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发性肝囊肿一例

 医学abeycd 2023-03-28 发布于湖北

主诉 病史

患者,女,68岁,因“体检发现肝囊肿10余年,伴囊肿增大1年”来院就诊。 病史:患者10余年前体检发现肝脏多发囊肿,未予以治疗,近一年来复查提示肝囊肿体积增大,患者无自觉腹部不适症状,患者无皮皮肤黄染,不伴发热及恶心呕吐。今我院CT提示:肝内多发囊肿,肝右叶钙化灶。门诊遂以“肝囊肿”收住入院。

查体 辅查

查体:神志尚清,腹平软,未见其余特殊查体发现。 辅查:生化:总蛋白 70 g/L ,白蛋白 46 g/L ,白/球比例 1.9 ,谷丙转氨酶 11 U/L ,谷草转氨酶 22 U/L ,线粒体谷草转氨酶 8 U/L ,碱性磷酸酶 79 U/L ,γ-谷氨酰酶 24 U/L ,胆碱酯酶 329 U/L ,总胆红素 13.5 μmol/L ,尿素 4.2 mmol/L ,肌酐 66 μmol/L ,尿酸 301 μmol/L ,血清钾 3.8 mmol/L ,血清钠 144 mmol/L ,血清氯 105 mmol/L 。血常规:白细胞 4.6 *10^9/L ,红细胞 4.30 X10^12/L ,血红蛋白 124 g/L ,中性细胞百分比 57.6 % 。凝血:凝血酶原时间 11.3 秒 ,国际标准化比率 0.98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23.5 秒 ,纤维蛋白原 2.634 g/L ,凝血酶时间 21.0 秒 。肿瘤指标:甲胎蛋白(AFP) 3.91 ng/mL ,癌胚抗原(CEA) 1.54 ng/mL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0.80 ug/L ,糖类抗原(CA125) 8.29 U/mL ,糖类抗原(CA153) 5.66 U/mL ,糖类抗原(CA199) 17.59 U/mL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11.70 ug/L ,糖类抗原(CA242) 11.88 IU/ml ,糖类抗原(CA50) 18.71 IU/ML 。降钙素原 0.111 ng/mL 。CT提示:肝内多发囊肿,肝右叶钙化灶。

诊断 处理

诊断:多发性肝囊肿。 治疗:患者入院后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中探查发现肝脏右叶见约9.3cmx8cm,12x10cm大小两处囊肿,予以开窗,引流出约500ml清亮液体。囊壁送检,膈下放置负压球一根,创面彻底止血。术中出血少,未予以输血,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术后恢复良好。

随访 讨论

随访:患者自述无明显恶心、呕吐等不适,一般情况良好。讨论:单纯性肝囊肿为先天性、非遗传性肝内囊性病变。囊腔通常不与肝内胆管系交通,囊肿是由上皮细胞排列组成的闭合腔隙,内含液体,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本病属于肝囊肿的一种主要类型。一般认为本病是起源于肝内迷走胆管的一种滞留性囊肿,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肝囊肿生长缓慢,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巨大的肝囊肿可出现明显的压迫症状。若合并感染,可出现畏寒、发热、腹痛等类似肝脓肿的症状。肝囊肿的治疗应视其大小、性质及有无并发症而定。直径5cm并出现压迫症状者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以缓解压迫症状。但抽液后不久囊肿又会增大,需反复抽液。此法操作简便,不需剖腹,对不能耐受手术的巨大肝囊肿患者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囊肿有感染时宜行外引流术。当有并发症出现如囊肿破裂、囊蒂扭转、囊内出血或囊肿巨大压迫邻近器官影响进食者需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尽可能完全切除囊肿,如不能则做次全切除或至少切除1/3囊壁,使囊液引流入腹腔。如胆汁进入囊腔,后一种手术则不适用,可采取囊肿-空肠吻合术。术中应造影确定有无交通,如囊肿为多房性,引流前应尽量去除其分隔。囊壁病理检查要仔细除外恶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