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经前找中极,气血凝滞三阴交!

 文炳春秋 2023-03-31 发布于浙江

作为女人,一生注定要与大姨妈产生千丝万缕的纠葛。《黄帝内经》讲: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大概就是说女性在14岁左右大姨妈就开始降临,直至“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也就是在49岁左右大姨妈开始离去。

这中间30多年大姨妈时刻影响着女性的生活,或让你焦虑,或让你头疼。特别每个月大姨妈来临的时候,小腹部的疼痛或者腰骶部的酸痛让人很是难受,这就被称为痛经。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针灸治疗痛经具有起效快、效果显着、适应性广、经济安全、操作简便等优点,同时改善全身症状,调整机体的内环境,既预防痛经发生,又良好的远期疗效。

如果您加上中枢调控耳穴就更可以达到振奋阳气,加强血流供应,改善子宫缺血症状,缓解子宫肌肉痉挛,实现止痛活血的目的。

一、痛经的病因及西医治疗

痛经一般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一般来说,原发性痛经患者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继发性痛经可出现盆腔内组织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

女性在未婚前出现痛经,可待年长后特别是婚后生育过后,一般痛经的症状自然会消失,可不必治疗。但是大多数的痛经症状比较剧烈,有时疼痛时间可达3天,严重影响生活,这时候应当予以治疗,主要以止痛,镇静为主要目的。

很多小姐姐发生痛经之后最先想到的就是服用止疼药,如布洛芬等,虽然有些效果,但疗效总是不尽人意。并且服用布洛芬会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包括消化不良、胃烧灼感、胃痛、恶心、和呕吐等,或者出现头痛、嗜睡、眩晕和耳鸣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少数人可出现下肢水肿、肾功能不全、皮疹、支气管哮喘、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等。

二、痛经的针灸治疗

那么,有没有绿色对身体无害的治疗方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针灸治疗。

因为疼痛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种,“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也就是说经脉不通会引起疼痛,气血不足脏腑组织得不到濡养就会引起疼痛。而针灸治疗是利用人体自身的正气,通过刺激穴位,从而使经络通畅、气血平和,从而也就达到了止疼的作用

明代大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妇人规》中就指出:“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气虚。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痛而痛自减:虚痛者多痛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

这段描述,虽然寥寥百字,读起来颇绕口,却是痛经辨证的精华所在。在这里,张景岳将痛经分为虚证和实证两种,并指出两者的病因和疼痛表现均有不同。

根据我个人临床经验,把痛经分为一下三种来处理,大家不妨在临床之中验证一下。

痛经辨治要先分虚实:

1:“腹痛经后气血弱”~腹痛在月经之后发生,属于气血虚弱。

2:“痛在经前气血凝”~腹痛发生在经前属气血凝滞。

3:“气滞腹胀血滞痛”~气滞因素为主的表现为腹胀,血滞为主的则主 要表现为腹痛。

组方一:痛在经后找地机,气血虚弱寻气海

1)地机穴:别名脾舍太阴郄地箕。属足太阴脾经地机足太阴郄穴。地即土地,此指下肢,机即机要,穴在下肢,局部肌肉较为丰富,是小腿动作的机要部位,故名地机。临床多用于治疗急证、血证,尤其对于妇科痛经治疗效果较好。

2)气海穴:义为诸气汇聚之处,故有补气、调气之功,本穴位居下焦“丹田”部位,主要对肝、脾、肾三脏之气亏虚和真气不足所产生的气虚之证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组方二:痛在经前找中极,气血凝滞三阴交

1)中极是治疗男女生殖系统疾病之要穴。中极是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任脉起于胞中,任主胞胎,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足之三阴也与生殖系统密切相关,本穴又位于少腹部,故治疗男女生殖疾病甚效,临床常用于月经不调、带下、痛经、崩漏、阴挺、附件炎、盆腔炎、不孕、遗精、阳痿、疝气等症的治疗。

2)三阴交是治疗男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之要穴。本穴是脾、肝、肾三经之交会穴,故在临床中常以本穴治疗三脏功能失常性疾病。脾主运化而统血,肝主疏泄而藏血,肾主水而藏精,因此用本穴可治疗与精血有关的男女生殖方面的疾病,尤其是治疗妇科疾病最常用,在临床中有“妇科第一穴”之称。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产后恶露不尽、痛经等妇科病症。

组方三、气滞寻天枢,血滞找三阴交

1)天枢是治疗妇科疾患常用穴。本穴处于腹部,有疏调下焦气机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癥瘕等妇科疾患。《针灸大成》载有“妇人女子癥瘕,血块成结,漏下赤内,月事不时。”《百症赋》云:“月潮违限,天枢、水泉细详。”均为治疗妇科的记载。

2)三阴交是治疗男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之要穴。本穴是脾、肝、肾三经之交会穴,故在临床中常以本穴治疗三脏功能失常性疾病。脾主运化而统血,肝主疏泄而藏血,肾主水而藏精,因此用本穴可治疗与精血有关的男女生殖方面的疾病,尤其是治疗妇科疾病最常用,在临床中有“妇科第一穴”之称。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产后恶露不尽、痛经等妇科病症。

以上穴位大家第一可以用手指点压,每个穴位每次点压50—100下。

如果你会针灸的话,针灸会快一些。

重点:中枢调控耳穴在解决痛经中的运用

那么学习过中枢调控耳穴的朋友们,那么大家可以通过我们大脑司令部的中枢神经对我们的子宫平滑肌功能收缩直接进行调整,其疗效远远快于传统针灸的方法。

1:“腹痛经后气血弱”~腹痛在月经之后发生,属于气血虚弱。

中枢调控耳穴方案:气血三针、踝宫穴

2:“痛在经前气血凝”~腹痛发生在经前属气血凝滞。

中枢调控耳穴方案:踝宫穴、交感穴


3:“气滞腹胀血滞痛”~气滞因素为主的表现为腹胀,血滞为主的则主要表现为腹痛。

中枢调控耳穴方案:腹胀三针、交感穴、踝宫穴

实证者多是因为寒气凝滞,或气滞血淤,或湿热蕴结引起的,“痛”多在月经来潮之前,月经来潮后即可缓解,且疼痛时不喜欢被揉按;

虚证者多是因为气虚引起的,“痛”多在月经来潮后,甚至在月经结束后仍然存在,且疼痛时喜欢被揉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