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的重塑——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盐渎苏迅 2023-03-30 发布于江苏


DUSHU


读书

不是把自己的头脑当作作者思想的跑马场,

而是要把自己带到思想的远方。


MINIMALIST


——成尚荣

“17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8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这样的履历是不是很令人惊羡?你是不是很好奇?他(她)是谁?他(她)为什么能?

她就是塔拉·韦斯特弗,1986年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山区,现为一名作家、历史学家。塔拉为什么能实现自我的重塑?华东师范大学王俭教授说,“我是我的经历之集”。从塔拉的成长经历中,可以看出她所拥有的好奇、独立和坚韧的品质,也能看出“教育”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用她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的话语来说,“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脱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01


塔拉的父亲吉恩(化名)是摩门教徒,也是一名双相情感障碍疾病患者。他活在自己构筑的“高墙”内——用粮袋和弹药箱砌成的,也是用他的恐惧和偏执、经文和预言筑成的——幻想着世界末日会到来。塔拉母亲是他的坚定追随者。吉恩认为“公立学校是政府引导孩子远离上帝的阴谋”,因此,他的七个子女老大托尼、老二肖恩(化名)、老三泰勒上了几年学就退学了,老四卢克、老五奥黛丽(化名)、老六理查德和老七塔拉没有出生证明、没有医疗记录,也从未上过学。
塔拉6岁左右的时候,她的奶奶想偷偷带她去亚利桑那州上学。塔拉试图想象学校的样子,但想象不出来。她告诉奶奶自己不喜欢上学。无法想象,自然也无法喜欢。那天晚上塔拉没有睡觉,她一夜都在想象家人发现她失踪时会发生什么。第二天早晨,塔拉最终没有跟随奶奶去亚利桑那州。学校,对这时候的塔拉只是一个名词,并没有什么真切的感觉。
塔拉的母亲曾经有一段时间对教育持理想主义态度,她认为将孩子们留在家里是为了让他们获得比其他孩子更好的教育。于是,她教她的孩子们认字、学数学、读美国历史和圣经等,也会顺路送他们到镇上的图书馆看看书。
吉恩早期没有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疾病,也有可能是症状尚未外显,让他的前三个儿子得以上了几年学。短暂的学校学习生活,点燃了泰勒的想象力。他喜欢读书,被迫退学时,用自己全部的积蓄买了一本旧三角课本继续自学。后来,又在老师认为他不可能自学明白的嘲笑中,索要了微积分课本回家自学。每天晚上,泰勒从废料场回来,塔拉总躺在他脚边的地板上,盯着他的袜子,侧耳倾听他的CD。音乐成了他们兄妹的共同语言。
泰勒最终决定去读大学了。塔拉形容自己“简直要疯了”,她想尖叫,却叫不出声。她猜想泰勒上学的信念来自他脑海中的音乐,“来自其他人听不到的充满希望的曲调,来自他买三角学书和收藏铅笔屑时一直哼唱的秘密旋律”。也许就是这个时候,音乐及泰勒的执着点燃了塔拉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她想,“也许学校没有爸爸所想的那么邪恶,因为泰勒是我认识的最善良的人,而他喜欢学校。”
“好奇的种子已经播下,只需要时间和厌倦让它成长。”
泰勒的离开,让10岁的塔拉不得不走上工作岗位,去父亲的废料场打工——分拣废材。废料场工作和帮助母亲制作酊剂、混合精油的沉闷生活,以及对泰勒的记忆,让塔拉对学校的兴趣愈发强烈。她开始找出书本来学习。学习中,塔拉开始对她的先辈们穿越美国蛮荒之地的历史故事倍感亲切,她阅读《摩门经》和新约,还就信仰和献祭等教义写了读后感。她说,“没有人读我的文章,我是为自己写的,正如我想象泰勒只为自己而学习一样。”她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研究这些抽象的文章上。

