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沙曼翁、启功、傅申……的交往丨 葛鸿桢《悟斋随缘录》

 家有学子 2023-03-31 发布于甘肃
“随缘”是我的人生信条与处世方式。为了编写这本书,我翻箱倒柜,找了大量资料,有书刊杂志,有珍藏的字画、信札,有老照片……

《悟斋随缘录》包含我与55位书画名家的故事,
这些故事是我个人的记忆,也是苏州书坛的记录。
——葛鸿桢

图片
“海上题襟”第二辑  
悟斋随缘录
葛鸿桢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定价:78元


我与沙曼翁先生的交往

初次拜访沙曼翁先生是在观东碧凤坊——沙先生的住所。几间平屋,还有一个天井,面积虽小,但因沙先生种了一枝芭蕉,平添了几分雅趣。沙先生待人很随和,从此我也成了沙先生的家中常客。那段时期,沙先生周末才回苏州休息,常在家中独酌小酒。他喜欢饮至半醺时操刀刻印,边饮边赏。沙先生不愧为篆刻大家,所治印章变化多端,操刀不激不厉,蕴藉而有韵致,高雅而不粗野,令人心仪。


图片
沙曼翁  
吴人葛鸿桢书画印信 (附款)

沙曼翁先生的书法兼擅篆、隶、行、楷。篆书得乃师萧退庵先生真传,隶书则吸收简木牍的萧散,轻松而不流滑。行书题款常常有其萧师遗风。小楷则清气袭人,无半点俗气。沙先生待人真诚,对我们晚辈关爱有加,常告诫我们书画篆刻必须多读书,篆刻更须通小学。由于我特别欣赏沙先生治印,故忍不住向他索印。他有时答应把印石留下,日后再刻,偶尔也在我提供的印石上作篆,然后让我带回去自己刻。现在回想起来,沙老实际上在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我的篆刻水平, 真是“教育无痕”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经常参加一些书法交流活动,请一些前辈书家写册页,我也请沙曼翁先生写了两幅。不料,沙先生书写册页时所盖的一方印引起了林散之先生的注意,也因此促成了沙、林之间的一段交往。

一九七八年夏,我去南京出差。那几年,凡有机会赴宁,我总去拜访尉天池老师。有一次尉老师主动提起,有机会带我去拜访林散之先生。后来因尉老师无暇带我去访林老,便写了林老的地址,并说:“你自己去找,不用担心,像你这样想学书法的年轻人,林老肯定欢迎的。”有尉老师此话壮胆,我便独自前去登门拜访林老。当时林老住在玄武门百子亭一号的一幢小楼里。我去时林老午睡未醒。等了很长时间,林老醒来后到书房,见我陌生,便问我姓甚名谁。由于林老两耳失聪,故交谈靠小纸条笔谈。当时得知我从苏州专程去拜访他,便问起我是否认识蒋吟秋、祝嘉、费新我等书法家。恰巧我带了近几年求这些书法前辈书写的册页,林老问及的几位都有书写,便从包里取出递给林老翻阅。在这一叠册页中,除了问起的几位外,苏州的书家还有吴进贤、吴䍩木、张辛稼、沙曼翁等,外地书家还有杭州的沙孟海、马世晓,天津的李鹤年,广州的夏华三等。林老一边翻一边不时地点点头。翻到沙曼翁先生所书的一页,林老突然停下,指着上面说:“这枚印章是谁刻的?”我凑近一看,原来是沙曼翁先生自刻的古玺风格朱文闲章“秋宾”两字。便告知林老此印为沙先生自刻。林老接着又问:“沙曼翁何许人?能不能请他为我刻一枚此类风格的印章?”我想既然林老欣赏,请沙先生刻一枚肯定是不会拒绝的,便擅自答应了下来。回到苏州后,沙曼翁先生欣然允诺为林老刻印,并要我请林老写幅字。从此,他俩开始了翰墨交往。最近,沙曼翁先生的公子培德兄带来一张林老致曼翁手札的复印件,所谈正好映证了他们的翰墨交往。

