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和沟通,要形成闭环

 guoxiongxin 2023-03-28 发布于广西

导语:

工作中80%的问题都是沟通造成的。绝大部分工作问题,不来自技能本身,而来自沟通。

不论是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还是与下属沟通工作问题,如果这些沟通难题做不好,就会影响组织效率,造成内耗。

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就是管理者让你去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真正的管理其实是一个闭环。

第一、管理不单纯的是你指挥别人做这做那,而应该换位思考,去逆向思考。管理,是一个由理到管的过程,而不是只管不理。

理是指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管是让员工遵守执行,看是否落实到位。由理到管,就是一个闭环。

这中间也会涉及到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他知道自己怎么做,做到哪种程度,也不会有被指使和迷茫的感觉。所以,这算是管理自律的一种境界。

管理是一种领导行为。所谓领导(leader),是一个有指导性的存在,能够指挥和带动下属去做一些事情。所以管理除了理和管之外,还有就是管理者本身的执行带动,打头战,树立模板榜样。

做好管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管理的每个人,是不同的个体,有自己的诉求和想法。而管理,就是统一他们的行为,甚至是想法。

第二、沟通之难,主要源于几个客观存在的基本事实。

第一个基本事实:每个人脑海里的信息储备完全不同。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位、不同的成长环境,使得每个人在知识储备、理解力、思考模式上迥异。

第二个基本事实:语言传输是被压缩有损耗的。

文字是一种很了不起的语言,极大地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和信息的传播范围,并且得以让人类实现协作,建立共识。但语言有时候也是苍白无力的,承载的信息流极其有限。

当双方进行沟通时,说出的任何一段语言,经过压缩后再还原,即信息的处理和接收,整个信息从压缩到解压的过程去,一定会有损耗。同样一个词,一经压缩传递,其意思变化就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最怕的就是形容词,每个人对形容词的理解更不一样。

所以,生活工作中才会有那么多的乌龙事件,你误解我,我误会你。很多人都希望遇到一个懂自己的人,我懂你比我爱你更浪漫,更高级,更让人心生欢喜。我懂你的欲言又止,你懂我的言外之意。

第三个基本事实:太容易进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

这里体现四种心态:

1.默认对方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你就该懂。别人如果不懂,就懒得沟通。

2.这你应该懂啊,我都讲这么清楚了你怎么就不懂。

3.自卑(自尊)心态。即你不理我,我不理你,我凭什么找你沟通。

4.道德制高点。很多人都喜欢说,我什么都不图,我问心无愧,我就是想把这件事做好,我很简单很纯粹,所以这个事儿一定不是我的问题,是你们的问题。

听别人讲话的人很多,但拥有倾听能力的人就很少。因为一个人的语言输入效率只占用大脑的20%,冗余的80%经常会被很多人用来走神,玩手机,交头接耳等等。

第三、在沟通前,我们需要树立一些沟通的基本原则:

1.信息尽量透明。

一个好的企业,一定要在内部做到信息透明,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降低沟通成本。

2.多倾听,理解对方要表达的。

3.表述时zoom in(意指细节描述)和zoom out(意指宏观概括)结合,要有框架描述。所谓框架描述,既要有战略意图的描述,也要有目标的拆解,不要用形容词,描述越具体,越清晰越好。

4.把沟通本身作为问题,不作立场假设。

不要轻易去怀疑别人的立场,一旦进入立场假设,中间的过程就容易被忽略,那么所做的努力也可能会被忽略。

5.沟通技巧本身是学问,可以不断提升。技巧的核心就是高度重视沟通形式。

6.面对面沟通,效率最高。就像实打实的拥抱,远比远在千里的关心更让人温暖,语言上的关心,可能只是暧昧,行动上的关心,才是可触碰的温暖。

7.有反馈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沟通。

管理需要闭环,沟通亦是如此。管理与沟通,不是天赋,而是一种能力。不是做完了事才叫闭环,闭环的核心是要管理对方的期待。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