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删注脉诀规正》1

 醒真 2023-03-25 发布于吉林

​本书是清代名医沈镜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编撰。全书二卷,其内容大至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脏腑、脉象、诊候图和图解,以及相关脉诊知识。第二部分是对《王叔和脉诀》一书的主要歌诀进行注释、削正,包括五脏六腑歌、诊脉赋、诊脉入式歌、诊四时生克脉歌、诊四时虚实脉歌、形色脉体相应歌、脉经观病察色生死候歌等。第三部分主要以李时珍二十七脉歌、奇经八脉歌以及沈镜所补之脉歌,为基本内容。全书内容要而不繁,文字通俗易懂,歌诀协韵上口,便于习诵记忆,是一部较好的中医脉学入门著作。本次校注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的清康熙庚辰三十九年(1700)刻本为底本,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入藏的清大文堂刻本为主校本。

校注说明

《删注脉诀规正》系清代医家沈镜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撰。沈镜,字薇垣,号中和主人,瀛津(今河北河间县)人,生卒年不详。沈镜认为,《王叔和脉诀》一书虽启后学,然其词粗,其理鄙,深忧后学因其易懂易学,而只知《脉诀》,不知《脉经》,于是采诸家精粹,更参以己意,对其词理妄谬者削正之,文义阙略者增注之,并删去其中颇受争议的七表八里九道脉目,增加《濒湖脉学》之二十七脉及奇经八脉内容,辑成《删注脉诀规正》二卷。

本书自刊行以来版本众多,仅现存的就有39种。其中最早的为清康熙刻本,最晚的为宣统元年(1909)刻本,无点校及排印本。本次校注选用的底本为收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的清康熙庚辰三十九年(1700)刻本,该本虽不一定为是书之祖本,但属早期刻本应无误,且刻印精良,错讹极少。主校本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清大文堂刻本,该版本内容完整,文字错讹较少,并且与底本不属同一个版本系统。由于该书主体内容为注释《王叔和脉诀》及《濒湖脉学》的有关内容,故本次点校在采用本校方式的基础上,适当采用了他校方式。他校时,以本书所引著作之通行本为校本。

本次校注出版,对该书进行了全面整理,在考究版本的基础上,精确校勘,采用现代标点。具体方法及原则如下:

1.全书采用简体字横排。原底本中的双行小字,今统一改为单行小号字。原底本中加方框的文字,今统一采用宋体字。原底本中的图题,今统一放在图之上方。

2.凡底本不误而校本有误,不出校记。底本与校本异文,或文字相同但文理不通,改动或存异均出校记说明。

3.底本中的异体字、俗写字,或笔画有残缺,或明显笔误,均径改为正体字,一般不出注。

4.底本中的古字、通假字,不改动,于首见处出注说明。

5.凡属疑难字、冷僻字、异读字以及一些名词术语,酌情加以注音(汉语拼音加直音)、注释。

6.底本中的“经曰”“经言”多为泛指,故均不加书名号。

7.原书引文较多,且大多不是原文,故凡文理通顺,意义无实质性改变者,不改不注以省繁文。惟引文及出处明显有误者,或据情酌改,或仍存其旧,均加校记。

自序

余幼习儒,而命生不辰,值遇凶荒饥馑之季,复逢鼎(1)之变,先贤弃銮衣世职(2),避迹津城。余彼时弱冠(3),有志青云,以复箕裘(4)之望。先君见改革之后,天下荒荒,四方尚未宁息,欲余弃儒就医。余曰:“医乃小道也,何能昌大门闾。”先君曰:“汝能洞达岐黄之理,则良医良相同一事也。”遂从严命(5),授(6)业于浙绍剑台吴先生之门。初读《素问》《难经》脏腑经络生克制化之理,次读《脉经》《甲乙经》及张、刘、李、朱四大家之旨,最后见小集《脉诀》,竟未注何氏所作。暇日阅《古今医统》《濒湖脉学》,乃知六朝时高阳生假晋太医令王叔和(7)而撰。虽启后学,然其词粗,其理鄙,辟(8)之者代不乏人,而习之者恬不知改,何也?盖因其词理浅近,又有歌诀,而初学入门者,易于诵习。殊不知习传之久,自知有《脉诀》,而不知有《脉经》者多矣。其有诵读之久,博闻之广而知其谬者,百中仅几人耳!即《内经》上工、中工、下工之谓也。余既辟其非,而又本其词者,亦为初学入门之虑。虽固如是,然词理妄谬者削正之,文义缺略者增注之,使词理通顺,不致悬绝差讹。又将李濒湖(9)二十七脉及奇经八脉并为摘入,辑成一书,俾使后学开卷易诵,了然明白。识之君子,弗罪余拾他人之涎唾耳。

时龙飞康熙三十二年岁在癸酉元日(10)也

【注释】

(1)鼎革:建立新的,革除旧的。旧时多指改朝换代。

(2)銮衣世职:世代承袭的职位。

(3)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人。

(4)箕裘:喻祖上的事业。

(5)严命:对君父、长上之命的敬称。此处指父命。

(6)授:通“受”。

(7)王叔和:即王熙,字叔和(以字行)。晋太医令。博通经方,尤以脉学见长。著《脉经》,编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8)辟:驳斥、批驳。

(9)李濒湖:即李时珍,又名可观,字东璧,晚号濒湖。明代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濒湖脉学》等书。

(10)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卷之上

内景真传图

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髓,则肾主之。膻中者,名气海,在两乳间,气所居焉,能分布阴阳,气之生源,命之主也。故为人父母者,不可损也。膈膜者,在心肺之下,脾肾之上,贴于脊膈间,周围遮幔如幕下垂,以蔽浊气不至上熏心肺。胃者,水谷之海,饮食入胃,由脾运化而传送大小肠。故经曰: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幽门者,谓幽微隐秘之深处,水谷由此传入小肠,下至阑门,乃泌清别浊而转入大肠,清渗于膀胱而通脏腑焉。

人之一身,脏腑、经络、百骸、九窍尽皆贯通,故外有感伤,内有传变,今绘小图以便熟玩。

内景真传说

前贤于人身之经络部分重见叠出,而于内景则略之。华佗虽有内照图,然亦有难辨而未悉者,余故考而分别之。前自气管以下,联络皆脏也;后自食管以下,联络皆腑也。

[批]自唇以下至肛门有七重门:唇曰飞门,齿曰户门,喉曰咽门,胃之上口曰贲门,胃之下口小肠之上口曰幽门,小肠之下口大肠之上口曰阑门,大肠之下口曰肛门,共七重门。

口之上下谓之唇,名曰飞门,言其动运开张,如物之飞也。口内居者为舌,舌乃心之苗,其舌本又属脾肾二经。舌下有二隐窍,名曰廉泉,动而津液涌出,下通于肾。如肾水枯涸,津液不能上潮,则口干燥矣。其上下齿牙为户门,虽属手足阳明二经,而其本又属于肾。以其肾主骨也,故曰齿乃骨之余。其喉间如小舌之垂下者,名曰悬雍,乃发生之机也。再下又有会厌,居吸门之上,其大如钱,为声音之关。薄而易起,音快而便;厚而迟起,音慢而重。项前硬管,谓之喉咙,主气。经曰:喉以候气,即肺管也。管有十二节,长七寸,下连于肺。经曰:肺为相傅之官,形如华盖,六叶两耳,上有二十四孔,主藏魄。心居肺下,形如未开莲花,其位居中而前。经曰:心为君主之官,上有七窍三毛,主藏神,周旁有脂膜裹之,是为心包络。近下另有膈膜一层,周围张大,粘连胸脊之前后,以遮膈下之浊气,不使上熏心肺也。其膈膜之上,谓之膻中。经曰:膻中为气之海,乃清气所居之地,而为上焦,主持呼吸,而条贯百脉者也。心发四系:一系上连于肺。一系从左透膈膜而下通于肝,肝如春木甲折(1)之象。经曰:肝为将军之官,主藏魂。肝凡七叶,而胆附于肝之短叶。胆为清净之腑,有上口而无下口,又谓之青肠。一系从右透膈膜而下通于脾,脾如马蹄,掩于太仓之上。太仓,即胃也。经曰:脾胃为仓廪之官,主磨水谷,其位居中,主藏意。一系透膈膜循脊直下而通于肾。肾有二枚,形如豇豆,色紫黑,后着脊第十四节两旁膂筋间。经曰:肾为作强之官,主藏精与志。左一枚阴水居焉,右一枚相火居焉,其正中谓之命门,经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者是也,乃人身立命之根本。此言五脏皆统而相连者也。