02

吉恩笃信2000年“千年虫”将会到来。他活在对时间的恐惧中,感觉时间在他身后紧追不舍。他要为应对这个世界末日做好准备。为了加快装载速度,他用装载机将塔拉和装满废铁的箱子一次性运进挂车。他告诉塔拉,在箱子与挂车平齐时,跳到挂车驾驶室顶部,在他将废铁倒进挂车后快速跳进挂车平整好废铁,以便增加挂车的装载量。装载过程中,箱子剧烈摇晃,一根带尖的铁扎进塔拉小腿,她无法跳往挂车驾驶室顶部,但废铁正被按计划倒进挂车。机器巨大的轰鸣声,让塔拉无法请求父亲为这一切按下“暂停键”。塔拉努力让尖铁脱离小腿,抓紧箱子顶壁,在坠落过程中竭力将自己的身体举过箱子边缘。她用冷静坚韧救了自己幸运地掉落在挂车外的土地上,而不是满是尖铁的挂车里。
学会骑马时间不长的塔拉,和肖恩一起开始短途骑行。途中,塔拉的马受惊了。马受惊,对骑术不很精湛的塔拉来说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她死命地抓住马鞍角,弯曲大腿,紧紧夹住马肚子,回忆着爷爷关于骑马的忠告,避开马蹄的撞击,直到肖恩赶上来把受惊的马控制住。期间,她只有一个信念:“只有依靠自己,胜算才更大。”
肖恩受父亲的影响极深,他不愿意看到塔拉走向“世俗”,经常癫狂式的对她使用暴力,甚至他们的父母也不制止。每次,塔拉总是竭尽所能地抵抗——“对付我可没那么容易”——直到无法抵抗。回忆这些,塔拉觉得自己看到的“是一个坚不可摧、像石头一样难以对付的自己”。
塔拉在自学时也是这样。“我学着弃我而去的那个哥哥的样子,在借来的书桌前枯坐,努力而仔细地研读一条条摩门教教义。”这些经历与感悟,在她后来的求学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学习的这个技能至关重要,那就是对不懂的东西耐心阅读。”
刚上大学的塔拉,“悬浮在对过去和未来的双重恐惧中”。“对父亲的忠诚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成正比”,读大学的她坚守着父亲教导的每一条“真理”、教义,难以融入新生活。因为没有上过学,她不会阅读,不会笔记,不会使用答题卡。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考核,她每天晚上都学到凌晨两三点。功夫不负有心人。除了西方文明课,她各科都获得了A,不仅通过了考核,还拿到了一半学费的奖学金。这样不眠不休地学习、研究、写作,在塔拉的读书生活中是常见的样态。跟随导师斯坦伯格教授时,为了写作一篇论文,她几乎有两周没怎么睡觉——“睁着眼睛的每一刻,我不是在阅读,就是在思考这些文字”。教授评价说,“我在剑桥教了三十年书,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论文。”

03


“高山令其渺小,山风让其缄默。山上的生活给人一种至高无上之感,一种遗世独立,甚至统治之感。”塔拉说,“(在这里,)我被教导,……我应当把自己的思想的石膏倒进这个模子,按照它们完美无瑕的模型轮廓重塑自我。”
塔拉七兄妹各有各的成长,各有各的不同,但他们身上都比较鲜明地留下了父亲吉恩的教育印记。托尼、肖恩、卢克干着父亲教给他们的行当,奥黛丽十五岁离开家独自生活,但他们都一直屈从于父亲。尤其是肖恩,更是大部分传承了父亲的信仰。泰勒、理查德和塔拉读了大学。泰勒的妻子花了几年时间才说服科学家泰勒允许她给孩子们注射疫苗,因为泰勒仍然不能无视父亲“疫苗是医疗机构的阴谋”的教导。理查德一直处于频繁切换的状态,在不同的维度进进出出,不确定“忠于信仰”,还是“走向世俗”。
塔拉一直是听话的好孩子。她谨记父亲“医生是堕落之子”“安息日禁止购物”“正派的女人永远都不能露出脚踝以上的任何部位”“喝健怡可乐违反上帝健康忠告”等教导。在父亲吉恩心中,信仰高于一切,包括生命。他安排塔拉到废料场打工,不系安全绳在三十英尺高的屋檩上工作,用能致人于死的大剪刀剪角铁,……。塔拉和她哥哥们多次严重的受伤事故,让她渐渐对父亲产生了质疑。
第一次在教堂会众面前唱赞美诗时,塔拉脑海中想起了泰勒,想起了摩门教礼拜合唱团的颤音高歌,她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演唱,获得了成功。这是她第一次服从于自己的想法。
父亲“千年虫”预言的破灭,让塔拉从未如此确信——自己将会把从前认知的一切全部抹杀——她决定去读大学了,虽然仍无法想象出未来的样子。此时及后来的她,已觉察出自己一直活在别人的讲述中,被别人给予的传统所塑造——或许因为,他们的声音铿锵有力,专制而绝对。“有时我觉得是我们选择了疾病,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对我们有益。”她说,“之前我从未意识到,我的声音也可以与他们一样有力。”
表达意见,采取行动,蔑视顺从。——塔拉相信自己可以被重塑,思想彻底改变。
她发现有一种阅读方式可以让自己激动、兴奋:信任自己,去阅读文字,不让自己陷入恐惧和崇拜——脱离父亲的教导;与伟大的思想家们交流,而不单纯对他们肃然起敬——“书非儿戏,我也并不软弱”。
“历史是由谁书写的呢?”塔拉想,“是我。”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她完成了自我的重塑。“我所有的奋斗,我多年来的学习,一直为了让自己得到这样一种特权:见证和体验超越父亲所给予我的更多的真理,并用这些真理构建我自己的思想。我开始相信,评价多种思想、多种历史和多种观点的能力是自我创造力的核心。”

