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出现关节疼痛,人们就会立即去小诊所或医院打封闭针,封闭针的作用是消炎止痛,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致痛物质释放,从而减轻疼痛。相对来说,在治疗软组织慢性劳损方面,封闭针发挥着其优势,效果立竿见影,疗效好且反应轻。不过,打封闭针一定要适量,超量打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 哪些情况下可以打封闭针? 1、慢性劳损 慢性劳损所引起的疼痛,最典型的是腰肌劳损;退行性疾病久治不愈,如肩周炎和关节炎等,大多数肩颈腰腿痛打一次或多次封闭针后,症状能完全消失,复发风险低。 2、慢性伤病急性发作 慢性伤病急性发作时或是急性外伤后,应打封闭针来止痛。相当一部分运动员出现此情况时采取封闭治疗。 过量打封闭针会怎么样? 1、造成血压或血糖波动 一般情况下,封闭治疗三针为一疗程,两针之间需间隔5~7天;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一个疗程内同样的部位打一到两针即可,严重时才需打三针。因为封闭针中含激素类药,不能短时间内大剂量注射,以免造成血压或血糖波动。 2、造成肌肉或韧带脆弱 一般一个部位打一针的剂量即可,一次封闭仅仅能治疗1~2个部位。不可过量注射封闭针,控制在两个疗程以内,以免药液在局部积聚,从而抑制纤维组织生成,使得局部肌肉、筋膜和韧带变得脆弱。 3、诱发感染 在不正规的小诊所或养生馆打封闭针,易造成伤口感染;过量打封闭针可降低局部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反复接受封闭治疗,韧带或肌腱受到轻微撞伤时会出现断裂。 4、神经损伤 太多药物注入神经干中,易造成剧烈疼痛,运动感觉功能发生障碍,严重时可导致神经损伤。 温馨提示 必须选择正规医院接受封闭治疗,打封闭针需严格无菌操作,注射前应彻底消毒,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来把握好用药剂量。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等到病情稳定时才能打封闭针。打完封闭针后不能立即离开医院,至少观察15分钟,防止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不适。72小时内应注意皮肤清洁,当天不能洗澡,积极预防感染。如果72小时后仍然出现红肿和发热,还需警惕急性化脓性感染,应第一时间告诉医生,积极治疗。 |
|
来自: 子孙满堂康复师 > 《静点室讲输液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