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04:好课都长得很像

 五月华语 2023-03-26 发布于河南

好久没有欣赏到一节让我欣喜的好课。非常感谢一位优秀的女教师和我市某高中学生共同为大家呈现的精彩!

说真的,听课是个体力活儿,40分钟端端正正地坐着,那真的是一种修行。但是,如果有好课,的确是一种幸运和福气。

很多好课都长得很像,我个人认为,(没有借鉴任何大家和专家的观点),长这样:

一、学生真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让学生动起来的理念也非常走心,然而,真正落实的课堂确实非常少。真动表现在形体上的动和思维上的动。形体上的动就是能有一些不是坐着的形式改变,比如站起来讨论啊,扭一下身子分享啊,或者走到教室的其他位置展示啊,等等,这些形式上的动。很多课堂做到了动,是这些形体上的动,先不讨论思维有没有动,但是,至少老师是有活动意识的,是有学生这个主体概念的。那么,思维上的动就是高阶概念了。也就是说课堂上学生是有真正的有感而发,有触动,有思考,有新生,有激活,有真正的自己的大脑运动,这个非常难得。我们说任何一门课程最后的落脚点都在学生思维的培养,而很多是没有做到的,只是机械的套用公式,生搬硬套。我们一节课哪怕有一点点让学生有触动,有思考,那也是成功的课。今天这节课一个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他磕磕巴巴的英语讲述了自己首次骑电动车摔倒的事情,虽然语法错误不断,发音有待提高,但是,他是用英语讲述的自己的故事,而且得出了结论:父母是爱他的,虽然有时候方式不恰当。(他讲的时候,用了though,but,自己意识到错误后,就慌乱了,但是,我感觉非常好。)

他真正的思考是用心的,这时候,语言只是一种工具,能表情达意就足够了。至于小小的语法错误和发音问题,根本不算什么。

二、老师真动。老师的动体现在上课之前,他要大动脑子,要设计出很多活动,要基于学生的实情,要让学生能跟得上、跟得稳、跟得好。老师提前设计是一个非常费脑子的事情,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要考虑环节之间的衔接,又要考虑课堂结束时学生的收获和成长。所有课前准备都不是白费的,都会有收获的。老师的动还体现在课堂上,他要积极发动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信心。课堂设计师提前做好的预设,但是,课堂效果能不能达到预期,还取决于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发动和调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和正面的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老师不是简单地出几道题让大家做做,也不是随意地让学生去练习,而是要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照顾到他们的情绪、心理和知识储备,他要随时走到每个学生的身边,去看看,去把脉问诊。这些调动和发动也是需要智慧和丰富教学经验的,要有临场处理问题的能力,更要能及时接住学生可能提出的所有疑难怪题。

学生身体动了,脑子动了;老师脑子动了,身体动了,这样就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课堂,这中间就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就会有新的灵感碰撞而成。这样的课会给他人带来感动和激动,我想,这可能就是好课的样子。好课们都长得很像,我认为,就是学生和老师都真正动起来。思维的灵动才能打造一节灵动的课堂,才能培养出思维活跃有创意能创新的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