04


塔拉是不幸的,应该没有人愿意过她在巴克峰的生活。塔拉也是幸运的。我又想起王俭教授的话,“每个人都是自身经历的囚徒”,尽管我认为“囚徒”这个词不太准确。
上学期间,塔拉以自己的努力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克里博士、斯坦伯格教授等人的赞许及关怀。在他们的帮助下,包括在助学金获取等经济方面的帮助,她成功地“飞往了她的山”。经济上的帮助,为塔拉解决了求学路上的后顾之忧。“金钱的最大优势:考虑金钱以外的事情的能力。”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好奇心是一种奢侈品,只有经济上有保障的人才有权享有。”但更幸运的是,孕育她成长的环境,给了她野马般的“自由生活”,让她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最为难得的是,她以自己的坚韧和努力,挣脱了原生家庭思想上的禁锢,始终拥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及独立思考的意愿与能力。
我曾掩卷长思,“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塔拉心中的“山”是什么?

我想,是她成长的巴克峰。她迎着狂风在倒V形的教堂屋脊上轻松行走,得益于她曾在屋檩和装载机等上面的工作经历。特殊的经历,让她的思维显得与众不同。克里博士问她,“你的腿很有力?就是因为这个你才能稳稳地站在风里吗?”“我能在风中站稳,是因为我不是努力尝试站在风中”,她思考片刻后回答,“风就是风。人能受得了地面上的阵阵狂风,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风。它们没有区别。不同的是头脑中怎么想。”她在书中说,“我想要一个学者的头脑,但克里博士似乎看穿我长了一个屋顶工人的头脑。别的学生属于图书馆;我属于起重机”。巴克峰那里的一桩桩见闻,一次次伤害、矛盾和冲突,激发了她的好奇心,促使她思考,“我的起点是否就是我的终点——一个人初具的雏形是否就是他唯一真实的样貌”。她原本以为生活就像巴克峰的季节那样,“我们的生活在轮回——四季轮回,昼夜轮回——在永恒的变换中轮回,每完成一次轮回,就意味着一切未有任何改变”。但经过学习,她“再也不允许自己在一场我并不理解的冲突中首当其冲”。塔拉说,“我想要的没人能给,因为我想要重塑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她心中的“山”,应当是“独立的自我”。“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意即像鸟一样从更高的视角看待自我、重塑自我,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

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次选择与决定,每一次选择与决定就像或大或小的沙粒。沙粒不可计数,叠压成沉积物,然后成为岩石也可一直是沙粒,最终仍是砂砾人们共同或者独自做出的那些决定,聚合起来,制造了每一桩单独事件。这一桩桩单独的事件汇而构成人一生

我们就是要“先找出你的能力所在,然后再决定你是谁?”在人生的一次次选择与决定中,把握机遇,提升观念的水位和立足世界的本领,以更高、更多元的视野飞往我们的“山”。


(图片转自网络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作者:塔拉·韦斯特弗



美国作家、历史学家。1986年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山区。17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8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作者访谈

教育不是狭义的职业培训,而在于自我创造


(本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一种信仰深深地根植在我们的文化之中,那就是:家庭就是一切,自始至终,家庭都是人类的开始和最后的归宿。但塔拉·韦斯特弗的“教育”让她和家人之间产生了观念的差异,写下《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时候,她已经多年没见过父母了。以下内容整理自比尔·盖茨、奥普拉脱口秀以及《福布斯杂志》对作者塔拉·韦斯特弗的访谈。

