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轻松松读《老子》(70)

 秋雨堂 2023-03-28 发布于宁夏

          《老子》第70章   被褐怀玉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hè,粗布衣服)而怀玉。

译文:

       我的言论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实行。可天下却没有人能够理解,没有人能够实行。

       我说话有主旨,行事有依据。由于人们不了解我的言行,所以也就无从理解我的思想和主张了。

       天下理解我的人很少,而效法我的人就更难得了。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怀揣着美玉,却只能穿着粗布的衣裳了。


秋雨堂浅见:

        “道”作为世上的普遍规律,是浅显易懂的,但真正了解“道”、践行“道”的人却很少。老子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怀抱美玉却不被世人了解的玉工,困惑而孤独。   

       在前面的章节中老子论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学说,主张为人处世、治理天下都应顺从于道、符合自然规律。这些都是十分容易被理解的道理,老子的论述也十分清晰。然而,在他所生活的年代,统治者骄奢淫逸,士人为钱权名利而奔走,普通人为了生存而奔忙,真正能理解他的学说、践行他的学说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于是,老子感于明理无人知,美玉无人识,发出了“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的感慨。    

       在老子所处的时代,他的道或许是“甚易知’’和“甚易行”的,但是由于人们利欲熏心,被欲望遮住了眼睛,所以世人除了努力满足自己的欲望之外,别无他求。而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的是排斥欲望和妄为,这和当时的世风格格不入。在人们看来,老子的“无为”理论没有实在意义,过于抽象和玄远,根本无法理解;而在老子看来,自己的思想是易于理解的。自己的思想不被理解,老子的内心自然是苦闷的。        

       老子在这里用极其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圣人的形象,也就是“被褐而怀玉”。他们穿着粗布衣服,外貌与常人无异,但是在平凡的外表之下,却有着圣人的一颗冰清玉洁之心,老子称之为“怀玉”。玉是美好而珍贵的事物,常常被用来喻指美好的品质,而这里就是用玉来比喻圣人纯洁的内心和高洁品质。

       我们所处的时代和老子所处的时代相去甚远,但人们不断满足自己欲望的要求是相同的,老子主张克服自身的欲望,以达到内心的纯净与安宁,这一思想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被褐而怀玉”是老子心目中的圣人形象:穿着粗布衣裳,质朴而平凡,和老百姓没有什么区别,不奢华,不炫耀,不自是,不自矜,但“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的品质正像美玉一样,他们“常善救人”,“常善救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明白四达”,“爱民治国”,有一颗为天下苍生的苦难而奔走呼号的悲悯之心。这也是每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现代人所应当终身追求的美好形象。

2023.3.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