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上,和父母不亲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共性

 谢耳朵馆长 2023-02-27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我们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会发展出许多不同类型的关系,相比于各种随机产生的爱情、友情,至少在亲疏远近这一点上,有血缘关系作为纽带的父母子女之间的联结要更为紧密和坚固一些。
日常生活中很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我们似乎从不担心会失去父母的爱,无论彼此之间爆发过多么激烈的矛盾和争吵,在内心中我们对于父母的感情都是确定无疑的。
但其实还有另外一种人,在我们的眼里,他们和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似乎是匪夷所思的。
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可他们却偏偏像断了线的风筝,远离父母只身去到很远的地方,哪怕是相隔两地,与父母之间的联系也是少之又少,距离并没有带来亲近,反而让他们更显冷漠。
同时他们也并不关系父母的近况、状态和情绪,偶尔听到来自身边亲戚或者父母对自己的控诉,内心也是毫无波澜。
这样的人,在心理学上,我们不禁会怀疑他们是否在原生家庭经历过什么创伤,抑或是他们生性凉薄、难以与人亲近,还是因为性格自身的问题,缺乏基本的同理性和情绪体验。
但在对这一类人经过观察之后我们发现,其实以上的说法都不准确,更为深层的原因也是这一类人所共有的特性是,他们都曾经遭受到来自于父母的“情感忽视”,这种体验所带来的失望、灰心的情绪以及出于成年后自我保护的需要,阻断了他们本能当中对于父母的期待和依赖。
想要深入刨析这类人的内心动因,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引入心理学专业领域的“依恋理论”,它指的是当个体尚处于婴幼儿时期,与他的看护者之间将会存在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而这种与父母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婴儿对于父母的依恋情结。
熟悉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读者朋友应该都知道,婴幼儿时期的情感体验将会直接影响后续人格发展当中的个性形成、社会交际和情感交流。
如果在这一时期,父母采用了错误的教育和养护方式,比如习惯性地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没有用合理的方式处理孩子的情绪、选择回避或者是压制的态度回应孩子对于关心和爱的渴望等等诸如此类的做法。
都会导致孩子逐渐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具象化的表现就是成年之后“和父母不亲”,保持着和父母不咸不淡、疏离的情感态度。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也会产生疑惑,这些都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发生的事情了,现在几乎都没什么印象了,又谈何会对我产生如何如何的影响,未免有些荒谬。
实则不然,这些过往的情感忽视的经历,尤其是在三岁之前感受到的各种来自父母家庭的忽视,会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留下终生的遗憾和心理坑洞,让我们在谈及家人时,内心满溢的都是孤独、失望、怨恨、恐惧、痛苦的心理创伤。
即使有些时候我们将这些不愉快的经历暂时地抛之脑后,也并不代表这些父母带给我们的情感创伤已经治愈了,而只是我们在内心深处将其掩盖起来了。
所谓“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会在余生中不断地去尝试,通过各种途径去试图弥补内心的这种心理缺失。
事实上,在我自己的印象当中,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一直都不算亲密,因为发现如果自己考试成绩好,就会得到父母的夸赞和表扬,我就像个不知疲倦的工具人,孜孜以求地刻苦学习去争取来自于父母的、那少的可怜、近乎于施舍的关心和爱。
在父母的亲戚同事眼中,我好像一直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所以当我上大学后和父母几近断联,一年半载不联系甚至寒暑假也不会回家的时候,他们都感觉到十分诧异而且不理解。
而这一切其实只是我对内心曾经那个小小的我自我保护的需要,害怕再度向父母敞开心扉的时候又会遭受到致命一击。
即使我的内心是无比地想要抹去曾经的情感忽视给我的现在带来的影响,但还是力不从心。
没有人是生来就不愿意亲近家人的,而那些与父母不亲近的人,也无非是在追寻接纳与关爱的成长道路上经历了挫折和创伤。
- The End -
作者 | 孙荣
编辑 | 生煎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