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焦虑式父母的5大现象。(值得深思)

 新用户21623770 2023-03-29 发布于美国

⼀代的⽗母都深爱着⾃⼰的孩⼦,我们这⼀代同样更加爱,但中国特⾊的焦虑式⽗母给孩⼦的爱却带着巨⼤的压⼒。

[积极⼈⽣⼤学]创始⼈郭宇宸⽼师概括有以下⼏种形式,让我们来分解⼀下:

01

舍弃童年的快乐轻松,口号是:为了将来。


一位妈妈焦虑地给我发微信咨询,是否给孩子报考英语速记班?孩子10岁,之前已经花了5万报了某英语机构的精品课。我直接的回答是:着急什么?是孩子喜欢?学习需要?还是你焦虑? 

很多的家长都是如此,为了孩子的将来;现在不努力,未来如何面对竞争。

我却有另外的观点:儿童时期不轻松,少年时期不快乐,青少年时期重负担,人生什么时候该轻松快乐?我不断呼吁家长们一定要学习点心理学,懂点教育学。

Image


02

加速锻炼大脑,忽略“心、智、德”。


家长们都急切地锻炼孩子的大脑,要学各科知识,也要学人工智能,也要学大脑开发….各位家长,孩子的心有多累啊?

家长们太紧张自己的孩子大脑思维力落后,这是一种不懂科学的自我焦虑。人类的大脑智能发展的非常缓慢,正常人的智能水平几乎一样,只是你的还是通过机器人练习思维,还是透过音乐或舞蹈练习思维…大脑思维是物质性的,孩子们要学的是思想、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正确的信念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心”的成长。一个充满心灵能量的孩子他的大脑一定是智慧。
Image
我过去17年研究人的心智模式,针对近万名企业管理者的调查发现,那些优秀的人士之所以优秀,核心竞争力不是知识、经验和能力,而是他们心智成熟,人格健全,心态积极,善于与人相处。反观今天孩子的教育,学习更多技能,而忽略心理发展。

我们谈培养孩子的“智”,并非只是智力。今天孩子们的智力发展都很棒,但缺乏智慧、思想力,缺乏情商的管理。

同时,比智力培养更重要的是“德”,我们给孩子讲了很多道理,孩子会说“我知道了”。但是我们看到公众场所孩子们的喧闹,芭蕾舞剧场孩子乱跑乱叫,听钢琴音乐会像是看演唱会….,我们谈探讨的德育,不仅爱国爱党爱人民,更是日常生活中的德行、礼仪。这些元素构建了成人以后的素养和品质。

家长要重视的是孩子“心、智、德”的培养,而非大脑智力。


03

以学习成绩为中心。


从学校到家长到社会都是以学习为中心,形成了产业链。家长焦虑什么?为孩子的起跑线焦头烂额。人家学的我们也要学,我们要学的更多,要找名师。

一位妈妈谈起刚上初一的女儿就感叹教育孩子的辛苦,每天晚上陪着写作业到很晚,不但自己辛苦,孩子也辛苦。家长们常常的表达是:现实就是这样,我们也没有办法。
Image

04

对孩子的焦虑是父母自己的创伤和需求。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诚恐诚惶。因为父母小时候没有条件,所以现在有条件了,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学更多学更好。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作为父母一代深切地感受到学业之上的社会法则。“我学习成绩不好,所以我只能为别人打工,所以我的孩子一定要学好,这是对孩子负责任。”我们要面对现实,同时也要看到,家长的焦虑使教育过度已经成为当下的社会问题。


05

中国焦虑式父母的表现,从幼儿园就开始焦虑孩子的学习,学校,就业和房子…


现在小孩还没上幼儿园呢,就在想未来他的房子是首付还是贷款?从幼儿园就考虑孩子学习,上小学,上中学的事情,就为孩子准备将来的安排。这一切,都不是基于科学教育的思考,而是基于家长的焦虑。焦虑导向下的教育方式,教育方向能对多少呢?能有效果吗?这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那焦虑的背后是什么?
就是忽略孩子的心理教育素质。都去拔苗助长,孩子的心里不轻松,我们大人都需要一个轻松快乐的心情,但是孩子从来都没有轻松过。

一项调查显示,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将近70%的人,

第一重视的是孩子的健康安全。

第二个关注的就是学习成绩。

第三个是习惯培养,

第四个人际关系的交往,

第五个自理能力,

第六个性格的养成,

第七个兴趣爱好,

第八个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排在最后一位,只有11%的家长重视情绪情感的发展。而实际上情绪情感最应该排在第一,或第二位。孩子健康安全第一位是对的,情绪情感一定排到第二位才对,但是家长忽略了这些。


情绪情感背后是什么?是孩子心理素质的发展。

现在的新闻事件这么多,13岁的孩子肢解同学;十几岁的孩子拿刀捅伤父母,因为妈妈不让她看手机;十几岁的学生跳楼。

这些都是心理需求长期得不到关注的结果。这就是我们 [积极人生大学] 的理念,就是教会孩子去做人,培养孩子的心,这两个方向。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