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春秋战国

 历史品鉴 2023-03-26 发布于北京

服饰篇:

我们在上一文中提到的周朝,更偏于西周,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氏衰弱、各诸侯国一方面竞相发展生产,注重商品流通;一方面兼并弱小,掠夺土地和财富。同时,春秋战国时期迎来中华五千年的第一次文化繁荣期,这个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学术兴起。各方面竞争以及“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的影响之下,使得这一时期的服饰形制异常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并且高度成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晚世之时,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客观地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服饰各异的实情。

这个时期的中国服饰具有鲜明的贵族特征,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种类也很多,富有创造性,对后世服饰尤其秦汉魏晋的服饰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奠定了后世服饰的基础。

首先是男女的帽,精致的用薄如蝉翼的轻纱,贵重的用黄金珠玉;形状有的如覆杯上耸,特别的引人注目。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圈养动物的技术,并且有很多种类,如猪牛羊等。当时晋国普通百姓冬天穿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家养的动物皮毛制成,如羊皮等。

当时还有一种毛织物称之为“霖”,这种指的是由鸟类的羽毛织成的衣服,如此名贵的衣服只有当时的贵族阶层才可以穿。后来则被更舒适暖和的“裘”所代替。“裘”是用皮毛厚重的动物——如狼和狐狸的皮毛做成的衣服。穿着的时候皮在里,毛在外。制作时需用一整张或多张兽皮,常见的裘服有“羔裘”,另外猎人打猎还会获得珍贵的“狐裘”、“豹裘”、“鹿裘”等。因其稀有、难得,在贵族里面都算是“硬通货”,当时能得到一件裘皮制作的衣服可以顶得上一次战争的赔款了。

《诗经·唐风·羔裘》中就记载了一位卿大夫的穿着一一“羔裘豹祛”、“羔裘豹衰”。所谓“羔裘”是用小羊羔的皮毛制成的裘衣,“豹祛”、“豹衰”则是因为豹皮花纹较漂亮,故用其来作为袖口,使羔裘更加美观,由此可见当时贵族服饰的奢华。

不过当时社会差距是非常大的,上层贵族冬季可以穿貂裘,而底层的百姓只能穿粗布衣服。同时因为当时也没有棉花,所以衣服几乎是不能御寒的,甚至连粗布衣服都没有。

根据上篇文章可知周朝以正色为贵,而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的周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礼制的日益崩坏,服装色彩原有的尊卑秩序的礼制也遭到了破坏。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齐桓公“好紫”。由于一国之君喜欢紫色,以致齐国的百姓都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紫服。紫色作为周代服饰色彩的“间色”,也就是所谓的“不正之色”,代表卑贱。齐国尚紫的风气是对周代原有服饰规制的破坏,同时也是对周礼的挑战。对此,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基于对周礼的维护,都表示过强烈的不满甚至是厌恶。

当时服饰的色彩观念虽然有所改变,但这一时期的君臣还是比较重视服饰色彩的象征意义的,比如当时对衣服颜色的要求依然为纯色,如果是杂色则为不祥之兆。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对西周原有服饰形制还是有一些沿用的。

同时战国时期,织绣工艺也有巨大进步,织物有绢、纱、绮、组、织锦、刺绣等,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在织物上织出精美的暗花纹。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纹样是从商周奴隶社会的装饰纹样传统基础上演化而来的,继承了商周时期的三角形几何框架、矩形和对称手法。但却并不受制于框架的约束,而是充分利用框架结构的特点,并围绕着这些框架进行布局。

在具体的设计中,图案纹样可以根据创意设计来重新定义几何框架的边界,灵活处理。或交错,或对称,或移位,灵活多变。这样的设计,既有严整的秩序,同时又不失灵动。虽然结构复杂,却繁而不杂。