喉咙后管,名曰咽门,咽以咽物也。咽下为胃管,长一尺三寸,下连贲门,即胃之上口也。下以透膈,乃太仓胃也。胃又谓之黄肠,与脾相为表里。脾为运化之原,胃为藏纳之腑,主腐熟水谷,合变化乃为中焦。胃之下口为幽门,谓幽微隐秘之处,水谷由此而传入小肠。小肠承受化物,经曰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又谓之赤肠。其下口谓之阑门,谓阑住水谷,泌清别浊,而分入大肠膀胱也。其泌之清者,前以渗入膀胱。膀胱与小肠脂膜相连,无上口而有下口,小肠秘之清者,从而渗入之。其中空虚,善受湿气,故津液藏而化为溺。经曰膀胱为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矣,又谓之黑肠。其下口有管,直透前阴,而溺出焉。其泌之浊者,后以转入大肠而为粪。大肠积叠十六曲,故又名为回肠,又名为白肠。二脏咸禀下焦决渎之气,传导秽滓,从直肠而出肛门。直肠在肛门之上,长七寸。肛门又名魄门,人死魄从此而去。此言六腑皆统而相连者也。

《内经》五脏六腑十二官论

《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一身之主,故为君主。其藏神,其位南,有离明之象,故曰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位高近君,犹之宰辅,故为相傅之官。肺出气,气调则脏腑诸官听其节制,无所不治,故曰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为震卦,壮勇而急,故为将军之官。肝为东方龙神,龙善变化,故曰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性刚直,故为中正之官。刚直者,善决断。肝虽勇决,非胆不断,故曰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者,心主之宫城,因其贴近君主,故称臣使。沈氏曰:按十二脏内,有膻中而无胞络,十二经内有胞络而无膻中,盖知膻中即胞络也,胞络即膻中也。况喜笑属火,此云喜乐出焉。其配心君也,明矣。[批]经言膻中者,心主之宫城,即胸中空落之处,如坛,如宫城,而君主居于内矣。若云配脏腑,非也。十二经中配手少阳三焦者,包络也。且手厥阴心包络,内有脏形之可凭,外有经络穴道之可据,不知前贤何以喻之。此子之拙见,俟后高明再证之。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司受纳收藏之职,脾司运化转输之官。一腑一脏,二官相为表里,故统为仓廪之官。二官相合,输布运化而知五味,故曰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居小肠之下,主出糟粕,故名变化传导也。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之水谷而分泌清浊。水液渗于膀胱,糟粕归于大肠,故曰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处北方,属水而主骨,宜为作强之官。水能化生万物,故曰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2)焦气治,则水道疏通,故名为决渎之官。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位居卑下,故名州都之官,水谷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盖膀胱有下口而无上口,津液之藏者皆由气化渗入,然后能出而为溺,故曰气化则能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失则为病。失则不能相使,而疾病乃作矣。故曰: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主者,君主之官也。主明,则十二官奉令承命而寿;主不明,则诸臣旷职,自上及下相使之道不通,即不奉命而危矣。

三焦图

前之三焦,形式狭小,不能尽悉,复绘此图以备观览。

《中藏经》曰:三焦者乃人身最关要之腑,与手厥阴心包络相为表里。人之三焦如天地之三元总详在后,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脏腑、经络皆通。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不由此而运用之。故诊脉入式歌云:三焦位居上下中,自在胸腹皆相应。应者,运动周流不息之谓也。

膻中包络辨

包络者,包心之络也。《内经》十二官有膻中无包络,十二经有包络无膻中。《灵枢》叙经络篇(3)内,亦有包络无膻中,然曰动则喜笑不休,正与十二官内喜乐出焉相合。岂非包络即膻中,膻中即包络乎?况十二经络内,包络凡九穴,左右十八穴,起天池而终中冲,是内有脏腑外有经络之可据。不知古人设两名色(4)何也?后之学者当从包络为是。

命门图

赵氏(5)曰:两肾俱属水,左为阴水,右为阳水,中间是命门。命门右边小白圈是相火之穴,左边小黑圈是阴水之穴。此一水一火俱无形,日夜潜行不息。息,则无生矣。

赵氏《医贯》曰:命门在人身中,对脐附脊,自上数下第十四椎,自下数上第七椎,经曰七节之旁而有小心是也。此处各开一寸五分,乃是两肾。左肾属阴水,右肾属阳水。阴水生肝木,阳水有少火。少火生脾土,少火即相火也。少火虽由君火生来,其实自命门发源也。又曰:人身各具一太极,太极在人身正象两肾之形。其两肾中间有穴为命门,静则合乎水,动则变乎火,一动一静而真阴真阳生焉,实人身之根本也,即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之意。夫太极一动一静而生水木火土金,命门一动一静而生肾肝心脾肺,此生成自然之理。赵氏图,两肾象太极,发前人之所未发也。男女交媾,其中有白膜扇动吸嘬,而精从此生矣。

脏腑十二时流注图

歌曰:肺寅大卯胃辰经,脾巳午心小未中,申膀酉肾戌胞络,亥三子胆丑肝通。

五行相生应脉图

此五行生成之理也。金木水土皆一,惟火有二。君火不主令,相火代之。右尺者,相火也。夫火能生万物,此火存,所以能生脾土则生;此火灭,所以不能生脾土则死。是以前贤多以此部断生死,故名之曰命门。

四时五脏平脉图

歌曰:春中若得四季脉,不治多应病自除者,是微邪也。赋云:春得脾而莫疗,反以微邪为可畏。何也?是春中独见脾脉也。春乃肝令而不见肝之脉,是木自衰矣。木衰则土盛,土盛则生金,金来克木,故可畏也。若春中脉得微弦带缓是本脉尚存,虽脾土乘之则为微邪,不足虑也。若本脉全无独见脾脉,是则为害(6)。余脏仿此。

四时五脏邪脉图

歌曰:顺候是无邪,四时同若此。贼脉问五行,反候终言死。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克彼是微邪,不治病自愈。

十四穴动脉图

膻中: 在两乳中间,属任脉。经曰(7):膻中为气海,乃气聚之海,非生气之海。生气之海,在脐下一寸五分。膻中宜灸,不宜针。

三焦: 上焦在心下下膈,中焦在胃中脘,下焦在脐下。经曰:上焦如雾,气之原也。中焦如沤,血之原也。下焦如渎,水之原也。

期门: 穴在乳下两肋端,有动脉是穴。

丹田: 在脐下三寸,《难经》疏丹田即关元,乃元气之根本也。

人迎: 左手关前一分是也。《脉经》曰人迎紧盛伤于寒,即左寸也。

气口: 右手关前一分是也。《脉经》曰气口紧盛伤于食,即右寸也。

冲阳: 二穴在左右两足跗上五寸陷中,有动脉是穴,属足阳明胃经。人病危殆,寸关尺三部皆无,可去冲阳、太冲、太溪三脉诊之,如存尚有可生之意,即树无叶而有根也。

太冲: 二穴在左右两足大趾本节后三寸陷中,有动脉是穴,属足厥阴肝经。

太溪: 二穴在左右两足踝后跟骨间陷中,有动脉是穴,属足少阴肾经。

五脏之腧皆系于背图

人身经络穴道,繁密难以记取。今将五脏六腑诸腧绘成小图,为初学入门者一目了然,便知某脏在某处也。

肺腧在第三椎 厥阴心包络腧在第四椎 心腧在第五椎

督腧在第六椎 膈腧在第七椎 肝腧在第九椎

胆腧在第十椎 脾腧在第十一椎 胃腧在第十二椎

三焦腧在第十三椎 肾腧在第十四椎 气海腧在第十五椎

大肠腧在第十六椎 关元(8)腧在第十七椎 小肠腧在第十八椎

膀胱腧在第十九椎 中膂腧在第二十椎 白环腧在第二十一椎

以上诸脏腑穴腧,皆夹脊两旁各一寸五分,故经曰皆为五脏之腧。凡痈疽大疮生于背部恶症,以其内连脏腑故也。

辨妄  [出《古今医统》]

