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指南:如何停止压力饮食?引发情绪饮食的唯一诱因是什么呢?

 东方说美食 2023-03-27 发布于山东

大家好,我是东方说美食。

诸如压力之类的情绪并不是引发情绪饮食的唯一诱因。关于常见的触发因素就包括以下几点:

  • 无聊:无聊或无事可做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饮食诱因。许多人过着充满刺激和积极的生活,无所事事时将依靠食物来填补真空。

  • 习惯:这些通常是由于怀旧或童年时期发生的事情所致。例如,拿到一张好成绩单后吃冰淇淋或与祖父母一起烤红薯。

  • 疲劳:疲劳时更容易暴饮暴食或盲目进食,尤其是在执行令人不快的任务时。食物在这里是被动的。

  • 社会影响力:每个人都有朋友,相互之间约定外出吃披萨,结束繁忙的一天后去吃饭或喝酒,或作为美好一天的奖励。与朋友或家人在一起时容易暴饮暴食。

应对策略

一个人要摆脱自己的情感饮食所需要采取的第一步是认识生活中的触发因素和处境。

保留食物日记或创新的菜谱,可以帮助您确定某人由于情感而非身体饥饿而更有可能进食的情况。

跟踪他们的行为是另一种使人了解其饮食习惯的方式。

他们记录的行为可以包括:

  • 饥饿水平的模式,可能在1–10范围内

  • 他们在做什么,是否很乏味和不愉快

  • 他们的感受,是无聊还是生气

接下来,请跟随小编一起寻找抵消他们确定的触发因素的方法。例如:

  • 感到无聊的时候吃饭的人,可能想找一本令人兴奋的新书来开始阅读,或者开始一个可能带来挑战的新爱好。

  • 那些因压力而进食的人可以尝试瑜伽、冥想或散步以帮助自己应对情绪。

  • 情绪低落时吃饭的人,可能想打电话给朋友,带狗去跑步或计划郊游可以应对他们的负面情绪。

情感饮食不仅仅是一个人缺乏自律或需要少吃东西的问题。同样,为应对压力而进食的人不仅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原因很复杂,可能涉及以下方面:

1、来自童年

对于某些人来说,情绪化饮食是一种博学的行为。在童年时期,父母会给他们零食,以帮助他们应对难以控制的情况,或作为对美好事物的奖励。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考试中成绩不佳后拿到饼干的孩子可能会变成成年人,在辛苦的一天里工作后会拿一盒饼干。

在这样的例子中,情感饮食的根源很深,这可能使打破习惯而变得极具挑战性。


2、难以处理的情绪

人们通常会有遇到困难或不舒服的感觉和情绪。有本能或需要来快速纠正,或是消除这些负面情绪,这可能导致不健康的行为。

情感饮食不仅与负面情绪有关。由于正当假期,在有趣的万圣节派对上吃很多糖果,或者在生日聚会上吃太多食物,这都是很好的例子。


3、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压力和强烈的情绪会导致人暴饮暴食,这其中还有一些身体上的原因:

  • 高皮质醇水平:最初,压力导致食欲下降,因此身体可以应付这种情况。如果压力没有减轻,另一种称为皮质醇的激素就会释放。皮质醇会增加食欲,并可能导致某人饮食过量。

  • 渴望:压力引起的高皮质醇水平会增加对含糖或高脂肪食物的渴望。压力还与饥饿激素增加有关,这也可能导致人们渴望不健康的食物。

  • 性别:一些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可能使用食物来应对压力,而男性比女性更可能吸烟或酗酒。

4、身体饥饿与情绪饥饿

将情感上的饥饿误解为身体上的饥饿是很容易的。但是有些特征使它们与众不同。

认识到这些细微的差异是帮助停止情绪化饮食方式的第一步。


5、饥饿是迅速还是逐渐发生?

情绪上的饥饿往往会突然是的发作并感到很急切。除非有人已经在吃了一段时间,否则身体上的饥饿通常不会那么紧急或突然。


6、渴望某种特定的食物吗?

情绪饥饿通常与对垃圾食品或不健康食品的渴望有关。身体饥饿的人经常会吃任何食物,而情绪饥饿的人会想要一些特定的食物,例如薯条或披萨。


7、明明不饿却不知不觉摄入了过多食物?

无心饮食是指某人没有注意或享受他们所食用的食物而进食。

举例在看电视时吃了一个大包装的冰淇淋,其实他原本并不想吃那么多。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情感上进食,而不是通过饥饿进食。


8、饥饿来自胃还是头部?

情绪饥饿并非源于胃,例如胃咕咕响等体内发出的饥饿信号。当人们想到渴望或想要吃点特定的东西时,情绪饥饿就会开始。


9、情感饮食后是否有后悔或内的感觉?

渴望或因压力而进食会引起后悔、羞耻或内疚。这些反应往往与情感饥饿有关。

另一方面,满足身体上的饥饿感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或卡路里,并且不会带来负面的感觉。


10、带走

情感饮食是一种常见的经历,通常与身体饥饿无关。有些人偶尔屈服于它,而另一些人则发现它会影响他们的生活,甚至可能威胁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任何对饮食习惯有负面情绪的人都应该去看医生,针对于他们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以帮助他们找到解决方法或注意事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