出场的时候,是一位贵族的英俊少年,面容极好,受到伊丽莎白女王的宠幸。但他风流成性,用情不专,有一天他和舞女共度一夜,沉睡数日,醒来后竟然变成了女性。那这个故事就非常地传奇,他洞悉两者的秘密,又兼有两者的弱点。伍尔夫就在书里让两种性别互相挑刺,轮番发现各自的可悲和缺陷。

伍尔夫还创作出了被称为迄今为止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叫作《海浪》。这部作品很意识流,你会震撼地发现,伍尔夫对时间、生死、个性、自我和群体都有着自己深刻的思考,而且她的文笔真的是非常诗性。所以我在想,伍尔夫也许值得我们讲一个系列。

《一间自己的房间》是聪明女生的必读之书

那今天我们先来讲一本绕不过去的作品,这是聪明女生必读的一本书,就是

。大多数人都听过书里这句话,说:“女人想要写小说,她就必须有钱,还得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钱要收入五百磅,房间要能够上锁。”

伍尔夫说出这句话,在当时是爆炸性的,就像把一块石头扔进了湖心,为什么呢?首先我们要了解那个时代背景。

上世纪20年代,一个女人在自己的房间里写作,你觉得这有什么很难吗?对,这太不寻常了。在那个时代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如简·奥斯汀,我们讲过她的《傲慢与偏见》,她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在客厅里完成的,她写得很小心,每当有人经过,她就赶快把手稿藏起来,或者用吸墨纸盖住,生怕被仆人、客人或者其他的外人发现。为什么?一旦被发现,她就会被嘲笑和侮辱。

从伊丽莎白时代,到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男性作家对于女性和女性作家的态度都是否定的,而且会进行人格的诋毁。那在十八世纪末,中产阶级的女性开始写作,伍尔夫说:“如果让我来书写历史,女性开始写作,它的意义比十字军东征或者是玫瑰战争更重大。”

为什么这么说?那首先要了解,当时的中产女性都是什么处境呢?她们衣食已经无忧了,但她们非常地不自由,虽然可以读书识字,但是女子是不能独自出门闲逛的,不能单独在餐馆里用餐,那更不能出去旅行。

回忆一下《傲慢与偏见》对吧,那女孩子要旅行,一定要跟着一个年长的夫人或者要跟一个同伴。她们的世界就这样被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有一些真实的处境,你现在听起来觉得匪夷所思。

半个世纪前,女子是身无分文的,她们不可能赚到钱,即使赚到了钱,法律也不承认你这个钱是归你所有,必须归你的父亲或者是你的丈夫。那个年代的女人要生养十三个孩子,然后殴打老婆,被公认是男人的权力,不管地位高下,男人都能毫无愧色地打老婆。女人也是不能为自己选择夫婿的,包括女人如果生长在这个家庭中,父亲一旦去世,这个家庭没有男性继承人,女子无法继承财产,这就导致女人一定要把自己的命运困在家庭里,依附在别的男人身上。

那在1928年10月20号和10月26号,伍尔夫在剑桥大学进行了两场演讲。第二年,她就把这两篇讲稿合在一起,出了这本书——《一间自己的房间》。这本书总共六章,她在第一章就宣言女人想要写小说,就必须有钱,还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你看,现在你就能理解这句话是挑战了当时的很多习惯和社会现实。


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她要说的不是房间,也不是钱,而是自由,这是伍尔夫一贯鲜明的观点。说一个人心智的自由,仰仗于物质基础,没钱,你不要跟我讲这些。五百英镑意味着什么呢?财务自由,你就可以不为钱,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你可以有闲的时间去工作,去写作,去创造。那么能上锁的房间呢?它代表着空间自由,我要获得独立思考的余地,就这么一间房子,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能进,它是属于我的。

那伍尔夫的这个观点,也影响了波伏娃,就是《第二性》的作者。在1949年《第二性》出版,波伏娃就指出,女性只有获得经济独立,它才能够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呈现。