脉者医之关键,医不究脉则无以别证,证之不别则无以措指。医惟明脉,诚为良医。盖自《内经》以下,历周秦汉魏,鲜有知其旨绪者。至晋王叔和,始以脉鸣世,撰有《脉经》,可谓详切。惜其误以大小肠候之两寸,致谬于六朝高阳生窃其名杜撰《脉诀》,配以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作歌成帙。人咸谓浅近易于习诵,竟不知以假乱真,而《脉经》几隐晦也。至宋有庞安常(9)、蔡西山(10)、戴同父(11)出力为之辩,而终未尽辩也。夫脉以言而传之者,亦下学之事耳。上达者,以神领,以心悟,而后得其妙焉。彼以左寸心与小肠同候,右寸肺与大肠同候,不知其祖述何圣,抑不知其祖述何经。既不祖述,必据以理之可准,义之可通,而故可宗也。以理言之,则大小肠皆居下部之地,今乃越中部候之寸上,谓理之可准乎,抑义之可通乎?又谓左寸浮以候小肠之脉,沉以候心之脉,设或单浮则心脉无矣。经曰:心脉绝,死不治。心脉可以一日无乎?予缘其以小肠配于左寸之误者,彼盖因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为表里,误移于寸口合而诊之。其大肠配于右寸之误者,亦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为表里,误移于寸口合而诊之也。殊不知经络相为表里,诊候自有部位,岂可以至下之脏腑,而诊之至上之位者乎?《内经》以心配膻中,肺配胸中;以肝配胆,以脾配胃;两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大小肠膀胱三腑。故寸关尺三部之配,诊则各因其脏腑之地位,何尝泥于经络而候之也。至于“三焦无状空有名,寄在胸中膈相应”二句尤为不经之谈。三焦既无形状,命门又无经络,何以候之右尺?经曰:上焦在心下下膈,主纳而不出;中焦在胃中脘,主运化;下焦在脐下一寸,主出而不纳。又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明以上中下分三焦也。又曰:粗理薄皮者,三焦薄;密理厚皮者,三焦厚;勇士者,三焦理横;怯士者,三焦理纵。《灵枢·经络》篇(12)曰:三焦起自关冲,而终丝竹空,凡二十三穴,左右四十六穴。今《脉诀》以有形有名,有经络之腑,而云无状空有名,其谬妄极矣。命门者,在脊之十四椎下,两肾中间,此一阳居于二阴之义,静则合乎水,动则合乎火,此生成自然之理,人身之根本也。世人多以右尺为命门者,亦有说焉。因右尺有少火,由心火而生。心者君主之官,君火不主令,相火代之。此火存则可以生脾土,曰生,此火灭则不能生脾土,曰死。既能诊候生死,故呼之为命门,实非命门也。殊不知命门在两肾中间,自脊骨从上数下第十四节,从下数上第七节,经曰七节之旁,而有小心是也。今引《内经》设图以正其讹,为人司命者,不可不知也。

《内经》三部诊候图

此图乃《内经》两手寸关尺三部诊法也。而《难经》《脉诀》易之以大小肠,紊乱配于心肺之部位,遂失其真,致千古之下,久陷阴霾之域。虽辟之者代不乏人,奈习之者恬不知改。今以《内经》脉法为图,据经正谬,则无征不信,吾知免夫(13)!

《内经》寸关尺三部诊候脉法

《脉要精微论》篇曰: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内,谓尺泽之内;两旁,谓尺之外侧;季胁,谓近肾之处,穴在肋骨之下,带脉上一寸八分。言尺内之两旁,候腰胯以下之症也。尺外以候肾,尺外,谓尺之外侧也。尺外下之两旁则季胁之分,季胁之上肾之分也。窍通瞳耳,主藏精,通腰脊,司骨髓。尺里以候腹中,尺里,谓尺之内侧也。下两旁则季胁之分,季胁之内则腹之分也。腹主大小肠膀胱,前阳后阴皆在其中。《灵枢经》曰:下焦如渎,腹为下焦,水之原也。中(14)附上,两关部也。左外以候肝,窍通于目,司筋爪,主藏血。内以候膈,肝主贲。贲,鬲也。《灵枢经》曰:中焦如沤,膈为中焦,血之原也。右外以候胃,胃为市,司受纳,主中脘,饮食之属也。内以候脾,脾居中,窍通口,主四肢,司运化。上附上,两寸部也。右外以候肺,肺叶垂外,窍通鼻,司皮毛。内以候胸中,胸中主气管。《灵枢经》曰:上焦如雾,胸为上焦,气之原也。左外以候心,心主膈中,窍通舌,脏腑之君主,司形骸。内以候膻中,膻中为气之海,统于两臂。前以候前,上前谓左寸口,下前谓胸之前膺及气海也。后以候后,上后谓右寸口,下后谓胸之后背及气管也。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上竟上,至鱼际也,并头面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下竟下,谓尽(15)尺之脉动处也。少腹气海,膀胱腰股膝胫足中之气,动静皆分其远近,及连接处所名目以候之,知其善恶也。

徐春甫(16)先生曰:此《内经》诊法也。今世言脉之三部则是,而其内外之候则非。若非心谷汪先生(17)《质疑》之著,其孰从而知之?《质疑》曰:内外每部,有前后半部之分也。脉之上至应前半部为外,属阳;脉之下至应后半部为内,属阴。上至者,自后而进于前,阳生于阴也;下至者,自前而退于后,阴生于阳也。概而言之,脏腑近背之阳位者,以前半部候之;近腹之阴位者,以后半部候之。细而分之,如两尺内外前后两旁之交,犹夫季胁之位,界腰腹以分内外也。两尺前之半部以候肾,附腰背之阳位者,两尺后之半部以候腹中之阴位者。自尺而附上为关,在左则前以候肝之居于左胁近背之阳位,后以候膈之当胃口之阴位者;在右则前以候胃之近背之阳位,后以候脾之居于右胁近腹之阴位者。又上自关而附上为寸,在右则前以候肺之居于右上近背之阳位,后以候胸中居于右上之阴位;在左则前以候心居于左上近背之阳位,后以候膻中居于左上之阴位也。此其为尺寸、前后、内外之候也。至若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云者,则承上意而广言之也。夫肝心脾肺俱各一候,惟肾一脏而当两尺之候何哉?此阳一阴二之理也。夫肝心脾肺居于膈上阳位,其数奇,故各一形一候。惟肾居于膈下之阴位,其数偶,故形如豇豆两枚,对附腰脊之左右而分候两尺,此水润下之理也。《脉经》及《刊误》(18)并以两尺候肾者,得此意也。《难经》《脉诀》乃以左尺候肾属水,右尺候手厥阴,配之命门少阳三焦,失之矣。夫命门,《铜人图》以脊之十四椎下一穴谓之命门。据此内无正脏,外无正经,何以例部。夫脉之应于指下者,必内脏腑而外经络,循经而朝于寸口。据经及人身中并无命门之经络,何以应诊之右尺哉。且夫手厥阴之经,起于胸中,络之三焦,由腋上循于臂手之内,终于手之中指。然经与脏俱值身之上部,固当候之寸口,而《难经》《脉诀》以右尺候之,可乎?考之《金匮真言》篇曰:肝心脾肺肾五脏为阴,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六腑为阳。此以十一脏而配十二经,则手厥阴一经无脏可配矣。又考《灵兰秘典论》篇岐伯对黄帝十二脏腑问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观此膻中足十二脏之数,以备十二官之用。然则手厥阴之经者,实膻中也。及《灵枢》叙经脉,又有包络而无膻中,然曰动则喜笑不休,正与喜乐出焉之句相合。夫喜笑者,心火之所司,则知其与心应也。膻中称臣使者,君主之亲臣也。由是则包络即膻中,膻中即包络,断无可疑矣。膻中配之心脏,自有确据,而《脉诀》置而不言,有是理哉?今考诸书以正之,业此者皆共览焉。

《内经》三部九候脉法

《三部九候论》篇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19)。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病。帝曰:何为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在额两旁,动应于手足少阳脉气之所行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在鼻孔下两旁,近于巨髎之分,动应于手足阳明脉气之所行也。上部人,耳前之动脉。在耳前陷中,其动应于手少阳脉气之所行也。中部天,手太阴也。谓肺脉在掌后寸口中,是谓经渠,动应于手也。中部地,手阳明也。谓大肠脉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合谷之分,动应于手也。中部人,手少阴也,谓心脉在掌后锐骨之端,神门之分,动应于手也。下部天,足厥阴也。谓肝脉在毛际外,羊矢(20)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卧而取之,动应于手也。女子取太冲,在足大趾本节后二寸陷中是也。下部地,足少阴也。谓肾脉在足内踝后跟骨上陷中,太溪之分,动应于手也。下部人,足太阴也。谓脾脉在鱼腹上趋筋间,直五里下箕门,为内股之分,宽巩足单衣,沉取之乃得,动应于手也。候胃气者,当取足跗上冲阳之分,穴中脉动乃应于手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之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以是应天地之数。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所谓神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以其皆神气居之,故曰神脏五也。所谓形脏者,皆如器外张虚而不屈,合脏于物,故云形脏也。四者,一头角,二耳目,三口齿,四胸中也。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张澹初曰:此古圣慎重之诊,通身候转,病无隐焉。今则废其二,只以气口一诊,犹而舛谬(21)。故录此,以备学者览焉。

