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CR是分子诊断学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今天小编就尝试对引物设计方面进行整理,希望让qPCR实验不再是烦恼。 01 引物设计原则 ![]() 1. 引物长度:18-30bp; 2. GC含量:30%-80%,最好是 40%-60%之间; 3. 引物Tm值最好在 60℃左右,上下游的两条引物Tm差异不要超过4℃; 4. 避免引物与目的基因之间发生错配,特别是引物3'端; 5. 避免特定碱基的连续重复,特别是引物 3’端出现3个或以上连续的C或者G碱基重复; 6. 避免引物自身形成发夹结构; 7. 避免引物之间形成二聚体,特别是引物3'端;引物自身不能有连续 4 个碱基的互补; 8. 引物设计跨内含子,这里上下游引物可以在不同的外显子,或者同一个引物刚好跨两个外显子; 9. 引物 5′ 端可以修饰,引物 3′ 端不可修饰; 10. 引物特异性比对:NCBI primer-blast; 02 扩展产物大小 ![]() ![]() 1. 产物大小一般控制在80-300bp,150bp最适长度,相对短的扩增产物,扩增效率会要高; 2. 产物GC含量在40%-60%; ![]() 03 验证 ![]() 数据库参考: 1. NCBI Refseq(NCBI Reference Sequence)数据库中基因类型为lncRNA,pseudo的全部基因; 2. mirbase数据库中human,mouse,rat全部成熟体序列的microRNA; 3. circbase数据库中human,mouse全部circRNA; 坚持的三个最重要设计原则 1. 引物跨内含子设计,避免基因组污染带来的影响; 2. 引物在基因(NCBI Refseq)对应的所有转录本同源区设计; 3. 引物特异性,设计引物全部使用NCBI primer-blast比对工具进行引物特异性比对;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