那补充一个知识点,我们一直在说女权主义,或者女性主义,它到底是什么?这个词是非常气势汹汹的吗?回到它的本意来看,为什么要提倡女权,那是为了促进性别的平等而发起的社会理论和政治运动,它致力于消除社会中对于女性的歧视、剥削和压迫。

那一直以来,在绝大部分人类历史文明中,社会都是建立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体系上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的意识开始觉醒,那就要争取自己的权利,比如说生育权、财产继承权、政治选举权、薪资平等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那也涉及到比如说性骚扰、家庭暴力等等方面的议题。

到我们的现在今天为止,女权主义已经经历了四次浪潮。那在20世纪初期,女权主义迎来了第一次浪潮,女性争取到了财产权、投票选举权、受教育的权利,《一间自己的房间》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伟大的头脑,雌雄同体

说到这儿,我们的男性书友不要害怕,你也不要紧张。伍尔夫并不是鼓动女性要过上一种摆脱男人的生活。事实上,她首先承认的是性别之间的差异,伍尔夫会认为说女人的创造力和男人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女人像男人那样写作,像男人那样生活,看上去也像男人,那就太可惜了。因为既然男人女人各有不足,世界又如此辽阔和丰富,那一种性别何以成事,这个非常理性。

那么男性和女性既然不同,那怎么样才能够价值互补呢?伍尔夫表达了另外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伟大的头脑应该是雌雄同体的。记住这句话,每个人的灵魂中都有两股力量,一方为男性,一方为女性。

你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一方面你特别能扛事,特别能吃苦;另一方面你又非常温柔,非常有爱心。它矛盾吗?不矛盾。它统一在女人身上吗?不仅仅,男人身上也会有。所以伍尔夫认为,在男人的心智中,男性力量压倒了女性力量,而在女性的心智中,女性力量战胜了男性力量。这两种力量只有和谐相处,精神契合的时候,人就会处在一个正常又舒服的状态。

所以身为男人,心智中的女人也要发挥效力,这就是我们看到曹雪芹能够创造出林黛玉,而同时花木兰能够上战场。那么身为女人,也要和她心目中的男人默契神交。

那提醒一下,这句话也不是伍尔夫发明的,这是柯勒律治说过的,“伟大的头脑就是雌雄同体”。但是伍尔夫会进一步把它阐释和发挥出来,她会提醒大家,只有达成融洽的心智,人才能够富饶,各种材质就能够发挥到淋漓尽致。

所以伍尔夫就说,纯粹的男性头脑恐怕无法创作,同样纯粹的女性心智也是这样。那么雌雄同体的概念,不仅仅代表着伍尔夫的创作观,也是她对待性别观念的态度。她鼓励女性要独立,但是并没有鼓吹说你要独立就是跟男性对立。她承认两种性别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但是她强调任何艺术创作中,需要大脑中的男性和女性先达成某种合作,那些矛盾的、对立的元素紧密地结合,这个时候就会有非凡的创造力。

所以忘记性别,忘记你是一个女人,现在就拿起书或纸笔,去阅读,去写作,去表达自我,去获得自由。这段话对我影响非常大,的确是这样。当你专注于某一件事儿,手艺、写作、舞蹈或者是创业,甚至是阅读的时候,你怎么会区分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呢?你只发现了自己身上属于个体的那种力量。

所以女性的进步,包括男性的自省,其实是一次一次微小事件在努力地推动,一次一次被杰出的头脑梳理了之后,它会影响历史的进程。那我就一直想要致敬,致敬像伍尔夫这样的人,英气与妩媚同在。你去看她的那个照片侧脸,非常得冷艳,轮廓清晰,她很漂亮,但是不可侵犯,这个在我看来就是雌雄同体。

那我们就来进入到这本书,回到原著《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来看一下整个故事。

文笔很优美,然而在这个十月的好天气里,玛丽坐在这里,思考女性与小说,她不知道自己马上要面临一个猝不及防的困境,她遭遇了什么呢?

