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祭祀关帝的历史文化源流

 彭允好 2023-03-31 发布于河南

中国人对祭祀文化极为讲究。《荀子·礼论》云:“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祭祀是为了让中国人“不忘本”。中国人通过“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的祭祀活动,来表达对“天地君亲师”的崇敬和感恩,表达不忘根本、继往开来的信仰理念: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根本,先祖是宗族血缘的根本,君师是伦理教化的根本。

在儒家圣王所制定的祭祀仪典中,所祭祀的对象,除天地、祖先,还包括那些制定良策让百姓获得实惠的人、那些为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人、那些劳苦功高安定国家的人、那些帮助国家抵御灾难的人、那些保护人民远离祸患的人。

《礼记·祭法》云:“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无疑,在中国民间社会具有崇高声望地位,威灵赫赫、护国佑民、主持公义、有求必应的关帝爷,成为民间崇祀最为普遍,祠庙数量最多、祭祀规格最高、祀典最为隆重的古代英雄圣贤。

明神宗皇帝曾为关帝庙撰联云:“五夜何人能秉烛,九州无处不焚香。”以此赞扬中国民间社会崇拜祭祀关帝的盛况。

最早祭祀关帝的活动出现在汉末三国时期。文献记载,关帝大义归天后,曹操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关帝头颅于洛阳南门外,即今关林,并亲自拜祭,赠封荆王。孙权以诸侯礼葬关帝正身于当阳,即当阳关陵,也称当阳大王冢。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关帝复仇亲征孙权,在成都为关帝建衣冠冢,招魂祭祀,在当阳大王冢拜祭关帝,在玉泉山建关公祠,成为中国最早祭祀关帝的祠庙。

关帝成神后,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据历代续修的《当阳县志》记载,关帝归天后,荆州民间年年祭祀关帝,“邦人墓祭,岁以为常”。

唐代诗人郎士元曾写有一首《关公祠送高员外还荆州》的五言古诗:“将军秉天资,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谁为感恩者,竟是思归客。流落荆巫间,徘徊故乡隔。离宴对祠宇,洒酒暮天碧。去去勿复言,衔悲向陈迹。”

官方祭祀关帝,始于唐代中期。唐德宗建中三年(782),礼仪使颜真卿奏请列古今名将凡六十四人图形从祀武成王庙,关帝亦在其中。这是正史记载官方祭祀关帝最早记录。

北宋开始,民间崇拜关帝的风俗日益盛行,“说三分”、《三国志平话》、戏曲、皮影等艺术作品,助推了关帝英雄故事在民间社会的传播,关帝显圣灵迹、民间传说的大量出现,增强了中华民众对关帝的崇拜和仰慕,民间大量自发兴建关庙,元代之时已有“义勇武安王祠遍天下”的说法,使得民间祭祀关帝活动更加普及,更加方便、更加广泛,如四月初八、五月十三、九月十三祭祀关帝都已经形成民间喜闻乐见的大型民俗节日活动。

明代初年,朱元璋“定诸神封号,凡后世溢美之称,皆与革去”,关帝恢复原来的封号和谥号,即汉献帝所封“汉寿亭侯”及蜀汉所谥“壮缪侯”。时间未过多久,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建关公庙于鸡鸣山之阳,与历代帝王及功臣城隍诸庙并列,通称十庙。原因是朱元璋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曾多次得到关帝的庇佑帮助。

明人倪岳在《覆正祀典疏》中说:“太祖高皇帝平定天下,兵戈所向,(关)神阴佑为多,及定鼎金陵,乃于鸡鸣山建庙以崇祀,载在祀典。”

明永乐帝迁都北京,仿照南京修建关庙,将关庙祭祀列入大明会典。明嘉靖年间,关帝祭祀由“从祀”升级到“专祀”,关帝成为国家祭祀对象,祀典也日益隆重。明神宗万历十八年,敕封关帝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特颁帝王冠冕;万历四十二年又加褒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实现了关帝国家祭祀仪典的成熟定型。

祭祀关帝,无论官祀或是民祀,都是对关帝精神、关帝神格、关帝信仰地位的尊崇和爱戴。关帝崇拜,代表了中华民族上千年以来共同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中华儿女薪火相传的精神源头。

本文刊载于《香港商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