比尔·盖茨与塔拉·韦斯特弗对谈
Q 你怎么看待原生家庭?
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每天都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已不在你的生命中。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想,正因为我爱我的家人,所以我是不是做了错误的决定?还有,因为我对家人深深的思念,让我多次陷入自我怀疑,心里有个声音不断重复:“因为我想他们了,所以我一定是做错了。”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醒悟过来,没错,爱很简单。最后一次见到爸爸时,他给了我一个僵硬的拥抱,然后对我说:“你知道吗,我很爱你。”我回答说:“我当然知道,这从来不是问题的所在。”我一直都知道爸爸很爱我,毋庸置疑,我并不觉得爸爸那么做是因为他不爱我。
当我们试图以爱的名义控制和改变他人,这种爱就变味了。这并非爱的真谛,你爱别人,就无条件地爱,交还给你所爱的人自我选择的权利。如果你说,我一定要改变我爱的人,这样我就能永远占有他们了,那这根本就不是爱,也不是爱的价值和力量。所以我想对我的家人说,我现在仍然很爱他们。尽管一半家人已和我断绝往来,虽然我必须接受现实——他们必须改变才能重新回到我的生命中。至于他们是否会改变,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Q 你如何决定不再遵从爸爸为你设定的框架而活,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我换了一个视角去看待这一切,而不是拘泥于眼下发生的事。对我来说,如果我的未来注定没有家人的参与和支持,我宁愿选择先主动离开。
我觉得人人都是这样。我们成长在各自的家庭,被塑造成既定的模样,我们总以为能够摆脱束缚,重新塑造自己。可一旦我们回到旧的环境,又会回到死循环。或者更糟,在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在外面的世界中寻找那些能与我们一起重复死循环的人,很多人一辈子无法挣脱。
我很喜欢来自《圣经》的一句话:“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信仰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让人们相信存在更好的世界,不同的世界,相信我们可以过上与以往不同的另一种生活,体会你从未体会过的爱。但要舍弃过往,想象未来,则需要信仰和教育相结合。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遇见未知的人生,期待不一样的改变。
奥普拉与塔拉·韦斯特弗对谈

Q为什么将书命名为Educated?

我的故事想要提及的教育不是狭义上的职业培训,而是广义上的自我创造。我担心,我们对教育的观念已经变得狭隘,过于注重工作技能。我的教育改变了我。最终,它给了我全新的视角和自信心,让我能够以自己从未有过的方式站起来捍卫自己。如果你教我Excel或如何编程,我想它不会达到那样的效果。
随着自动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危机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但教育是另一回事。理想情况下,你的教育确实为你找工作和获得成功做准备。但是教育并不能解决这些全球化或自动化的大问题。它不会解决我们的不平等危机。当你给教育施加压力,来解决教育无法真正解决的巨大的经济和历史问题时,那些本应帮助个人过上更充实的生活的东西被夺走了,只剩下让他们成为好员工、让雇主受益的东西。
Q你觉得教师的角色是什么?你是如何做到完全自学的?
理想的情况是,你真的很想学习,而且你有机会接触到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让他告诉你如何学习。但如果你是一个不想学习的孩子,比起那些真的想学东西的孩子,让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来教你,你也一无所获。你不能强迫人们思考,也不能强制他们学习。我喜欢把老师视为顾问,作为一种资源。教育对我来说从来都不是一种训练,也不是我每天不经思考就要做的事。我的教育完全在我自己的掌控之中。如果我来设计教育系统,我想吸引最好的老师,我会对他们充满信心。我想至少给孩子们一种可以自主掌控生活的信念,让他们觉得他们学到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和决定。

Q你的家人中没受过高等教育的还保持着原有的价值观,而你和两个哥哥都选择离家去上大学,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你认为这种两极分化是个问题吗?
我的确认为这种分化是一个问题,那就是社会断层线随着教育水平的分化而日益明显。所以,受过教育的人们这样想,没受过教育的人们那样想,然后这两个团体之间就产生了相当大的敌意。人们原本只是在事情上意见不一致,现在突然转变,认为对方居心叵测,他们甚至不把另一边的人当人看。
我觉得这真的很让人不安,因为教育已成为造成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我们说,教育是一项普遍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享有,但实际上并不是。有些人能接触到很多,而其他人却接触不到多少。
我认为教育其实只是一个自我发现、培养自我意识和想法的过程。但我们越是和同类人扎堆,让学校成为人们同质化的反映,那么我想学校就会变成人群分化的工具。我认为教育是一种连接和平衡资源的伟大机制,当它成为分化的工具时,后果可能会有点可怕

塔拉·韦斯特弗谈教育

Q你所受的教育使你走上了一条改变世界观的道路,你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吗?

我认为,任何一个拥有多种不同视角的人都不太可能拥有一模一样的世界观。不管你是在非常保守还是非常自由的环境中长大的,这都是事实。我认为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如果所有这些都不能改变你的想法,那么问题可能出在你自己身上。
Q教育该如何帮助人们更深入地倾听彼此?
我想对人们说: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你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他们应该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盐读苏迅

因为认真,所以优秀

美好,
孕育于昨日的耕耘,
结晶于今天的奋斗,
面向明天的梦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