图片

林散之致沙曼翁札

老曼阁下:顷蒙赐刻名章,均收到,感谢感谢。鄙人出院即草草写成拙书数纸(弟有册页一件)挂号寄苏,内有画横卷, 不知曾收到否?至今未见赐复,至为悬念。昨又奉函问及此事, 亦未见复。今尊门人葛鸿桢出差过宁,不日即返苏,谈及阁下近况,始知台踪不常居苏,寄件恐未寓目,始释然矣。尊书汉隶为近代所无,平时与君又不常接近,情况不甚了解。葛兄谈君常在嘉定工厂,君文人,在嘉定所任何事?深望阁下详细谈谈。鄙人近年已衰惫,谬负虚名,不符其实,徒深愧悚愧悚。专此即颂近佳!
愚弟林散之顿首,十一月七日。
因一枚印章,竟让林、沙两位书法大家结缘,亦可算是一段书坛佳话。


此生大幸识启功
图片
启功先生在书房

第一次去启老府上登门拜访是在北师大红六楼二楼。依稀记得启老亲自开门后,就把我领进他的书房兼客厅,画桌兼书桌旁的墙上挂着他的恩师陈垣先生的手迹立轴。画桌前边搁着一块小纸牌,上写“谢绝摄影”(还是“谢绝合影”有点儿记不清了)。由此,出于对启老的尊重,我从未提出与启老合影的要求。我多次去启府都没有与启老合影,未免有点遗憾。沙发后面墙上挂着一副文徵明给他老师沈周画上的题跋,但没有沈周画。显然是被人从画卷上裁下来裱成了立轴可以悬挂欣赏。以后,这里就成了我常去拜访启老的地方。

图片
启功赠葛鸿桢兰竹册页
香自空来,节从地起。翰墨人生,如斯而已。

在我与启老的交往中,聊得最多的还是有关书法的内容。记得我刚到北京读书的时候,书坛上还在大力提倡所谓的“阳刚之气”。于此,我向启老讨教有什么高见。启老非常幽默地讲:“男人的胡子比较能反映阳刚之气,但也不是人人都兴的。”(大意如此)说完我俩相视而笑。

图片
启功赠葛鸿桢书法作品

有一次,我对启老说在北京潘家园市场,看到地摊上有成叠的仿启功先生的伪作在卖,价格很便宜。我问启老,应该如何鉴别您的真迹与伪作?启老说:“写得好的是伪作,写得差的是真迹。”我问:“为什么这么说?”启老答道:“因为作伪的人想卖钱,写得认真,而我自己写不用考虑这个,随便写写。” 这固然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傅申为我题匾额
当年,傅申先生来苏州参加“中国书法史苏州(沧浪)讲坛”之余,我驾车陪傅申先生游览了天平山、沧浪亭等景区。归途中,傅申先生顺便来访寒舍。我无以为赠,选了几支精良的大斗笔送给傅先生,傅先生当即说:“你有什么斋号?我来帮你题写。”我想了一下,说:“有'悟斋’和'鱼石斋’两个斋名。”傅先生一边打开刚送给他的毛笔,一边吩咐铺纸,顷刻间一挥而就题写了两幅斋名。由于家里的书房不大,面积不足二十平方米,故先选了“悟斋”两字刻制成匾。

图片

傅申题匾

讲起“悟斋”这个斋名,我在取它、用它的过程中有过一点波折。先讲取名的缘起。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度沉迷于临写《阁帖》中的二王法帖,帖中多处出现“省之”两字。《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自省是修身中很重要的一环。加上“省之”两字书写起来可多种变化,有时甚至写成类似于“八大山人”的落款,那些年,我又迷恋八大山人冷峻而简约的绘画风格,于是就取“省之”为自己的别号。因为“省悟”两字经常联用,人生既要省之,又要悟之,于是我又给自己取了一个斋名“悟斋”,那是八十年代的事。一九九一年,首届国际书学研讨会在浙江绍兴隆重举办。这是我与傅申先生首次谋面,之前因为翻译傅申先生的《海外书迹研究》一书,常有通信请教,因此见面时一见如故。

