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看“我最喜欢的课外书”区决赛

 渐新堂 2023-03-31 发布于广东

我看“我最喜欢的课外书”区决赛

渐新堂

       昨天,参加了某区“我最喜欢的课外书”决赛。

       决赛的名称还没有达到最理想的境地,现在的区决赛名后面有演讲答辩四字。

       参赛的初中学生情况令人震惊:素养普遍很好,阅读面很广(古今中外、文学、科幻、历史、文化),心理素质很强健,底气足,精气神都非常不错。演讲的技巧运用也娴熟。自然,其家庭的文化熏陶,教师的有效指导,自身的长期积淀,以及社会时代的深重影响,在这些从五万多学生中选拔出来的33位顶尖选手身上都有耀眼的光芒闪烁。让人深感:一代更比一代强。

       五位评委的提问,都很专业很有水平。切入的角度,贴心的语词,导向的清晰,政策的把控,都给我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

       这些喜欢阅读的孩子,一辈子的精神生活是充盈丰沛的,不管人生的路怎么走,他们大多都会有底气有定力去浩瀚书海中寻找路标与力量,去获得自己学习工作生活的更加辽阔的参考借鉴。因为,他们已经为自己的人生发展在吸纳全人类全中华优秀精神食粮上开始了夯基铸础的打桩工程,因而,可以断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一辈子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自然,还有一些亟待改进提高的地方:

       决赛演讲的切题问题。一些孩子在1分钟的限时演讲中,没有就“最喜欢”讲出理由,而是在做内容简介,似乎在娴熟背诵文学名著的阅读提要。没有说出喜欢的理由,更没有讲出喜欢的程度。课外书仅仅点出了书名,而没有课外课内的勾连折射。

       答辩的时间掌控。二三个提问的答辩,限在3分钟之内。而一旦是自己熟悉的内容或细节,一些选手就展开说故事,其结果自然被时间切断而回答不完善,没有要言不烦直抵问题的核心。在时间有限的赛场,应该且必须用最少的言辞传递出最丰富的信息。

       赛场外的课外阅读。阅读的面还受限于传统的语文教育文学教育,这当然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然而显然是严重不足的。课外书的天地非常辽阔,不应该局限于文学,也不应该拘泥于纸质书。如果真正喜欢某书,其有关的评论,其衍生演绎再创作出来的其他文学艺术样式,是否关心过,比照过?课内文与课外书,应该有一些直接间接的关联处。阅读也应该学习融会贯通,站在中观乃至宏观的视角去吸纳思考内化——将课外书的阅读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还应该明白,国家组织编写的教科书是基础教育阶段兜底的基本口粮(从五千年人类文明智慧中精选出来的无论思考还是表达都是最基础的精华),课外书是课内学习的重要的补充与扩展。我们不能取消精挑细选精心编辑出来的统编教科书的学习,除非是资质优渥无需进学校学习的天才学生。基础铺展得越宽厚,发展才有更大的后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