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知,焉得仁?”孔子是怎么思考问题的?

 古典读书治学 2023-03-29 发布于上海

5.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本章为子张问仁。夫子答学生子张之问,言明有“齐家治国”之才者,未必为仁。谈到陈子文的时候,赞赏其为“德之清者”,但依然不认为他做到了仁。

或许我们可以说,仁不是对一时一事的评价,是一个人内仁德而外礼义的合一,是自诚和他评的合一。

仁的最终解释权在哪呢?解释的标准是什么呢?在整本《论语》中,孔子并没有给仁下定义,也没有给出一个明晰的说明。克己复礼为仁,算是比较接近定义的。

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是给出了践行的方法,靠心力。

多说情况下,是举出一些很厉害的行为、能力,然后说这还不是到达仁的境界。

令尹子文这个人呢,交接工作做得好,时人称赞。这在我们今天很正常,是基本的职业素养。忠于职守,不带个人情绪。

陈文子这个人呢,有道德洁癖,领导做事僭越,不守礼法,他就辞职不干。孔子说这个人很清高,不同流合污,后世的陶渊明是此类人。

这说明陈文子那个时代啊,大多数国家政治状况都不怎么好,他不适应当时那个时代的变化,宁愿做一个清者。

两个问题,孔子都说“未知,焉得仁?”我不知道啊,但是这怎么能算作仁呢?

仁,是自诚之明,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自己清楚,不自欺,不欺人。明明德,心怀仁善,不作恶,有过则改,与人交往在情绪、做事上能“发而皆中节”,“得一善,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这大概算得上一个仁者了吧?因为仁者不靠嘴巴讲,不靠文章里描述,以实际行动为要。

圣之清者,发挥不了运用,往往呈现出一种逃避的状态,成为一个批评家,或者一个历史的观察者。天下乌鸦一般黑,这样的人,哪里能适合他呢?出淤泥而不染,还是做点儿实在的事情,自己得清。这样的人战略上,看得清,战术上,没什么太强的处理能力。

子文,比较像一个工具人,心里的理想如何?他的愿景是什么?并不清楚,他是一个战术方面的强人。

孔子这个人思考问题,既看当下,也看长远,既有战略,还有很强的战术,有远见卓识,有温情温暖,不以短期的成功为目标,懂得时机,逻辑清晰,总是想着深层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读《论语》,感受孔子师生间的那种思想的碰撞,思维的特色,素心读《论语》,

反求之于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