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分享】高血压急症的药物选择和注意事项!

 新用户68665845 2023-03-24 发布于江西

随着全国乃至全球高血压患者数量的增加,高血压急症也变得常见,根据相关研究显示,高血压急症占内科急症的27.5%,急性期病死率达6.9%。及时、正确地处理高血压急症十分重要,可在短时间内缓解病情,预防进行性或不可逆性靶器官损害,从而降低病死率。

文章图片1

基于此,现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志成医生,就“高血压急症的药物选择和注意事项”为主题进行分享,以供临床参考。

专家简介

文章图片2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胡志成医生

一、高血压急症概念及流行病学

1.概念

目前,临床对高血压急症的定义以《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指南》为主。高血压急症是一组以急性血压升高,伴有靶器官损伤,或原有功能受损进行性加重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高血压性脑病、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血栓性微血管病。

对比以往的定义,本指南用血压的突然、快速升高及所致的调节机制失常来定义高血压急症,比使用特定的血压阈值进行定义更加准确。临床不能单纯依靠血压升高来判断高血压急症,需要关注的是已经或可能发生的靶器官损害。

收缩压≥22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140 mmHg,则无论有无症状均应视为高血压急症;若患者既往血压增高已造成相应靶器官损伤,未接受系统降压/器官保护治疗,或降压治疗不充分,就诊时血压虽未显著升高,但检查明确提示已并发急性肺水肿、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或急性脑卒中者,也应被视为高血压急症。

2.流行病学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1%~2%的高血压患者会发生高血压急症,且急性期病死率高达6.9%,发病后90 d病死率和再住院率高达11%和37%,1年病死率>79%,平均生存率为10.4个月。

二、临床评估及诊治策略

1.临床评估

(1)病史评估

病史评估包括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情况、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等内容。

(2)可能诱因

包括患者自行停止降压治疗、急性尿潴留、急慢性疼痛、嗜铬细胞瘤、肾功能不全、服用拟交感毒品、惊恐发作、服用限制降压治疗效果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激素类药物等)。

(3)查体

①测量四肢血压:若四肢血压差异明显需警惕大血管病变,如主动脉夹层、大动脉炎;

②循环系统听诊:通过有无颈动脉怒张、肺部湿啰音、第三心音或奔马律,判断是否存在心力衰竭;

③神经系统查体: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有无脑膜刺激征、视野改变及其他病理体征等;

④眼底检查:有无出血、渗出、视神经乳头水肿等,均可提示高血压急症的可能。

(4)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等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以便快速确诊高血压急症。

(5)评估靶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表1)

表1 评估靶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

文章图片3

2.治疗策略

(1)治疗原则

①纠正引起血压增高的诱因;

②控制降压的节奏和目标(表2),不同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急症患者降压的幅度和速度不同,详见表3;

③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适时将血压降至安全范围;

④个体化治疗方案(如靶器官灌注、基础血压等);

⑤合理选择降压药物。

在高血压急症的治疗中,降低血压只是一种手段,保护或恢复重要靶器官功能才是目的和结果!

表2 降压目标

文章图片4

注:1 mmHg=0.133 kPa

表3 不同临床表现的降压速度、目标及药物选择

文章图片5

注:TMA为血栓性微血管病;1 mmHg=0.133 kPa;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MAP为平均动脉压;HELLP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HR为心率

(2)诊治流程(图2)

文章图片6

注:1 mmHg=0.133 kPa

图2 高血压急症诊治流程

三、临床常用药物

1.药物选择原则

(1)需持续静脉药物降压,并进行个体化治疗,依据降压目标调整降压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地快速、平稳降低血压,以保护靶器官;

(2)降压初期不宜选用强利尿的降压药物,除非伴发心力衰竭或有明显的体液容量负荷过度。

2.常用静脉药物

常用静脉注射药物见表4。

表4 高血压急症静脉注射药物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注:iv为静脉推注

整理、排版丨冯熙雯

编校丨王申冲

审核丨邢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