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俑

 玖壹聚 2023-03-25 发布于河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历史往前推移,总会留下痕迹,而在那些残存的印痕中,我们寻找着曾经的文明,寻找书写的曾经,不一定够真实,但一定很真切,存留的物件予以证明往日荣光,尽管无法再现,也足以给人无限遐想和不尽感叹,历史云烟,如此那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其国内有了穿越剧的题材,生活在当代的人也总是幻想着自己能够穿越历史回到古代,对于不同的年代,每个人也似乎有属于自己的一份情怀。

哪怕用客观现实去仔细推演,到了某个年代,自己可能就真的属于活不过下一秒的角色,但少年意气也好,二八年华也罢,想象总还是带着股冲劲儿去追求,在这样的寻找中,有些借助文学表达得以概括,有些凭借技术发展有所放置。

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张艺谋主演的《古今大战秦俑情》,那是我对于关于“穿越”的首次理解,后来胡歌的《神话》也是到了秦朝,似乎对于那个“六王毕,四海一”的年代,更多人想通过当代人的视角去解读,当秦俑以磅礴之势破土而出,一些想象有了可以依凭的证据。

可以是张艺谋那样的秦俑复活,也可以是胡歌那样的主持烧俑,论证不一定要有道理,讲故事却一定要有情绪,能够引人入胜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总是少数,文学的表达跟现实古今完美结合并不容易,于此我也慨叹于李碧华和李海蜀的功力。

黑甲红旗,尽显霸气,而在前年以后,也只是埋在地下的一片废墟,重见天日的陶勇纵然显露出彼时的王者之气,但斑驳的黯然看不出当时的华丽,我们从未经历历史,我们看到的只有结果而已,而在这样的结果中,我们明了的只有那些关于纵横捭阖的情节,合久必分的道理。

我总是在想,对于这个世界,我们终究还是要留下一些东西的,哪怕长久,更谈不上传世,但至少作为此刻的证明。想来,读书人终究还是显出一股子酸腐,想要用文字打败时间,想要千古留名,但千古又有多远呢?

人类文明也不顾是宇宙苍茫中黎明前的一瞬,在这样的时间概念下,所有的期望都显得荒唐,一切追求在因为那样的一个时间牵制而变得些许可笑,更像是自娱自乐。

遥远的故事在时间的摩擦下已经模糊,留下的痕迹虽有证明,较之于现实,依然显得唐突,不一样的风景因为那些存续有了更多的解读,只是在这样的解读中,是非对错已经没有多少人在乎。

终究还是要活在当下,往日之日不可留,午夜梦回,也会偶然回味过往种种,很多场景既熟悉又陌生,或许我并没有那么在乎其中要表达的内容,静默的看着那些呈现,也会在无聊之余冒出一些无所谓的思考,秦时明月汉时关,不长久的永远是肉体的强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