图片

傅申与葛鸿桢修订译著《海外书迹研究》

会议期间举行笔会,我斗胆向傅申先生提出题几个字,傅申先生随即题写“千秋”两大字,然后加小字,连成“笔有千秋业”五字,这正是傅申先生英文原著扉页上印的康有为手迹“笔有千秋业”五言联上联。原著作者将此联内容书写赠予译者,可谓别有深意,故此幅墨宝我至今珍藏着。傅申先生给我题字之后,刘正成先生问我什么斋名,愿为我题写。我说:“悟斋。”刘先生反应很快,说:“悟斋不如吾心斋,把'悟’字拆开,不就是'吾心’两字嘛!我给你题吾心斋!”这样,我的斋名一度改成了“吾心斋”。千禧年前后出版的著作中,我一般都在落款时注明“于吾心斋”。“吾心斋”用了若干年后,总觉得与“省之”之间的关联不明显,不如“省之”“悟斋”那样明确表达我的思想倾向。因此,我觉得还是恢复用“悟斋”比较贴合我的理想。于是,当傅申先生问我有何斋名时,我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悟斋”这个斋名,于是有了“悟斋”这块斋匾。

图片

葛鸿桢,号悟斋,1946年生于苏州。自幼酷爱书画,1966年毕业于苏州高级中学,1985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首届书法专科班。在苏州博物馆工作近二十年,1999年调入苏州教育学院美术系至退休。曾担任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苏州市书法家协会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现为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出版《论吴门书派》(获兰亭奖理论奖提名奖)、《祝允明》《吴中才子——文徵明生平及艺术》等著作二十余种;译著《海外书迹研究》(傅申著)、《中国书法》(蒋彜著)(合译);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祝允明》卷、《中国书法全集·文徵明》卷。

图片

点击上图跳转购买

《悟斋随缘录》收录葛鸿桢回忆文章55篇,向读者展现了五十余年来他与书画篆刻名家及同侪精英的交往。作者自幼酷爱书画,先后问道于沙孟海、林散之、启功、吴作人诸位名家。书中文字质朴温暖,配合书信、书画等图像资料,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面在我们面前展开。这些文字、图像不仅是他们交往的见证,从中也可窥见书画篆刻名家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对了解他们的艺术成就、人格魅力亦能有所裨益。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猫旗舰店链接

海上题襟

读名家谈史论艺,博古通今

提高文史修养,一窥书画艺术堂奥

| 丛书特色 |

海上题襟”是一套清新雅致、图文并茂、可读可赏的艺术随笔系列,邀请一批视野开阔、文化底蕴深厚的艺术名家参与写作,他们不仅擅书善画,又多思想深刻、诗文俱佳。已出版的11种内容涉及书坛典故、书史考证、书画鉴赏、艺术批评、文人雅事等内容。名家佳作,隽永可读,极具知识性、艺术性、思辨性与趣味性,可谓同类书中之上品。


图片

| 作者阵容 |
林岫   曹宝麟   李刚田  葛鸿桢

华人德   邱振中  黄惇

言恭达  徐建融   斯舜威  张瑞田

 

图片

| 装帧设计 |

布脊精装 清新雅致

图文并茂 可读可赏

小32开 随身阅读


图片

“海上题襟”第一辑五种

曹宝麟《砚边卮言》 

林岫《紫竹斋艺话》

徐建融《长风堂笔阵》

斯舜威《书法的底线》

张瑞田《文人墨色——近现代文人书法》

“海上题襟”第二辑

华人德《古薇山房文荟》

李刚田《龙虫并雕——李刚田书印随笔》

言恭达《书学散步》

邱振中《此乃堂也》

黄惇《笔墨杂缀——黄惇艺术随笔》

葛鸿桢《悟斋随缘录》

您还可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