我坐在河边思考,被一些渺小但动荡的念头,搞得思绪骚动,没办法安静地坐下去了。于是我走了起来,不知不觉踏进了一块草坪,却被一个学监给赶了出来,为什么?因为草坪是给研究员和学者们走的,而我是女人,只能走碎石小路。

女人不许走草坪吗?这是什么莫名其妙的规定。但是现实情况就是这样。不仅如此,当玛丽想去举世闻名的牛桥大学图书馆查阅一些手稿的时候,也被拒之门外。因为按照规定,只有在本学院研究员的陪同下,或者持有介绍信的女士才能入内。伍尔夫就调侃说举世闻名的图书馆,被一个女人咒骂,丝毫无碍于它依然是座举世闻名的图书馆。

这就是在伍尔夫生活的那个年代,女生是被局限在私人空间里的,俱乐部、政府、图书馆、教堂等等这些公共空间,都不允许女性随意进入。那么这部书中的芬汉姆学院,它的原型就是英国第一所寄宿制女子学院,就是剑桥大学的格顿学院。

你说这么著名的学府?对,它在建造的时候花了三万英镑,三万英镑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呢?原著里面有一个注释,说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大数目。一来考虑到整个大不列颠爱尔兰以及各殖民地只有一所这样的院校,那么二来,任何一所男子学校都能轻而易举地筹到巨款,但是筹款竟然很艰难,这三万英镑没有人出,为什么呢?考虑到只有极少数人真心希望女性接受教育,那这个数目其实算很大了。

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真心希望女性接受教育?我们现在依然有这样的状况,有一些农村地区,就是觉得女孩子是不用读书的。那女孩子要是一旦努力读书,读到博士就变成第三种人了。我前一段时间看了一个热搜,说刘亦菲要是搁在我们村,根本嫁不出去。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迷之自信。

但在伍尔夫那个年代,情况只会比现在更严重。生育是女人的第一要务,女性没有工作的机会,就算有一些女性非常侥幸地赚到了钱,法律也不承认这笔钱属于你,你是不能支配的。在此之前的千百年里,一直都是这样,女性财产是归丈夫所有的。

因为这些境遇,玛丽开始思考,其实就是伍尔夫开始思考,贫穷会给心智带来什么影响?女性为什么会贫穷?事实上,伍尔夫算是运气很好了。

1918年,伍尔夫的姑姑去世,她获得了一份每年五百英镑的终身年金,在当时这是一个中产的收入,就像我们现在来说,一个人年薪大概五十万、一百万就很高了,这就改变了伍尔夫在报社靠一些零活讨生活的状况。

更重要的是,当财务自由,改变了她看待世界的眼光。伍尔夫在书里写说,两相比较,就是选举权和钱包比较起来,属于我的那笔钱似乎重要得多。

那么除了贫穷,还有什么在限制女性从事艺术创作,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天性呢?那接下来,伍尔夫就把思维的触角伸进了历史领域。在维多利亚时代,看上去两三个男人当中,就有一个会写十四行诗的,这是一个非凡的文学时代。那么为什么没有任何一位女性留下只言片语呢?这就是伍尔夫的观察力,一个有头脑的女子,是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毫不留情的,她像刀一样锋利,她时时刻刻在警惕,在观察。

那伍尔夫就去查资料,她翻开了一本书,是特里维廉教授写的《英国史》,她就通过阅读这么大的厚部头的作品,她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现在的状况。那么通过大量地阅读和学习,她了解到,在1470年前后,那是乔叟的时代刚刚结束不久,就是英雄时代过去,那么殴打老婆是被公认的男人权利,而且女人对自己的婚姻是没有自主权的。

如果她拒绝嫁给父母选择的女婿,就可能被关起来饱受拳脚,而公众对此保持默然。婚姻无关个人情感,而是家庭的敛财之道,尤其在崇尚骑士精神的上流社会中,往往一方或双方尚在摇篮中,婚约就已经定下,刚能离开保姆就要完婚,这就是当时的状况。

那五百多年后的今天呢?尽管女性地位确实得到了大幅的改善,可是世界依然不是平的,我们讲一个真实的事件。

2022年,你看,就是我们经历的时代,9月14号,有一位22岁的伊朗女子,她叫玛莎·阿米尼,在首都德黑兰的大街上被道德警察逮捕,理由是什么呢?她没有按照规定,严格地佩戴头巾,有目击者说她遭到了警方的殴打。