持脉手法

滑伯仁(22)曰:诊脉之道,先调平自己气息,男子先诊左手,女人先诊右手。而以己之中指,按对彼之掌后高骨,是为关位。若不见脉,其人脉在手之上侧,须遍寻而得之,名曰反关脉。此亦百中之偶一耳,姑举以备,可预知而存之矣。既得关位,却齐下名、食二指。其人臂长,疏排其指;臂短,密排其指。初以食指轻按寸上,浮以消息之,次中按以消息之,次重按以消息之;上竟以消息之,下竟以消息之;推而外以消息之,推而内以消息之。然后中关名尺(23),一一类此以消息之,复以三指合总以消息之,两手六部皆如是以消息之。要以一呼一吸之间,脉行四至为率(24)。呼出心肺,吸入肝肾,脾居其中,故五至而得胃气为平脉也。其有太过不及,即是病脉。看其入则应于何指而为病,不越乎八要也。外观形色,悉望闻问切之情,乃以各部参断而忠告之。如轻言谈笑,乱说是非,左右瞻顾,举止忽略者,乃庸下之医,仁人君子弗为也。

诊脉三要

滑伯仁曰:诊脉之要有三,一曰举,二曰按,三曰寻。轻手得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毛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按之,脉伏于肉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而取之,其脉应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中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而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六脉皆然,今一一细陈之,庶使学者无遗蕴焉。

肺合皮毛,肺脉循皮毛而行,持脉指法如三菽之重。按在皮毛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不利者为涩;又稍加力,不及本位者为短,乃肺之带胃气而神应者也。

心合血脉,心脉循血脉而行,持脉指法如六菽之重。按至血脉而得为浮;稍稍加力,脉道粗者为大;又稍加力,脉道阔软者为散,乃心之带胃气而神应者也。

脾合肌肉,脾脉循肌肉而行,持脉指法如九菽之重。按至肌肉如微风轻飐(25)柳梢之状为缓;次稍加力,脉道敦厚为大,乃脾胃之王(26)气而神应者也。

肝合筋,肝脉循筋而行,持脉指法如十二菽之重。按至筋,而脉道如筝弦相似者为弦;次稍加力,脉道迢迢者为长,乃肝之带胃气而神应者也。

肾合骨,肾脉循骨而行,持脉指法如十五菽之重。按至骨上而得者为沉;次重按之,脉道无力为濡,举指来疾流利者为滑,乃肾之带胃气而神应者也。

[以上五脏之平脉,务究极熟。一遇病脉,自然可晓。经曰先识经脉而后识病脉,正此之谓也。]

诊家枢要

经曰:脉者,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则脉弱,气血平则脉治。又人长则脉长,人短则脉短。性急人则脉急,性缓人则脉缓。男子左手脉大,女子右手脉大。男人尺脉常弱,女人尺脉常盛。又室女尼姑与老人之脉,皆濡而弱。此皆是其常也,反之者则为逆耳。

脉察六字

经曰: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为脉之神机也。不明六字,则阴阳虚实不别也。上者为阳,下者为阴;来者为阳,去者为阴;至者为阳,止者为阴。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而出于皮毛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而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曰至,息曰止也。

反关脉

反关脉者,不行于寸口,由肺列缺穴斜刺臂侧,入大肠阳溪穴而上食指,故名反关。有一手反关,有两手反关,此得于有生之初,非病脉也。其三部定位,九候浅深,与平常应见寸口无异。《脉经》谓之弟乘兄位。故崔紫虚(27)四字脉歌曰:平人无脉,移于外络,兄位弟乘,阳溪列缺。此脉,千百人中仅一耳。

无脉候

夫无脉之候,所因不一。久病无脉,气绝者死。暴病无脉,气郁可治。伤寒风痛,痰积经闭,忧惊折伤,关格吐利,运气不应,斯皆无忌。

脉贵有神

东垣(28)曰:不病之脉,不求其神,而神无不在也。有病之脉,则当求其神之有无。谓如六数七极,热也,脉中有力,即有神矣,为泄其热;三迟二败,寒也,脉中有力,即有神矣,为去其寒。若无力,即无神矣,将何恃耶?苟不知此而泄之去之,神将何以而生耶?故曰脉者,气血之先也;气血者,人之神也。

九候虽调肌肉大脱者不治

此岐伯欲人以脉合形也。盖形肉者,脾所主也。脾为中土,土者万物之母。观其形肉脱,则知脾坏于内而根本丧矣。即使九候虽调,犹未免于死也。形可以忽视乎哉?

男女异脉

男子以阳为主,两寸之脉常旺于尺。若寸弱尺盛者,肾不足也。肾不足则火盛,遗精淋浊,阴虚发热,咳嗽等症作矣。女人以阴为主,两尺脉常旺于寸。若尺弱寸盛者,上焦有余也。上有余下则亏,冲任不调,月事不准,崩带等症作矣。故不足固病,有余亦病,过犹不及也。

老少异脉

老弱之人,脉宜缓弱,若过旺者,病也。少壮之人,脉宜充实,若脉过弱者,亦病也。然尤有说焉,有老人脉旺而非躁,此天禀之厚,引年之叟也,名曰寿脉。若脉躁疾,有表无里,此孤阳也,其死近矣。有少年脉细而和缓,三部皆同,此天禀之静,清逸之士也,名曰清脉。

五脏六腑歌

《素问》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心脏歌】

心脏身之精,小肠为弟兄。

心者一身之主,主藏精神,灵机莫测,应变无穷。主宰万事,无不是心经之运,故曰身之精。与小肠合为之表里,故曰弟兄。

象离随夏旺,属火向南明。

心为君火,象在离位,随夏而旺,向南而明,火之位也。

任物无纤巨,多谋最有灵。

任,承在也;纤,细也;巨,大也。心本虚灵,应事无迹,图谋事物,最是神灵。千绪万端,不问巨细,自能灵机应变。

内行于血海,外应舌将荣。

心生血,肝藏血。肝虽为血海,实由心经运行于肝也。舌乃心之苗,故外应之能荣,动而知味也。

七孔多聪慧,三毛上智英。

上智之人,心有七孔、三毛以通神明,自然聪颖智慧。若下愚者,未必有也。

反时忧不解,顺候脉洪平。

反时者,反其当时之脉也。心属火位,脉当浮洪,是为平脉。若反其时,脉当浮洪反得沉濡而细,是水克火也,故忧之不能解救矣。

液汗通津(29)润,声言爽气清。

心之液为汗,顺则通活津润。心之声为言,顺则气和言语清爽。

味苦颜赤色,喜黍恶炎蒸。

经云:其味苦,其色赤,其喜黍,其恶热是也。

伏梁秋得积,如臂系(30)脐萦。

心之积名曰伏粱,如手臂在脐上,环脐萦结而痛,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也?乃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以秋令适王,王者不受邪,心复还肾,肾不肯受,故当结为积。久不已,令人心烦。

顺视鸡冠色,凶看瘀血凝。

心属南方火位,视其色如鸡冠者顺,如瘀血黑结者逆,乃水来克火也,故曰凶。

诊时须审委,细察在精诚。

言诊脉之时,必审之委曲,细察病源,要精诚,不致差误也。

实梦忧惊怪,虚翻烟火明。

心气实则热,热则故梦惊恐怪异之事。心气虚则怯,怯则火炎,故梦烟火光明之事。

称之十二两,大小与常平。

心重一十二两,附着于脊之第五椎,居肺下膈上,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大小常等。《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小肠广二五,三丈一尺零。

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一尺,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二合,合之大半;后附于脊,左环回积叠十六曲。《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肝脏歌】

肝脏应春阳,连枝胆共房。

肝属木,应春而发生,阳和之象也。与胆为表里,胆附于肝之短叶,故曰共房。

色青形象木,位列在东方。

肝之色青,象木,位在东方,属甲乙也。

含血荣于目,牵筋爪运将。

含,藏也。肝藏血而为血海,开窍于目,筋爪属肝,皆血之荣养运用也。故曰目得血而能视,掌得血而能握,指得血而能捻,足得血而能步。

逆时生恚怒,顺候脉弦长。

肝经不顺,则常得恚怒;如得弦长之脉,斯顺候也。

泣下为之液,声呼是本乡。

泣泪者,肝之液。呼者,肝之声。本乡者,出于本脏也。

味酸宜所纳,麻麦应随粮。

酸者肝之味,得酸则喜。纳麻者,肝之谷,故曰随粮。一曰麦,盖麻麦皆肝之谷也。

实梦山林树,虚看细草芒。

肝实则梦山林大树,肝虚则梦细草芒芒。

积因肥气得,杯覆胁隅旁。

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以季夏戊己(31)日得之。何也?乃肺病传肝,肝当传脾,脾以季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肝复还于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痎疟(32),连岁不已。