  (对凤对龙纹娟面 局部,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古代的人们会把美好的夙愿寄托在身边的事物上,比如苹果象征平安。这种象征的思想,也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纹样上。比如龙凤寓意宫廷昌隆、又象征婚姻美满;鹤与鹿象征长寿,翟鸟则是后妃身份的标志,鸱鸺(猫头鹰)象征胜利之神,以上题材多用于刺绣中。不过丝织纹样因受到提花工艺的限制,战国时期多限于菱形纹、方棋纹、复合菱形纹,并在这类几何纹内填充人物、车马、动物等的变体纹样,从而带给人十分新奇的感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当时的图案纹样线条相对比较简单,比如其中的龙凤纹饰在战国时期只有简单的线条,那时候的龙还没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复杂形状,凤也没有过于复杂的羽毛,不过却处处透着灵动,

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又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也日渐繁多。河南陈留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锈等风行全国,比普通绢帛的价格超出了20多倍。南方吴越生产的细麻布,北方燕代生产的毛布、毡裘,西域羌胡族的细旃(zhān)花罽(jì),无不精美绝伦。

战国时期的冶铁业也比较兴旺,可以制做男人身上悬挂的铜刀,工艺也属于上乘;也有二十五公分长的小弯刀上雕刻有花纹,深受人们的喜爱,为它取名为"容刀"。这时的挂刀,已不完全为实用,很大成份上以装饰取代了实用。

春秋战国时期的鞋多用小鹿皮制作,或用丝缕、细草编制而成。同时北方的齐鲁、南方的荆楚都有成熟的漆履制作技术,有的漆履底和面上涂漆防水,是中国所出现的最早雨鞋。

女子则爱用毛皮镶在袖口衣缘作出锋,还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质锦绣手套,无不异常美观。

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主流服饰主要为“深衣袍服、胡服胫衣”。

其中深衣式袍服,是西周以来传统的贵族常服。其有四种名称:深衣、长衣、麻衣、中衣。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而平民以为之礼服,平常穿短褐。

         (曲裾深衣,图片来源于网络)

深衣的特点是男女无式样上的差别,皆可穿用。但是又分为两种:一种为中原地区的宽大式,“宽大博带”穿着舒适,长不拖地,下摆不开岔,屈肘可穿,袖长和臂长相等,用大宽带束腰,中原贵族宴乐时喜爱穿用。二为瘦长式,“续衽钩边”此种在楚地最为流行,较北方的瘦长,领沿较宽,用较厚织物作边,右衽很长。战国时有单、夹、棉、皮。袍服的领式突破了西周时期的矩形领,流行交领右衽,左衽。

不过因为封建伦理的思想,深衣的颜色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一般来说,如果父母健在,就穿绿色的深衣。如果父母有一方不在的,则会穿浅一点的青色。日常的衣服颜色,则要避免素色,这是表达对父母的一种孝心。

深衣在当时流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深衣穿着方便,既有利于活动,同时又能严密的包裹自己的身体,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当时的封建思想。深衣一直流行到了东汉时期,虽然在魏晋以后逐渐退出舞台,但是它的影响却很深远。比如长衫、旗袍、连衣裙都是深衣演变,甚至流传到海外的日本。日本的传统服饰,其实也是深衣的一种延伸。

除深衣外,这个时期另一方面就是胡服的出现。战国初期实行“周礼”,服饰以宽衣大裙为主。赵国身处四战之地,胡人骑兵的机动性与灵活性,让赵国深受其害。赵武灵王分析了对方的优势以及己方的不足,提出“胡服骑射”的改革。由于中原上层人物习惯于坐而论道,穿长衣视为特权,一旦弃长就短,不法古、不循礼,便成为改革大事。

赵武灵王将自身“宽衣大裙”的着装,改为更适合骑射的“简袖窄衣”式胡服,此种上衣与现代的紧身短衣高度相似。

“胡服骑射”改革前,战国初期人们是不穿裤子的,一般都是外着深衣,内里“真空”!古藉《礼记》有云:“劳毋袒,暑毋褰裳。”意指:从事劳动时需要万分注意着装,不能暴露下体。从侧面证明了当时的人们没有穿裤子,所以撩开下裳就会“走光”!