两天后,这个22岁的女子在一家医院里死亡,警方就说阿米尼是突发心脏病死的,但是阿米尼的家人否认她有心脏病史,或者有其他的基础疾病,她很健康。

就因为这个事件,点燃了伊朗人民的愤怒。包括德黑兰在内的数十个省份,就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伊朗的女性就走上街头,焚烧头巾,她们高喊女性生命自由。有一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女主角,就影星,阿里多斯蒂,就因为声援了这个抗议活动,就被拘留和监禁。

那这个事儿的影响有多大呢?在2022年世界杯的赛场上,伊朗球员在赛前集体沉默,拒绝演唱国歌。球迷就高举着女性生命自由,来表达他们对于伊朗女性争取权利,争取自由的支持。这个抗议活动持续了三个多月都没有平息,带来了很多的损失。所以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有一些女性在争取自己的权利的时候,要遭受到很大的压力,任重道远。

回到伍尔夫的时代,不管是莎士比亚剧中的女性,还是一些可靠的十七世纪回忆录中的女性似乎都很有个性。那伍尔夫仔细地思索这句话,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可疑之处。这就是宝贵的思考能力。

她认为自古以来,几乎所有个性鲜明、品格出众的女性形象都出自哪里呢?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是剧作家和小说家创作出来的。比如说埃及艳后,特立独行的克丽奥佩特拉,还有拥有自我意志的麦克白夫人、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等等,她都是虚构出来的人物。有的高尚,有的卑鄙,有的华丽,有的丑恶,千姿百态,但是都非常地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伍尔夫就说,这些女人充斥于诗集的字里行间,但在历史中无迹可寻。她们主宰着小说,但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却像奴隶一样,听命于现实中的未成年男子。只要那个男孩的父母能迫使她套上婚戒,女性就丧失了权利。

所以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女性可以有动人的诗句,然后有深刻的思想,但是真实的生活中呢?伍尔夫观察那些被历史淹没的女性,她们往往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不认得几个字,更不要提读写。她们本身就是丈夫的私有财产,所以你能够做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在十八世纪以前,除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如果我们要对生活在那个年代现实中的女性有更详细的、更具体的了解,那是办不到的。

而且那时候的男性,根本不相信女性可以拥有才华,能跟男性相提并论。有一位大主教还宣称说,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有任何一个女人能有莎士比亚那样的才华。这个主教还用了一个比喻,说猫是上不了天堂的,尽管它们也有某种灵魂。

假如莎士比亚有一个妹妹

真的是这样吗?伍尔夫不是这么想。她创作出了一个著名的故事叫《莎士比亚的妹妹》,假如莎士比亚有个天资聪颖的妹妹,那么她的命运会怎样发展呢?这是《一间自己的房间》中非常精彩的一段,我们来讲一下。

要了解这个故事,我们先来看看莎士比亚是怎么样的。因为莎士比亚的母亲继承了一笔遗产,所以莎士比亚本人很可能就进了文法学校,很可能学习了拉丁文,读了奥维德、维吉尔还有贺拉斯,就等等这些伟大的先人,然后留给他很多精神上的营养。他学习了基础的文法和逻辑学,但由于莎士比亚是个顽劣的孩子,他闯了祸,在还不到结婚的年龄,他就仓促地娶了邻家的女子,为什么呢?因为那个女孩子怀孕了。婚后不到十个月,女孩子就为莎士比亚生下了一个孩子。

这是一笔风流债,可是莎士比亚根本没有做好准备,要对家庭,要对孩子承担责任。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些荒唐事儿,怎么办呢?他要逃跑。所以莎士比亚就背井离乡,他把一切都丢下,去伦敦自谋生路。

你会说这是渣男,但在那个时候,没有人会批评男人这样的选择。那莎士比亚忘记了他的孩子,他的妻子,他只记得一件事儿,就是我对戏剧有极高的兴致,我有这方面的才华,我要发展自己的能力。