翠羽身将吉,颜同枯草殃。

观其颜色如翠羽之青者吉,如枯草之色者殃。

四斤余四两,七叶两分张(33)。

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附着于脊之第九椎,主藏魂。《素问》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长三寸许,三两三铢囊。

胆长三寸,重三两三铢,藏于肝之短叶。胆有上口而无下口,故曰囊。《素问》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脾脏歌】

脾脏象中坤,安和对胃门。

脾属中央戊己土,在卦为坤,在时为四季。与胃相和而为表里,故曰对门。

旺时随四季,自与土为根。

脾属土,旺于四季,辰戌丑未之月,每季旺十八日。故《月令记》谓:土旺用事。

味甘涎是液,藏意色黄敦。

土之味本甘,其液乃化为涎,主藏意。黄乃土之色,敦厚乃土之性。

磨谷能消食,荣身本在温。

脾胃为饮食之脏腑,脾胃和则能消磨五谷。荣养身体,本在温暖,不宜大寒。故土暖则万物生,土寒则万物死。

应唇通口气,连肉润肌臀。

脾之华在唇之四白,故曰应唇。脾气通于口则知五味,以养肌肉。肉分气实,则肌臀肥泽。

形广长三五,膏凝散半斤。

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裹之,主藏意,温五脏。《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顺时脉缓慢,失则气连吞。

脾脉本和缓,如春风舞柳,曰顺。脉来凑指如鸟吞食之状,即雀啄屋漏之意,乃脾气衰也,故曰失。

实梦歌欢乐,虚争饮食分。

歌乐皆发于脾,实则气血充满,故梦歌欢。虚则脾胃空虚,故梦争食。

湿多成五泄,肠响若雷奔。

脾喜燥而恶湿,如受湿过多则湿寒相搏,故脾胃如雷鸣奔响而泄泻也。五泄注见《难经》。

痞气冬为积,皮黄四体昏。

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如盘,大小不一,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也?此乃肝病传于脾,脾当传于肾,肾以冬月适王,王者不能受邪,故脾复还于肝,肝不肯受,因留结而为积。久不愈,令人四肢不能收,发为黄疸,饮食不为肌肤。

二斤十四两,三斗五升存。

胃重二斤十四两,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其形横屈,盛谷二斗,容水一斗五升而满。一日常消水谷五升,七日消尽水谷则死。《内经》曰:平人七日不食则死,即此之谓也。

【肺脏歌】

肺脏最居先,大肠通道宣。

肺为五脏之华盖,居于最上,故曰最先。大肠为之腑,主传导诸物。

象兑随秋旺,金属五行牵。

在卦为兑,在时为秋,在五行属金,居西方之位也。

皮与毛相应,魂将魄共连。

肺主气,外应于皮毛。故皮毛者,肺之属也。肝藏魂,肺藏魄。《内经》曰:阳动阴静则魂游于魄,阴动阳静则魄游于魂。故曰共连也。

鼻闻香臭辨,壅塞气相煎。

鼻乃肺之窍,肺气和则能辨物之香臭,肺气病则鼻气壅塞而不见宽也。

语过多成嗽,疮浮酒灌穿。

肺主气,语言过多则伤中气,恐成劳嗽。经曰叠言朗诵则伤气是也。酒乃湿热之物,过多则湿热之气熏蒸于肺,肺气既伤则多生齇鼻(34)或酒刺而浮于面者也。

猪膏凝者吉,枯骨命难痊。

肺本西方庚辛金也,其色白要如猪膏之白,光润滑泽者曰吉,不欲如朽木枯骨之白,神离气散也,曰凶。

本积息贲患,乘春右胁边。

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也?乃心病传肺,肺当传肝,肝以春适王,王者不受邪,肺复还心,心不肯受,故留结为积。久不已,令人洒淅(35)寒热,喘嗽,肺气壅塞。

顺时浮涩短,反即大洪弦。

肺得浮涩而短是本位,顺。脉若洪大而弦,反候也。大洪乃心脉,火克金也。兼弦是肝木乘肺金,气大弱也,故凶。

实梦兵戈竞,虚行涉水田。

肺属秋金,主肃杀之令,故肺实则梦兵戈争竞之事;虚则梦涉水田者,金水母子相亲也。

三斤三两重,八叶散分悬。

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四垂如盖,附着于脊之第三椎,中有二十四孔,行列布分,以通诸脏之气。故肺为五脏之华盖,主藏魄。《素问》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大肠广四寸,二丈一尺连。

大肠重二斤十二两,大四寸,径一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主传导糟粕。《素问》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又名回肠,以其周回叠积,故曰回。

【肾脏歌】

肾脏对分之,膀胱共合宜。

肾有两枚,相对而垂于腰之两旁。左为肾,右为命门,有水火之异焉。膀胱是其腑也。

旺冬身属水,在(36)北定无欺。

肾属水,旺于冬,位居北方,为壬癸水也。

两耳通为窍,发骨髓其滋。

肾之窍通于耳,其司在听。发、骨髓皆属肾。故人发早白者,肾虚也;骨痿髓空者,肾败也。

味咸归藿豆,精志自相随。

咸者肾味,故喜而归之。藿,菜也。豆,五谷之一也。皆肾之谷也。肾藏精与志,故精志备,自然相随而无病也。

沉滑当是本,浮缓厄在脾。

肾脉本当沉滑,是平。若遇浮缓,乃脾脉,是土来克水,为贼邪,故厄。

色同乌羽吉,形似炭煤危。

肾属北方壬癸水,其色本黑,然要黑如乌羽者,光彩明润也,故曰吉。不欲如煤者,黑暗而灰滞也,故曰危。

冷即(37)多成唾,焦烦水易亏。

肾属水脏,喜温而不喜寒。如寒冷过多则火衰,火衰则水盛而多唾。焦枯烦躁,心火盛也,火盛则水亏而多渴。

奔豚脐下积,究竟骨将痿。

肾之积名曰奔豚,在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之状,或上或下,奔走无时,故曰奔豚,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也?乃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肾复还于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久不愈,令人喘逆,少气,骨痿。

实梦腰难解,虚行涉(38)水湄。

腰者肾之腑,肾实则精血留聚,故梦腰有所系。肾虚则精竭而水亏,故梦溺于水湄。

一斤余二(39)两,腰脊对相垂。

肾有两枚,形如豇豆,重一斤二两,附着于脊之十四椎下,各开一寸半,主藏精与志。《素问》曰:肾乃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膀胱是其腑,九两零二铢。纵横广九寸,肾下少腹居。

膀胱重九两零二铢,纵广九寸,居少腹大肠之侧。小肠下口乃膀胱上口,水液由是渗入焉。所以膀胱有下口而无上口,盛溺九升九合。《素问》曰:膀胱乃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诊脉赋

经曰: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故脉者为气血之前(40),所以主宰荣卫而不可须臾失也。脉字从月,从永者,谓得此可永岁月也。古脉字从血从[插图],所以使气血各依分派而行经络也。医家由此以识经络之虚实、脏腑之寒热,由虚实寒热以定药之君臣佐使、补泻温凉。故先哲曰:脉理通乎神明,乃医家之首务也。若诚能精于脉,则吉凶生死无不知矣。

欲测病兮死生,须详脉兮有灵。

欲推测诸病之生死,则详诊六部之脉,必有灵验也。

左辨心肝之理,右察脾肺之情。

左手寸部诊心脉,关部诊肝脉。右手寸部诊肺脉,关部诊脾脉。

此为寸关所主,

心肝脾肺四脏,主于两手寸关部也。

肾即两尺分并。

肾有两枚,垂于腰之两旁。左为肾,属水;右为命门,属火。故肾在两尺部分诊也。细详见后。

三部五脏易识,

三部者,寸关尺也。五脏者,心肝脾肺肾也。此则容易认识,七诊九候须究心焉。

七诊九候难明。

七诊者,一静其心,存其神也;二忘外意,无思虑也;三均呼吸,定其气也;四轻指于皮肤之间,探其腑脉也;五稍重指于肌肉之间,取其胃气也;六再重指于骨上,取其脏脉也;七详察脉之往来息数也。九候者,三部之中各取浮中沉三法,三而三之,为之九候也。《内经》七诊九候法曰:七诊者,宜平旦,则如井之晨清且聚,一也;阴气未动,二也;阳气未散,三也;饮食未进,四也;经脉未盛,五也;络脉调匀,六也;气血未乱,七也,故乃可诊。至于仓卒病患,又不必拘于此论矣。九候者,三部各有浮中沉三候,三而三之,为之九候也。浮以候表,头面皮毛汗腠之属也;沉以候里,脏腑二便骨髓之属也;中者无过不及,非表非里而无病之可议,《中庸》所谓天下之正道也。反之者病。

