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货币流通规律

 求是1025 2023-03-28 发布于山东

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市场上的商品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

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因素

根据这一规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①参加流通的商品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但影响流通中货币量的这三个因素可以依不同方向、不同比例发生变化。因此,待实现的价格总额以及受价格总额制约的货币流通量,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组合。在商品价格不变时,流通中的商品量增加,或者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或者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货币流通量就会增加。反之,由于商品量减少,或者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流通量就会减少。在商品价格普遍提高时,如果流通的商品量以相同比例减少或流通的商品量不变,而货币流通速度以相同比例增加,货币流通量就会不变。如果商品量的减少或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比价格的上涨更为迅速,货币流通量就会减少。在商品价格普遍下降时,如果商品量以相同的比例增加,或货币流通速度以相同的比例减慢,货币流通量仍会不变。如果商品量的增加或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比商品价格的跌落更为迅速,货币流通量就会增加。

货币流通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这一规律也可以表述如下:已知商品价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流通中的货币量取决于货币本身的价值。这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是由它自身的价值决定的。

信用制度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

随着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有一些商品赊销出去,在计算货币量的时期内并不需要货币付款;有许多商品虽然不是在此期间出售,而是在过去出售的,但由于赊购的付款日期正好约定在计算期内,却需要在此期间用货币支付;同时,还有许多商品是由商品生产者互相销售的,因此,他们之间并不需要全部用货币来支付,只需多购者偿付互相抵消后的价格差额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全部商品的价格总额时,就必须减去赊销的商品价格总额(即延期支付的总额)和相互抵消的商品价格总额,再加上过去销售而到期必须支付的商品价格总额,这才是真正在这一时期内需要用货币作为媒介来完成商品交换的总额。这样,原来的货币流通量的公式应该扩充为:


金属货币流通量的自发调节

在现实的交换过程中,商品流通的数量和价格总额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也是在经常变化的。因此,货币的实际需要量是一个经常变动的量。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货币本身具有价值,能够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因而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以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不会过多,也不会过少。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过多时,也就是货币量供过于求,货币就会贬值。这时,货币的持有者就不愿把自己的货币按贬低了的价值去交换商品,而宁可把货币贮藏下来,这样就使一部分货币自发地退出流通领域,货币过多的情况就会消失。而当货币短缺、货币求过于供时,货币就会升值,从而能用同样的货币换回更多的商品,它会刺激货币贮藏者把自己手中的货币投入流通。这样就使流通中的货币增加。所以货币发挥贮藏手段的职能,就能够在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过少时进行自发的调节。货币的贮藏职能好比是货币的蓄水池,对于流通中的货币来说,既是排水渠,又是引水渠,因此,货币并不会溢出它们的流通渠道。

在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流通规律仍然发挥作用,但作用形式发生了极大变化。由于信用货币不会自动退出流通,如果流通中货币量超过所需要的必要量,货币的价值就会降低,交易价格就会上涨。价格普遍地持续上涨便是通货膨胀。相反,如果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能及时满足实际需要,便是出现了通货紧缩。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