所以他到了伦敦之后,先在剧团门口给别人牵马,那很快就加入了剧团,成为了一个颇有建树的演员,就是他红了。他的生活在当时的世界中心——伦敦这个大都会里,就变得非常地有趣,他交友广阔,很多人都以结识莎士比亚为荣,他成为众人眼中的名流。

那一方面,在舞台上,莎士比亚实践自己的艺术。那在街头巷尾,他到处去观察,去体验,磨练自己的素材,然后提升自己的才智,甚至他能够到女王的宫殿里面去表演。就这样,莎士比亚大展拳脚,他觉得在都市里面的生活,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他的这个生命活出了很多种层次。

就像你跟我一样对吧,年少的时候,总想要站在世界的中心闪闪发光,想要每一天都活出一个全新的自己。那么与此同时,别忘了莎士比亚有一位天资聪颖的妹妹,只因为她是女性,所以她留在了家里。但是莎士比亚的妹妹和自己的哥哥一样,她喜欢冒险,她富于想象,她渴望到外面去见见世面。但是父母并不愿意送她去读书,她没有机会学习文法或者逻辑,更不要说通读贺拉斯或者是维吉尔了。

为什么会这样?不是父母不爱她,是人家都不上学,女孩子为什么要受教育呢?可是莎士比亚的妹妹偶尔还是会拿起一本哥哥丢下的书翻几页,她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但是没看几页,父母就会到屋子里来,就吩咐她你要去补袜子,或者看着炉子上的饭菜。总之,你在书本和纸笔上面是在浪费时间,这些事有什么用呢?

我讲经典,大家经常问我,你讲这书有什么用呢?你看,我们就是为了让自己心灵丰富,让自己的见识拓展出生活的新边界来。莎士比亚的妹妹那个时候就根本不被允许干这件事,所以珍惜你的阅读时间。

那在父母眼里面,女生就是要好好地做活,然后要心灵手巧,性格温顺,这样你才会有一个好的前程。所以父母的语气会很严厉,但态度和蔼,因为毕竟她们家的生活条件还是不错的,并不指望这个女儿能够创造很多的财富。但是父母很清楚女人的生活状况是怎么样的,我很疼爱自己的女儿,我可能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可是总有一天她要嫁人的,哪怕莎士比亚的妹妹曾经在储存苹果的阁楼上偷偷写过几页纸,那她必须小心地藏好或者是烧掉,因为这会影响你嫁人。

过不了多久,只有十多岁的这个女孩子就会被许配给邻居家羊毛商的儿子,莎士比亚的妹妹又哭又闹,说自己讨厌那个人,讨厌这门亲事,但是因此就被父亲痛打一顿。那后来父亲也不再责骂她了,只是苦苦哀求说女儿你不要让我丢脸,不要因为婚事,让我们整个家族难堪。

这种语气我们一点都不陌生对吧,结婚这件事儿,它意味着两个家族的联盟,意味着你要顾及别人的体面,尤其是一个女子,你只有默默地承受。她父亲就承诺说只要你听话,我就会给你一条珍珠项链,或者是一条上好的裙子。父亲声泪俱下的哀求,这就是他的爱了,这让做女儿的怎么办呢?能不顺从吗?她怎么能让父亲伤心呢?那不是要被所有人指责了。

可是她根本不想要一条珍珠项链,她也不想要一条衬裙,如果换了你,你怎么选择?莎士比亚的妹妹硬下心肠,因为她觉得只有与生俱来的才华,是不可以辜负的,所以她逃跑。她把自己的物品收成一个小包袱,在夏天的夜晚,顺着绳子爬下窗,直奔伦敦,她离家出走了,她跟自己的家庭决裂。

你想,这要在很多叙事中,就是一白眼狼。你爸爸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你们这个家难道对你还不够好吗?那个羊毛商的儿子,难道就这样被你辜负了吗?天哪,一个女人就是要承受这些。

那一年莎士比亚的妹妹还不到十七岁,她和哥哥一样,对于文字、音乐有着极高的天赋,她也和哥哥一样钟情于剧院,现在她自由了,她和哥哥一样同样奔赴了伦敦,那么她遇到了什么呢?

