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分裂症后人格改变”的三层含义,你知道吗?

 优眠精神心理 2023-03-30 发布于广东

很多人一听到“精神分裂”就感觉既严重又恐怖,确实,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

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基本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发生了障碍,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协调了,与外界环境也不协调了。

比如病人对外界的人或事产生了歪曲的理解和认识,以致出现了令人不可理解的行为,严重者甚至伤人毁物。

那,精神分裂症后人格改变又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

“精神分裂症后人格改变”,有下面几层含义:

(1)患者长期殴打父母的行为属于一种人格偏离,即他的某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长期偏离正常,却没有构成严重的精神病性症状;

(2)这种人格偏离不是他从小固有的,而是在他成年以后,由于某种强烈的精神刺激、外伤或精神病,使他的人格特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就做“人格改变”;

(3)患者有过明确的精神分裂的诊断,人格偏离的种种表现都是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以后逐渐出现并加重的。

所以,“精神分裂症后人格改变”是综合上述三层含义做出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在急性期过后,一部分病人会出现残留症状,有的表现为零散而固定的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状;

有的表现为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等神经官能症性症状,也有的病人出现人格改变。

这种残留症状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后遗症”,就像脑血管病后遗留的偏瘫等后遗症一样。

它长期持续存在,药物治疗效果甚微,充其量只能是在病人过于冲动的情况下,暂时稳定一下情绪。

所以,对于精神分裂症一定要重视起来,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疾病对患者的伤害。

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主要是药物为主,辅以心理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嘱咐下坚持治疗,且不可擅自停药或者是加减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