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半功倍——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在诊治躯体化症状中的价值

 xyf4345 2023-03-28 发布于浙江

前言:躯体症状障碍或焦虑抑郁伴躯体化症状识别和治疗并不容易,是当今临床上的难点。2023年3月9日看门诊,有四个案例印象比较深,感觉如果没有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的帮助,这四个案例处理会很棘手,今天就来谈谈在这方面应用该量表的体会。

图片

患者女,61岁,病史有2-3年,主诉反复胸闷、气短,新冠后症状加重,为此曾叫过两次120急救,但身体各项检查没有问题,患者非常困惑,怀疑是新冠后遗症或更年期。问患者除了胸闷和气短,还有没有其它不适症状?患者说没有了。但一做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评估,五分钟后患者心理疾病隐藏的其它症状一一显现,患者看了很惊讶,不知道自己竟然会有那么多不适症状,她说没有这张量表她自己根本讲不清楚,也不会想到是心理疾病。

借助于量表评估,接下来让患者接受心理疾病诊断及抗焦虑抑郁治疗就容易不少。

图片
图片

患者女、41岁,自述新冠阳康后工作劳累发病,主要是心悸、胸闷气短,发作时伴手脚关节麻木,腹胀反酸、打嗝,同时入睡困难。

第一次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评估32分,PHQ及GAD均为阴性,考虑单纯的躯体症状障碍,给予黛力新、舒必利及乌灵胶囊治疗。两周后复诊,患者一坐下就又在说一大堆不适症状,比如心悸、疲劳、手脚麻木等,同时告诉我说她没敢吃黛力新,因为朋友告诉说这是治疗抑郁症药物,患者觉得自己没有抑郁就不吃了,只吃舒必利及乌灵。本来以为这次治疗效果不好,但再做SSS量表评估,和第一次SSS量表比较,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分值从32分降为25分,让患者再次确认本次治疗是有效的,症状好转50%以上,说服患者继续原方案治疗,而黛力新可暂时不用。

本案例说明,如果没有前后两次量表检查对比,只听患者的主诉,对治疗效果可能就会判断不清,用药选择也会受到影响。

图片
图片

患者女,68岁,朝鲜族,有心脏不适数十年加重半年,在当地诊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缓解,本次到上海就诊,各项心脏检查依然没有问题。

做SSS量表,各种不适症状高达60多项,严重程度达65分,患者164CM,而体重仅仅44公斤。同时患者PHQ17分,GAD12分,考虑为中度焦虑抑郁伴重度躯体化症状,即使这样,患者依然很难接受心理疾病的实事,但在量表评估客观的证据面前,患者及家属最终还是接受了抗焦虑抑郁治疗方案。

在这个案例中,量表就是一个镜子,对于不愿意承认心理疾病的患者,它能让患者看清楚自己的问题,对患者接受心理疾病的诊断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的帮助。

图片
图片

患者女,50岁,反复心悸不适,多次心脏检查没有问题,本次就诊考虑心理疾病引起的躯体化症状,但患者说不可能,说自己在心理专科看了三年了,原来有强迫症,吃了抗焦虑抑郁药物现在强迫症状好多了,反复确认的强迫症状改了不少,目前还在吃舍曲林及黛力新每天各一粒,只是有时觉得症状基本好了,会停几天药物。我告诉她,SSS量表显示,她的病还没有好,还有所谓心理疾病治疗中的残留症状,心悸不是心脏病引起而是心理疾病没有充分治疗所致,所以现在治疗心理疾病不是减药问题而是要进一步加强治疗问题,需要药物和心理咨询同步进行,在这样的解释下,患者欣然接受进一步强化治疗心理疾病方案。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没有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评估,就发现不了患者还有心理疾病的治疗中的残留症状,也很难说服患者她的症状是心理疾病没有充分看好引起,而不是心脏病引起,对患者进行进一步充分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后记:二十多年看躯体化症状患者体会,在没有借助心理量表尤其是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在和这些患者打交道是总觉得有点力不从心,不管是识别和说服患者,还是选择治疗药物和疗效观察,都很不容易,有时用束手无策形容也不为过。自从有了基于评估治疗的理念,有了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诊治躯体化症状难度就减少许多,可以说有事半功倍之效,SSS量表对于躯体化症状,就像血压计对于高血压、血糖仪对于糖尿病的诊治,躯体化症状诊治就不再盲目。所以,个人认为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在诊治躯体症状障碍中不可或缺,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躯体症状障碍诊治完整解决方案

图片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