莎士比亚的妹妹站在戏院后台的门边,告诉别人说她想演戏,像她哥哥做的一样,换来的是男人们口无遮拦的嘲笑。剧院经理是个胖子,他看着这个女孩子,嚷嚷着说没有听说哪个女人可以演戏。

因为她是女人,所以她找不到地方学习,找不到地方排练,她不能够磨练自己的才华,她不能够展示自己的天赋。而且生活上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她不能独自一人去小餐馆里吃饭,不能在深夜的街头徘徊,还有比这更难的事吗?可是莎士比亚的妹妹不在乎,她真正的才华就是在写小说这件事上,她把这一切都看作是体验,渴望从男人女人的生活中,从真实的现实磨练中,以及对别人性情的研究中来汲取充足的素材。

妹妹很年轻,她长得和诗人莎士比亚非常相像,都有灰眼睛,弯眉毛。那有一天在灰暗的日子里,莎士比亚的妹妹遇到了一个人,她是演员经理尼克·格林,这个男人对她心生怜悯,就这样莎士比亚的妹妹跟她发生了关系,她需要温暖,她需要安全感。

但是让她出乎意料的是,她怀上了这位绅士的孩子。于是在一个冬天的夜晚,结局怎么样呢?莎士比亚的妹妹自杀了,死后被葬于某个十字路口,就是如今大象城堡酒店门外,停靠公共汽车的那个地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伍尔夫说,如果有哪位女性,在莎士比亚时代拥有和他比肩的才华,她的人生的走向大致就会如此。那么真的有莎士比亚的妹妹吗?我们连莎士比亚的生平都没有搞清楚,所以这是伍尔夫杜撰出来的故事,但它的真实性是非常震撼人心的。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时代,两种性别,会遭遇不同的命运,这是事实,这也是伍尔夫本人的命运。

伍尔夫生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贵族家庭,尽管她的父亲和母亲都是非常文艺的,但因为她是个女孩子,虽然天资聪颖,没有办法像哥哥一样的上学。好在她的父母是很开明的,允许伍尔夫和她的兄弟姐妹一起翻阅父亲书房中任何一本藏书,那父母也分别承担起了家里女孩子的教育工作,他鼓励女孩子拥有学识。

所以伍尔夫和姐姐就成为了各自领域里的才女,但是在当时她们那个社会的氛围中,维多利亚时代的贵族圈,对于女人有才华这件事,态度非常古怪,他们一点也不欣赏这种才华,反而因为女人身上一旦有了才华,就会觉得你是一个异类。你有的时候说的一些话,做的一些事儿,是和那些温良贤淑的女子不一样的,会让家族颜面扫地。

所以当伍尔夫的母亲和长姐相继去世后,伍尔夫和自己的另外一个姐姐凡妮莎先后成为家族在社交圈里的新代言人,那你是要去社交,你依然要在这个圈子里面走动。年轻的伍尔夫面对众多有才识的贵族青年,她就开始很自然地跟他们大谈特谈哲学,谈艺术,你知道大家的反应是什么呢?带她来社交场合的姐夫觉得自己丢尽了脸,这是伍尔夫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在别人的眼中竟然是不堪的。

那你认为,这是伍尔夫一个人的处境吗?并不。当你和身边的人不一样的时候,你就会承受这样的压力。你不接地气,然后你到了这个年龄怎么不嫁人,你嫁了人怎么不生孩子,你是一个男孩子,为什么会喜欢穿那些粉粉的衣服,等等这些,都意味着你是一个边缘人。所以社会的压力就朝她一下子涌过来。

伍尔夫的困境

那伍尔夫就明白了,一个拥有独立见解的年轻女性,会让家族蒙羞。那家族的面子就会要求她,你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你要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出现在他们面前。这导致了伍尔夫生命中非常大的一个悲剧,就是之后,伍尔夫经历了自己哥哥的性侵。

