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总会在同一个地方重复摔倒,而改变这种强迫性重复还很难!

 王明鹏 2023-03-30 发布于山东

公交车上,遇到一对中年夫妇,男人说了一句什么,被女人不屑一顾很不耐烦回呛一句。过了会儿,男人又小心翼翼问网购红花油如何,答复随你便,又说“给你买,你不是腿不好吗”,再次被抢白“不用,自己想买买瓶就是”。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事人估计早就习惯了这种非平等沟通,不过外人听了感觉别扭,尤其女人这个强势言行很刺耳。

估计这对夫妇最初交流,会因为不平等有情绪争吵过多次,但是显然改不了,哪怕有别人指出过,也是改变不了。

一种情形就是当事人知道自己强势,但是因为获益多,非但不改变,还会沾沾自喜,强化言行,变本加厉。

还有一种情形,当事人知道自己做法不好,想做到尊重别人,可是遇到事情又重复习惯,这叫做知道做不到。

可见,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儿,二者天壤之别。

比如,知道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可是多少次熬夜晚睡,知道做不到,就是改不了。

比如,一言不合就暴怒,不合心意就反驳,搞得人际互动糟糕,下定决心改变,可是遇到事情还会外甥打灯笼照旧。

我们常说,哪里摔倒哪里爬起,不要重复犯相同毛病,事实上,我们一定会在同样事情上反复犯错犯晕,这就是人性。

知错就改是我们极力倡导的,但是改正效率和效果如何,要看实际做法。那些知错就改且整改好的人,一个是个体自律,再一个是环境支持,二者缺一不可,即使这样,一般还得反复犯错多次才会改观。

为什么改错很难?因为涉及我们人格类型,涉及生活习惯,涉及环境约束,好比一个不爱交际的人,让他迎来送往搞应酬,是非常困难的,起码自己不舒服,经常犯某个类型错误的人,也是习惯使然。

因此,记住结论,我们常常在同一个地方反复跌倒许多次,这属于正常,也是某种心理症状。用心理咨询理念说法,“症状是强迫性重复的结果”。

然而,对于不合时宜做法,还是要改正,比如情绪管理,比如不太自律,比如爱争论讨人厌,有何好办法?

我觉得先接受重复犯晕犯错很正常这个特点,作为普通人别奢求知之即改,其次就是有觉察意识,知道自己又重复犯错了,最后才是用技术努力改变些,哪怕一点点也好。

具体技术方式很多,比如写反思日记,争论时录音再回听,模仿学习优秀人士做法,让家人朋友及时提醒监督。一句话,只有自己想改变,才有可能会改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