昼夜循环荣卫,须有定数。

血为荣,气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一昼一夜,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荣卫共行五十度周于身,故曰有定数也。详见《难经》。

男女长幼大小,各有殊形。

男子属阳,面南受气,寸强尺弱;女子属阴,面北受气,寸微尺盛;老人脉濡而缓;幼人脉数而急;肥人脉常沉;瘦人脉常浮。故各有殊形也。

复有节气不同,须知春夏秋冬。

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三气为一节,二节为一季,四季为一岁。故一岁之中,有三百六十日,七十二候,二十四气,八节四季之令,与夫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之气候,各有不同也。

建寅卯月兮木旺,脉弦长以相从。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乃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木旺之时,二经相为表里。木当春而发生也,故其脉来弦而长。然弦长中要带和缓,为有胃气。余脏仿此。

当其巳午,心大而洪。

四月为巳,五月为午,乃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火旺之时,二经相为表里。火性炎上,故其脉来洪大也。

脾属四季,迟缓为宗。

四季,乃辰戌丑未之月也。当此之月,乃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土旺之时,二经相为表里。土性厚重,所以寄旺于四季,故其脉来和缓而迟也。

申酉是金为肺,微浮短涩宜逢。

七月为申,八月为酉,乃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金旺之时,二经相为表里。肺居在上,其体轻浮,故其脉来短涩而微浮。

月临亥子,是乃肾家之旺,得其沉细而滑,各为平脉之容。

十月为亥,十一月为子,乃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水旺之时,二经相为表里。水性下流,故其脉来沉细而滑。

既平脉之不衰,

言诊五脏之脉,四时随经所旺而不衰,故为之平也。

反见鬼兮命危。

如春见短涩,夏见沉细,秋见洪大,冬见迟缓,四季见弦长,皆谓鬼贼相克之脉,故为相反而危殆也。

儿扶母兮瘥速,

若心见迟缓,肝见洪大,肺见沉细,脾见短涩,肾见长弦,是子来扶养于母,亦相生之道也,虽病易瘥。何也?经曰: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又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今心见脾脉,肝见心脉,是从前来之实邪也,故泻之而愈。

母抑子兮退迟。

谓肾病传肝,肝病传心,心病传脾,脾病传肺,肺病传肾,为母来传子,病虽不死,稽迟难愈。详见《难经》。

得妻不同一治,生死仍须各推。

我克者为妻,假如心得肺脉,肝得脾脉,谓夫得妻脉也。然妻来乘夫,虽不为正克,生死各有推断也。解见下文。

假如春得肺脉为鬼,得心脉乃是肝儿,肾为其母,脾则为妻。

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者也;木土水火金,相克者也。假如春属肝木,见肺金脉,为克我之鬼贼也;见心脉,为我生之子也;见肾脉,为生我之母也;见脾脉,为我乘之妻也。其夏秋冬三季,皆仿此而推。详见五邪图。

春得脾而莫疗,冬得心而不治,夏得肺而难瘥,秋得肝亦何疑。

春得脾而莫疗者,盖言春中不见肝脉而独见脾者。春乃肝木,主令发生之时,而不见本脏之脉,是肝木自衰矣。又独是脾土之脉,恐土旺生金,金来刑木,故可畏也。若春令脉弦而带和缓,为木胜土之微邪,不足虑也。其夏秋冬三时,仿此而推。

此乃论四时休旺之理,明五行生克之义。

此二句结上文之意。

举一隅而为例,则三(41)隅而可知也。

隅,屋角也。言一隅既明,诸隅可知;一理既明,诸义可推也。

诊脉入式歌

左心膻中肝胆肾,

左者,左手寸关尺三部也。左寸诊心与膻中之脉,左关诊肝于胆之脉,左尺诊肾与小肠、膀胱之脉。歌句中不言膀胱者,包不尽也。原诀中言左寸诊心与小肠之脉,右寸诊肺与大肠之脉者,特因心与小肠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也。殊不知脏腑经络虽有表里,而部位上下自有分别。岂可以大小肠在至下之位,而诊在至上之部者乎?滑伯仁以左尺候小肠膀胱前阴之病,右尺候大肠后阴之病,可称千古只眼,而终莫能正是伪。《脉诀》出,以讹承讹,而至于今。予今略为改正,其精察详审见《刊误》《质疑》《医统》《医证》《顺生微论》等书。详细见前图中。

右肺胸中脾胃命。

右者,右手寸关尺三部脉也。右寸诊肺与胸中之脉,右关诊脾胃之脉,右尺诊命门大肠之脉。歌句不言大肠者,亦包不尽也。按《内经》云:肾有两枚,形如豇豆,分列腰脊十四椎之两旁各开一寸五分。其两肾之中间陷中为之命门,盖一阳居于二阴之中,而成乎坎也。此为真元之根本,故曰命门。今以右尺为命门者,其说有自来也。人身五脏,左尺肾水而生左关肝木,左关肝木而生左寸心火,左寸心火而生右尺肾少火,右尺肾少火而生右关脾土,右关脾土而生右寸肺金,右寸肺金复生左尺肾水,是肾左属水而右属火明矣。人有重疾,而医诊右尺命脉以定生死吉凶者,盖五行惟火易灭,其次水易涸,金木土有形质之物而难尽。故诊右尺以知火之存灭,而定生死也。此火灭则无以生脾土,故死。此火存尚能生脾土,故可生。所以,世人多诊此脉以定生死。细详见前图中。

女人面北受气看,寸关尺部同断病。

男子面南受气,两寸向南,两尺向北,故寸脉常盛,尺脉常弱。女子面北受气,两尺向南,两寸向北,故寸脉常弱,尺脉常盛。诊得男子得女人脉为不足,女人得男子脉为太过,皆病也。是故,女人尺脉与男子尺脉常相反。其三部之候症,男女得病同断之。详见《难经》。

心与膻中居左寸,肝胆同归左关定。

心与膻中脉同居左手寸口,肝与胆脉同居左手关中也。

肾居尺脉合膀胱,

肾与膀胱脉同居左手尺部也。

小肠亦在此部询。

小肠虽与心为表里,而位在脐下,接连膀胱上口,故诊当同在左尺也。而《脉诀》云在左寸,岂不谬哉。

肺与胸中居右寸,脾胃脉从关里认。

肺与胸中之脉同居右手寸口,脾与胃脉同居右手关中。

右尺命门并大肠,

命门与大肠同居右手尺部。

用心仔细须寻趁。

言医人仔细寻察病人之脉,必六部之中往来各得其平而相趁也。

若诊他脉覆手取,要自看时仰手认。

此言以手诊脉之法也。若诊他人之脉,必覆着手取。要看自己之脉,必仰着手认也。

三部须教指下明,九候了然心里印。

三部者,寸关尺也。寸为上部,关为中部,尺为下部。上部法天,候胸中以上至头之有疾者也;中部法人,候膈以下至脐之有疾者也;下部法地,候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三部之中,各得浮中沉三候。浮于上为阳,以候表;沉于下为阴,以候里;不浮不沉,上下之间谓之中,阴阳相半,以候胃气。诊脉之际,必教三部指下分明,九候了然印于心,何愁疾之不瘥也。

大肠共肺为传送,

经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能传化糟粕而出也。肺不能传送,大肠乃肺之腑,故连言之。

心与小肠为受盛。

经云: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心不能化物,小肠乃心之腑,故连言之。

脾胃相通五谷消,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近于胃而膜相连,故能相通运化而五谷消矣。《内经》曰:肝之谷麦,心之谷黍,脾之谷粱,肺之谷稻,肾之谷豆,是五谷以配五脏,学者当知。

膀胱肾合为津庆。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肾主五液,膀胱与肾连合而津液流通,乃为身之庆也。

三焦位居上下中,自在胸腹皆相应。

三焦者,上焦中焦下焦也。《灵兰秘典论》曰:上焦在心下下膈,主纳而不出。心肺若无上焦,何以宗主荣卫?中焦在胸中脘,主不上不下。脾胃若无中焦,何以腐熟水谷?下焦在脐下一寸,主出而不纳。肝肾若无下焦,何以流(42)决津液?所以分上中下三部,在于胸膈腹间,上下相应,而运用无穷也。《灵枢经》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以膈(43)为上焦气之原也,胸为中焦血之原也,腹为下焦水之原也。位分不同,而治(44)主亦异。吕氏曰:三焦者,如天地有三元,生成万物(45)也。人法天地,故有三焦。所以,宗主荣卫,腐熟水谷,流决津液而荣养百骸也。元者,元气也。天地若无上元,何以运行日月星斗,更迭寒暑。天地若无中元,何以运行风云雷雨,霜雪冰雹,阴晴晦明。天地若无下元,何以生长五谷草木山林,及江河湖海滔滔不息也。沈氏曰:吕氏拉出三元喻三焦,深有意趣,此发前人未发之意。