这个哥哥是伍尔夫同母异父的一个兄长,那从少女时期,伍尔夫就屡次遭到他的性侵,但当时的伍尔夫就像从小被教育的非常的严格,被严密保护起来的女孩子一样,她刚开始不了解发生了什么。后来当她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她就有了巨大的羞耻感,她对这些不体面就保持了沉默,那这也纵容了哥哥一再地侵犯她。那么到后来,她的母亲去世,姐姐和父亲也相继去世,哥哥就变本加厉。

我们可以想象伍尔夫当时的处境,她感到孤独、无助、绝望,她就尝试跳窗自杀,然后万幸被朋友救回来了。但是她觉得自己是那么的不幸,她活不下去了,那么最终在自己另外一个姐姐的帮助下,伍尔夫就搬出家门,她不能再回到那个家里,她也不能够依附那个哥哥来生活,那她怎么办呢?她怎么活下去?

她决心用写作养活自己。但是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因为生活中各种沉重的打击,包括接连失去亲人,伍尔夫的精神其实已经不太稳定了,她开始出现幻觉。几年后,这种幻觉就一再地加深,就成为了精神疾病。一个孤立的女子,一个古怪的女子,一个患上了精神疾病的女子,这一串标签放在这儿,你想想,她要怎么在社会上立足?放在我们今天,那也是很难被人们理解的。

伍尔夫被迫作出选择,她要活下去,就得嫁人,即便并不爱对方,也好过一个人孤单地发疯。所以在第一次精神病发作前后,伍尔夫就结婚了。这个人就是后来陪伴了伍尔夫三十年的伦纳德。

伦纳德非常的伟大,他对伍尔夫来讲太重要了,如果没有伦纳德毫无条件地包容伍尔夫,爱伍尔夫,尊重伍尔夫,全心全意地信任伍尔夫的才华,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作品。

伦纳德是热烈地爱着伍尔夫的,他一眼就认出了伍尔夫的才华,所以他连伍尔夫的偏执和精神病一起爱。那么在刚开始两个人相处的时候,伍尔夫就感受到伦纳德的爱是非常灼热的,她一下子就害怕了,因为她没办法给出回应。

或许是因为被哥哥性侵的那段经历,或许是因为自己沉重的精神上的负担,她不敢触碰异性,她不愿意跟别人发生深刻的情感链接,她也不敢敞开心扉,所有情侣之间发自肺腑想要做的事情,伍尔夫都想远远地逃开。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伍尔夫没有办法接受伦纳德,但她也没有办法拒绝他,因为伦纳德是伍尔夫有生以来遇到的唯一一个无条件无保留爱着她的人。

可是伦拉纳德完全不想放弃,为了陪伴伍尔夫,他就辞掉了工作返回了英国。伦纳德是一个很穷的人,但是他非常温文尔雅。那在1921年,两个人终于结婚了,那这个结婚也源于什么呢?伍尔夫继承了一笔遗产,所以他们才能够有经济条件建筑一个家庭,否则的话,他们也没有办法生存下去。

婚后伍尔夫不愿意跟丈夫同床,不愿意在同一个房间里面,也不愿意生孩子。在伦纳德再三地期待下,伍尔夫就试着拥抱了丈夫一下,然后试着去亲吻他。当丈夫尝试着再亲密一点的时候,伍尔夫就像遭到雷劈一样,恐惧感从脚尖爬上来,她就逃跑掉了。

怎么办呢?伦纳德就认为,时间长了总会好的,只要我再对伍尔夫再关心一点,让她更加温暖,更有安全感,她就会变得正常,就非常感人。这个源于什么呢?他肯定不是同情,他是理解,他是发自内心地钦佩伍尔夫的才华。

但是,尽管伦纳德精心地照料伍尔夫,伍尔夫的精神病还是发作得越来越频繁,几乎每完成一部文学作品,她都会犯病一次。而伍尔夫又是一个很高产的人,所以她的生活就变成了写作、发疯、写作、发疯。那最长的一次,她疯癫了九个月。在犯病期间,谁都不敢靠近她,她很暴力,只有伦纳德一直陪伴在伍尔夫身边。