改革后的胡服将裳去掉,双腿分别套上了“一截加带子的裤管”,与“腰带”相连,绑紧,不过胡服袴是连裆的。当时内陆已有绵袴,套在胫上,《说文》解作“胫衣”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胡服束腰须有带钩,它是北方游牧民的一种衣带装饰。带钩小有寸许,大有尺余,有仿棒、竹节、琵琶等形象。制作原料有玉、铁、铜等。嵌以宝石、琉璃、或者金银。同时胡服还有靴子、帽子、带子(腰带)。在那时,穿上一整套的胡服,会让整个人显得威武挺拔,行动也更加方便。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国甚至因为“胡服骑射”的改革而增强了军事能力。相继灭掉中山、东胡、楼烦及雁门,疆域向北扩张千余里,从而使赵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

同时“胡服骑射”改革在一定的情况下,推动了中原服饰的发展。随着“胡服”盛行,“胫衣”这种既能“节省布料又有保暖双腿”的裤装,在当时社会逐渐的流行起来。并在战国时期被中原人普遍接受,并结合胫衣的款式,将其发展为“裈”,成为士兵和劳动者的服装。夏天穿的裈较短,俗称“犊鼻裈”。到了战国后期,裤装又逐渐演化出了“开裆裤、合裆裤”等不同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其他材料款式也空前丰富比如河南襄邑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等风行全国。

在所有穿着中,中国古代的女性夏天穿得最多的还是裙子。裙子,也是女性最传统的服装之一,而其最经典的着装方法是“襦裙套装”。襦裙本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山国流行的一种服装款式。襦,是一种短上衣,长至腰间,紧身窄袖;裙,即是裙子,由多幅布制成,上面多织有方格花纹,常与襦配穿。这种短衣长裙的搭配服式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影响极大。

同时当时多彩的生活还反映在不同人群穿的服饰上面。比如乐人有戴风兜帽,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猎人衣裤多扎得紧紧的,有人还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饕褶的下裳。春秋战国时期,家居衣物中还曾在楚墓中发现“鸳衾”,其绣绢面、素绢里,中絮丝绵,呈正方形,被头中央有宽40 ~50厘米的凹口,夫妻可以拥颈覆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妆容:

春秋战国时期“粉敷面, 黛画眉的盛况空前,这也为华夏美妆史的发展正式揭开了序幕。柔弱细腻的面部形象成为了审美主流,并出现了点唇的风气。

此时的女子如同西周时期一样会采用燕支,即会在脸颊上还有的点一簇三角形胭脂,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后被整朵摘下,之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还有米粉,将米做成粉末,涂抹面部及身体裸露部分,使得皮肤洁白细腻,还可以将米粉染成粉红色,涂抹面部,增加皮肤红润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的女子画眉用的是一种黑色矿物“黛”或者称为“石黛”,后期由西域传入了青雀头黛和螺子黛。黛眉即是先将原有的眉毛除去, 后用妆粉涂盖,用黛画出想要的眉型, 因此画眉又被称为“黛眉”。至于眉型,宽窄曲直不同,一般是长眉。

春秋战国时期女人发式装扮的花样也会更多,楚国时期流行束辫发,中部打两个环。馀发下垂,或者梳发垂于肩下,更拢成一坨如球髻状。髻子也有鹊尾式、银锭式种种。有的垂发在耳后再向上卷成蝎尾状,显然由商代传来。小女孩则梳双小辫。

成年妇女已戴金戒指,照文献记载,这些原都是周代宫廷制度,如金银指环表示有无身孕等等,等到了战国时期,本来意义慢慢失去,便成了一般装饰。


此为【连载】文章,感兴趣欢迎关注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