肝胆同为津(46)液府(47),能通眼目为清净。

肝之窍开于目,而胆附于肝,故肝胆同运则津液自生,上通眼目,清明净亮也。

智者能调五脏和,自然察认诸家病。

言高明上智之士,自能调和五脏六腑,察认诸家之病也。

掌后高骨号为关,骨下关脉形宛然。

掌之后高骨,乃手腕骨也。关脉见此骨下。

次第推排三部脉,配合天地人三元。

下指先定准关脉,为之中部,然后安排上下二部。上部法天,即寸也;中部法人,即关也;下部法地,即尺也,是以譬之三元。

关前为阳名寸口,关后为阴名尺泽。

关以上谓之前,属阳,名寸口;关以下谓之后,属阴,名尺泽;关界乎中也。《难经》曰:从关至尺泽穴当一尺,故名曰尺,为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穴当一寸,故名曰寸,为阳之所治也。又阴得尺中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始终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关前关后别阴阳,察脉根源应不忒(48)。

关前为阳,关后为阴。浮(49)脉为阳,沉脉为阴。浮主于表,沉主于里。此言尺寸(50)俱有浮沉阴阳,非止寸口独有浮,尺部独有沉也。知乎此,则察病根源岂有差忒哉!

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亦无痾(51)。

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之间,脉来四至为平和,若得五至,亦无病也。经曰: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脾受谷气于中,在呼吸之间也。

三迟二败冷危困,六数七极热生多。

一息三至曰迟,二至曰败,皆阴太过而阳不及,由寒冷之所致也。一息六至曰数,七至曰极,皆阳太过而阴不及,由热之所致也。

八脱九死十归墓,十一十二绝魂嗟(52)。

一息八至,是阳覆于阴也,阴不胜阳则脱。一息九至,是阳阐于阴也,无阴则死。十至亦然。十一、十二至,皆是阴阳并绝之脉也。

一息一至着床害,两息一至死非怪。

一息一至、两息一至者,总皆阴阳并绝之死脉,故曰非怪。

迟冷数热古今传,《难经》越度分明载。

迟则为冷,数则为热。冷则为阴,热则为阳。人之脉,一息四至五至为平,六至以上皆为之热,三至以下皆为之冷。而秦越人《难经》内,其法度已载之明白矣。此二句总结上文之意。

热积生风冷生气,用心指下叮咛记。

热积多则生风,冷积多则动气,此则重申冷热之意也。总之,叮咛医家要用心于指下,审察寒热虚实之理也。

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依经分节气。

春季肝木主令,其脉当弦。夏季心火主令,其脉当洪。秋季肺金主令,其脉当浮涩而短曰毛。冬季肾水主令,其脉当沉细而滑曰石。然四时之脉,必依经旨(53),合节气而见为顺也。反则为病矣。

阿阿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

阿阿,宽舒之貌。言脾脉譬如春之杨柳,其风和,其枝嫩,动摇宽舒缓慢,则是脾之正脉。然脾经旺于四季,辰戌丑未之月各主十八日。当此之时,土王用事而脾家更健旺也。

在意专心察细微,灵机晓解通玄记。

此言为医者,必专心在意,沉潜体悟脉理之精微,则识病之应变灵机自然晓悟之,岂不通玄哉。

浮芤滑实弦紧洪,名为七表属阳宫。

此七脉者,皆属乎表,阳也。

微沉缓涩迟并伏,濡弱为阴八里同。

此八脉者,皆属乎里,阴也。

长短虚细促动结,代革同归九道中。

此九脉者,属乎阴阳相半。如长动促,阳也;短虚细结代革,阴也。

更有数牢散三脉,二十七脉名须穷。

数与牢者,阳也。散者,阴也。

血荣气卫定息数,一万三千五百通。

血为荣,气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昼夜周流运行不息。一日一夜,呼吸定息,通计一万三千五百息也。

昼夜八百一十丈,呼吸定息六寸行。

凡人之一呼一吸为一息,脉行六寸。昼夜以一万三千五百息算之,共行八百一十丈也。

十二经络周流遍,一十六丈二尺零。

十二经络始于手太阴肺经,终于足厥阴肝经,共长十六丈二尺。昼夜循环五十度算之,得八百一十丈。

[批]以下诸脉主病。

浮风芤血滑多痰,

浮主风者,风气浮荡也。芤主血虚失血,血属阴,阴道常乏,故中间空也。滑主血多,随气壅上为痰。

实热弦劳紧痛间。

实主气,实有热,血随气行,气血俱热也。弦主劳伤,气血拘敛也。紧主邪搏,气血沸乱,故痛也。

洪热微寒脐下积,

洪乃气血燔灼,表里热极。微乃气血虚寒,脐下冷积,作(54)痛作泻。

沉因气痛缓皮顽。

沉为气郁于里,故疼痛。缓若非时得之,则气血不周,故皮肤顽痹麻木也。

涩则伤精阴血败,

涩主精血枯燥,男子得之房劳伤精,女子有胎得之为胎中少血作痛,无孕得之为瘀血滞也。

又闻迟冷伏关格(55)。

迟为阳虚里寒,多见冷症。伏乃阴阳潜伏,主关格闭塞也。

濡多自汗偏宜老,

濡主气血衰疲,阳虚自汗。老人气血已衰,故宜。壮年气血强壮,故危。

弱脉精虚骨体酸。

弱脉主真元精气虚极,骨髓空虚,故作酸痛。若年老之人得之,亦无妨也。

长则气理短则病,

长乃气血有条理而不乱,虽有病易治。短为气血衰少,又主酒病,因酒多伤神故也。

诸病见短难治。

细为气乏代衰然。

细本元气不足,精血虚乏也。代乃元气衰极,他脏代至死脉也。

促为热极结为积,

促乃阳盛而阴不相济,热蓄于里也。结乃阴盛而阳不相入,内外邪滞为积也。

虚惊动脱血频来。

虚主气血俱虚,故多恍惚惊悸,又主伤暑自汗。动亦虚劳之脉,主脱而崩中、漏下、泄痢,血分之疾也。

数则心烦大病进,

数乃热极之脉也,主心烦发狂,大热之症。

[批]大亦洪盛之脉。大为邪盛,气血虚弱,不能相制,故病进也。

革为精漏血虚寒。

革乃变易血气去留常度,男子不交精泄,女子崩中漏下,有孕为半产。总之,虚寒怪脉也。

牢坚里急心腹痛,

牢为邪气在里,故里急心腹疼痛也。

散似杨花气不全。

散乃真气离散之意,故知气不全也。

[批]以下诸脉,相类相反,主病有同有异。

按平弦而若紧,欲识涩而似微。浮芤其状相反,沉伏殊途同归。洪与实而形同仿佛,濡与弱而性带依稀。滑动体殊不一,革牢按之似疑。缓比迟之小快,结促指下疾迟。虚散薄而无力,代则歇而中止。

各脉形状,俱详见于后。但此等脉体有相类者,有相反者,有主病相同者,有主病相异者,总在医家临期审辨而施治之。又诸脉相类歌曰:浮似芤,芤则中断浮不断。浮似洪,力薄为浮厚者洪。浮似虚,轻手为浮无力虚。滑似动,滑珠朗朗动混混。滑似数,滑利往来数至多。实似革,革按不移实大长。弦似紧,弦言有力紧言象。洪似大,大按无力洪有力。微似涩,涩短迟细微如毛。沉似伏,伏极其沉深复深。缓似迟,缓均迟之仍小快。迟似涩,迟息三至涩短难。弱似濡,濡力柔薄弱如无。结促代,结缓促数止无定,代歇有常命鲜回。散似大,散形缓慢里全无,大则其中还翕翕。(56)

先辨此情,后论其理,更复通于药性,然后可以为医。

此言为医者,既能辨诸脉之情,又能论五行生克之理,更复通于药性温凉补泻之法,斯乃可以为医也。

既已明其诸脉,须知疾之所有。

既明诸脉之形,则主病之寒热虚实无不(57)知矣。

[批]以下论三部诸脉主病。

寸脉急而头痛,弦为心下之咎。紧是肚痛之征,缓即皮顽之候。微微冷入胸中,数数热居胃口。滑主痰多,涩而血少。胸连胁满,只为洪滑而莫差。项引背痛,多缘沉紧而不谬。

此一节论寸口诸脉之主病也。

更过关中,浮缓不餐。紧牢痛满,喘急难痊。弱以数兮,胃之虚热。弦以滑兮,胃之食痰。微涩心下胀满,沉兮膈上吞酸。弱即宜为虚视,沉实须作食看。下肿缘濡,女萎散疗之在急,水症因伏,牵牛汤泻则令安。