为了自己的妻子,伦纳德还开办了一个出版社,买了一个印刷机,专门出版伍尔夫的书籍。尽管这个书籍是很畅销的,在伍尔夫的生前,她就声名远播了,可是他赚到的钱都拿来给伍尔夫治病了,最后也所剩无几。

在伍尔夫后来几十年的人生里,尽管这么频繁地发病,尽管她常常就消沉,或者是有一些疯狂地伤害自己的举动,但还是一次一次地走了出来。当然,这也取决于伍尔夫自己的坚持,她没有放弃。直到最后还是熬不过去了,在生命的尽头,伍尔夫投河自尽,就是我们在开头讲的。

他们有没有过过好日子呢?我相信是有的。1919年,伍尔夫和伦纳德买下了一个房子,这是花七百英镑买下来的,它在苏塞克斯的一个地方,叫蒙克之屋。伍尔夫很喜欢在那里度周末,她就在这个小屋里面接待各种作家和艺术家的朋友们。

那后来他们在伦敦的公寓毁于一次空袭,等到了1940年伍尔夫和伦纳德就彻底搬到了这个小屋里,这个房子长什么样呢?伍尔夫说在那里,几乎没有什么仪式,也没有什么规矩,只是一座朴素的房子,又长又矮,有许多扇门,那里有一个花园,一个露水的池塘和一个果园。

伍尔夫的卧室可以从厨房进入,然后再通到后面的花园。尽管房间十分舒适,但是伍尔夫却不习惯在卧室里面写作,她就在花园尽头改造了一个工具房,把它称为写作小屋。就是在这里,伍尔夫完成了很多创作。

做自己,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我的一个朋友叫闫秀,她现在旅居英国,她也写作,同时做翻译的工作,正在翻译《呼啸山庄》,我以后会为大家讲这本书。那闫秀就带着大家去寻访伍尔夫,她一路沿着伍尔夫的路线走,然后拍摄了伍尔夫在蒙克屋的那个写字桌,拍摄她墙上的壁纸,她的碎花的窗帘,还有它的书架。

那也受到伍尔夫的影响,闫秀到英国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拥有自己的书房和一张伍尔夫式的书桌,这是一种致敬。所以我就征求了闫秀的同意,要给大家看她拍摄的一段视频。就是伍尔夫的家到底长什么样,那个写作小屋有什么样的氛围,那大家可以认真地看一下这段视频,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致敬,致敬什么呢?就是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说的那样,五百英镑的年收入代表了沉思的力量,门上的锁意味着独立思考的能力。

那些和伍尔夫同时代的女性,由于贫穷,由于地位,由于自己知识储备上的局限,她们往往是没有自己生活的,她们的脚步始终穿梭于客厅、厨房和育婴室里,随时准备回应家人各种各样的需求,但没有任何一个空间属于她们自己,让她们在这里读书、思考、发呆或者是放松一下。

正因为这样,现在我们才要努力让自己经济独立、精神自由,我们如此努力,不是为了努力,而是为了不用为生计发愁,不需要依赖别人,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成为自己。当你有能力专注于某一件事的时候,你就可以从生活的琐碎中暂时地抽身出来,躲进属于自己的那个小房间,那一小块地方,暂时地隔绝外部的打扰。

就像伍尔夫在演讲中描述的那样:“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这个图景是很多人憧憬的理想生活,而在距离现在一百年前的时候,伍尔夫就说过:“我发现自己只想平淡,简单地说一句,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而在《一间自己的房间》这本书的最后,伍尔夫鼓励女性去写作,你可以把写作这个词替换成任何你想要做的事情,去跳舞,去旅行,去做梦,去跟心爱的人环游世界,去当一个好的妈妈,去成为别人的好朋友。怎么做呢?伍尔夫说:“我应当请你们记住自己的责任,努力向上,更崇尚精神追求。我应当提醒你们肩负着何等重任,你们对于未来的影响又是何等重大。”

所有的女人,所有聪明的女人们一定要读一读伍尔夫,她会让你更加知道做自己意味着什么,就到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