此一节,论关中诸脉之主病也。

尔乃尺中脉滑,定知女经不调。男子遇此之候,必主小腹难消。伏脉谷兮不化,微即腹痛无憀憀者,赖也。数缘内热便壅大小便壅塞也,迟是寒于下焦。胃冷呕逆涩候,腹胀阴疝弦牢。紧则痛居其腹,沉乃疾在其腰。濡数浮芤,皆主小便赤涩。细详如此之候,何处能逃。

此一节论尺部诸脉之主病也。

[批]以下论妇人妊娠脉。

若问女子何因,尺中不绝胎脉方真。

不绝,谓脉滑而流利不绝也。肾居尺部,男子藏精,女子系胞,若脉滑而流利必有孕矣。

太阴洪而女孕,太阳大而男娠。

太阴指右手,谓手足太阴皆在右手也;太阳指左手,谓手足太阳皆在左手也。

若遇俱洪而当双产,此法推之其验若神。

若两手俱洪,谓阴阳俱盛,必双胎也。

月数断之,各依其部。假令中冲者动,此乃将及九旬。

《灵枢经》曰:中冲应足阳明胃经,少冲应手太阳小肠,太冲应手阳明大肠。故知中冲主三四个月,少冲主五六个月,太冲主七八个月。今则中冲足阳明胃脉滑疾而动,知受孕三月矣。余经仿此。

[批]此以下论七绝脉。

患者欲知生死,须详脉之动止。

此言要知患者之生死吉凶,须详脉之动状也。此以下,论诸脉之死候也。

弹石劈劈而又急,

劈劈,逼迫之貌。弹石之脉,若坚硬之物击于石上,劈劈然寻之却散(58)绝。此肾气已绝,胃气空虚也。

解索散散而无聚。

解索之脉,犹解乱索之状,指下数动,乍疏乍数,无复(59)次序。缘精枯血竭,心脾两绝也。

雀啄顿木而又住,

雀啄之脉,犹雀啄食,连连凑指且坚且锐,忽然顿绝,良久复来。此肝经绝也。

屋漏将绝而复起。

屋漏之脉,状如屋上之水残漏于地,良久一滴,四畔溅起无力。此皆脾胃衰绝,心肺败也。

虾游冉冉而进退难寻,

虾游之脉,若虾之游水,始则冉冉不动,少焉瞥(60)然惊跳而去,杳然不见,良久指下又准前来。此脾胃两绝,魂离魄散也。

鱼翔澄澄而迟疑掉尾。

又曰鱼翔,犹鱼之在水中,头身贴然不动而尾悠摇之状,良久倏然沉没。此心气已绝,荣卫两亡,五脏俱败也。

釜沸之脉涌如羹,一占此脉旦夕死。

釜沸之脉在皮肤间,有出无入,泳泳如羹上波。旦诊夕死,夕诊旦死,脏气绝矣。

嗟乎!遇此之候,定不能起。总(61)有丸丹,天命而已。

此结上文之意,见此七种脉则不可治也。

复有困重沉沉,声音劣劣。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往来息均,踝中不歇。如此之流,何忧殒灭。

沉沉,是神昏也。劣劣,是少气也。息均,是脉息调匀也。踝中不歇,是足太溪之脉动而不止也。流,类也。殒灭,是殁灭。言上七脉一见,则不可治也。若遇此类之病,尚可治之,须参芪大补之。

经文具载,树无叶而有根。人困如斯,垂死乃当更治。

此结上文之意。详《难经·十四难》,谓人之有尺,如树之有根,虽沉困犹可治也。

【注释】

(1)甲折:疑为“甲坼(chè彻)”之讹。“甲坼之象”,谓草木发芽时,种子外皮裂开后之形状。

(2)三:此字原脱,据清大文堂本补。

(3)叙经络篇:即指《灵枢·经脉》篇。

(4)名色:名目,名称。

(5)赵氏:指赵献可,字养葵,自号医巫闾子。明代医家。著有《医贯》等书。下同。

(6)是则为害:此四字原脱,据清大文堂本补。

(7)曰:此字原脱,据清大文堂本补。

(8)关元:原作“元关”,据文义互乙。

(9)庞安常:即庞安时,字安常。北宋名医。著有《伤寒总病论》。

(10)蔡西山:即蔡元定,字季通,世称西山先生。宋代人。精通医理,著有《蔡氏脉经》一卷。

(11)戴同父:即戴起宗,一作戴启宗,字同父。元代名医。著有《脉诀刊误》二卷。下同。

(12)经络篇:《灵枢》无此篇名。其所引“三焦起自关冲”句,出自《灵枢·本输》。

(13)吾气免夫:免,避免。“吾知免夫”,意谓我知道可以避免再出现《难经》《脉诀》那样的失误了!

(14)中:此字原脱,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篇补。

(15)尽:此字原脱,据清大文堂本补。

(16)徐春甫:字汝元。明代医家。著有《古今医统大全》《内经要旨》等书。

(17)心谷汪先生:即汪宦,字子良,号心谷。明代医家。著《医学质疑》(简称《质疑》)一书。

(18)刊误:即戴起宗著《脉诀刊误》。下同。

(19)九野:《类经·三部九候》谓:“九野者,即洛书九宫、禹贡九州之义。”

(20)羊矢:经外穴名。

(21)舛谬:错误。下同。

(22)滑伯仁:即滑寿,字伯仁,晚号撄宁生。元末明初医家。著有《十四经发挥》《难经本义》等书。下同。

(23)中关名尺:意谓中指关位,无名指尺位。中,中指;名,无名指。

(24)率(lǜ):频率。

(25)飐(zhǎn展):风吹物体使之摇曳颤动。

(26)王:通“旺”。

(27)崔紫虚:即南宋道士崔嘉彦,字紫虚(一作子虚),成纪(今甘肃天水)人。隐居庐山西原庵,行医授徒。著《脉诀秘旨》等书。下同。

(28)东垣:即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元间名医。著有《脾胃论》《兰室秘藏》等数种医书。

(29)津:《勿听子俗解脉诀大全·心脏歌一》《脉诀刊误·心脏歌一》均作“皮”,义长。

(30)系:《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心脏歌一》《脉诀刊误·心脏歌一》均作“在”,义胜。

(31)己:原作“巳”,据文义,当为形误。

(32)痎(jiē揭)疟:两日一发的疟疾。

(33)张:《脉诀刊误·五脏歌》为“行”。

(34)齇(zhā渣)鼻:俗称酒糟鼻。下同。

(35)洒淅:寒颤貌。

(36)在:《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肾脏歌一》《脉诀刊误·肾脏歌一》均为“位”,义长。

(37)即:《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肾脏歌一》《脉诀刊误·肾脏歌一》均为“积”,义胜。

(38)涉:《勿听子俗解脉诀大全·肾脏歌一》《脉诀刊误﹒肾脏歌一》均作“溺”,义长。

(39)二:《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肾脏歌一》《脉诀刊误·肾脏歌一》均为“一”。

(40)前:当为“先”。《中藏经·脉要论》曰:“脉者,乃气血之先也。”

(41)三:此字原脱,据清大文堂本补。

(42)流:此字原漫漶,据清大文堂本补。

(43)膈:此字原脱,据清大文堂本补。

(44)治:此字原漫漶,据清大文堂本补。

(45)万物:此二字原漫漶,据清大文堂本补。

(46)津:原作“精”,据《脉诀刊误·诊候入式歌》改。

(47)府:原作“腑”,据《脉诀刊误·诊候入式歌》改。

(48)忒(tè特):差错。

(49)浮:此字原脱,据清大文堂本补。

(50)尺寸:此二字原脱,据清大文堂本补。

(51)痾(ē婀):病。如痾瘵、痾疻。下同。

(52)嗟(jiē节):文言叹词。《脉诀刊误·诊候入式歌》作“瘥”。

(53)旨:此字原脱,据清大文堂本补。

(54)作:此字原脱,据清大文堂本补。

(55)关格:原为“格关”,据文义乙转。

(56)翕翕:翕,动也,盛也。翕翕,即一张一合之貌。

(57)无不:此二字原脱,据清大文堂本补。

(58)散:此字原脱,据清大文堂本补。

(59)复:此字原脱,据清大文堂本补。

(60)瞥:短暂地看看。此处意谓“很快地”。

(61)总:《勿听子俗解脉诀大全·脉赋》作“纵”,义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