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问我答 | 真正的高手,都没有在用“翻译技巧”

 译品译味 2023-03-31 发布于上海


翻译学习书单
和【
翻译必备手册

平时积累了不少翻译技巧和策略,但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很少主动想起要运用这些技巧,对照参考译文又能发现这些策略的蛛丝马迹,是自己还不善于使用各类技巧吗?

如何看待翻译策略的运用?本期你问我答,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吧~

我在翻译相关的书籍里看到增译、减译、直译、意译等各种翻译技巧及应用场景,但自己动手翻译时只会思考应该怎么译好,而不会想到“啊,这里应该用增译的策略”,看到参考译文才能反应过来。是我还没能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吗?

首先,翻译过程中提问者没有一味思考翻译策略的理论知识,而是注重理解原文和表达信息,这一点值得肯定。没有充分理解原文,不假思索地套用理论技巧,很可能削弱译文的表达力,甚至导致译文与原文意思偏离。

其实,译者为了达到翻译的交流效果,很可能已经下意识地运用了翻译策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好的译文里频频看到增译、删减、直译、意译等策略的“痕迹”。

专业的翻译能力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理论技巧的同时,在实战中运用翻译策略,直到最终形成专业翻译能力。

通过学习翻译的理论技巧,初学者能快速掌握一些语言转换的处理方法,但专业翻译绝不是对某一翻译技能的刻意训练。译者往往需要跳出纯理论思维,从译文的整体效果多方面思考,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在应用层面把理论化为翻译能力。

直到有一天译者无需刻意思考翻译方法,合理的译文就自然流出笔尖,那就是具备专业翻译的能力了!

就像武侠小说中弟子跟师父练一招一式,到闯荡江湖时体悟何时该出哪一招哪一式,再到最后的融会贯通、无招胜有招,成长为武林高手。

武学奥义在于无招胜有招,翻译的奥义在于:翻译没有增、减、转、正、反、直、意译,翻译就是进行合理的信息传递,达成交流沟通的效果

接着,我们通过具体案例进一步感受翻译策略的整体运用:

增 译 ?

原文:“什么……都没有?!反动!反动透顶!!”那女孩儿惊恐万状地大叫起来,她不知所措地转向绍琳寻求帮助,立刻得到了

译文:“No ... nothing? That's reactionary! Completely reactionary!” the frightened girl shouted. She turned to Shao Lin, who gladly came to her aid.

《三体》中,红卫兵女孩批斗物理学教授叶哲泰时听到一个从未听过的科学理论,一时不知作何反驳,而叶的妻子绍琳正在寻找一切机会证明自己的政治立场,立刻抓住机会,免于受罚。

译文中增加gladly一词,相较原文,似乎有译少译多的嫌疑。但如果忘掉原文,想象译文塑造的画面,就会发现,加上这个词,绍琳讨好红卫兵的形象跃然纸上,与中文读者脑海里的画面一致,也就讲好了原文的故事。

同时,gladly暗示绍琳世故圆滑的个性,而用immediately缺少了一层感情色彩,没有把中文隐化的潜台词显化出来。

因此,译者并非刻意增译,而是为了给目标读者再现原文情景。

减 译 ?

 原文:叶文洁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 …… 他寄来的是两叠纸,上面完整地记录了来自木星两次电磁辐射的波形,口波形显然是从长条信号记录纸上复印下来的,要对齐来看,而这个时候的中国人,还大多没有见过复印机。

译文:She tore the envelope open and scanned Harry Peterson’s letter…He had also sent two stacks of paper: the complete record of the waveforms of the radio outbursts from Jupiter. They were clearly photocopied from the long signal recording tape, and would have to be pieced together.

译文直接省去了原文最后一句话,似有信息传递不全的嫌疑。但根据上下文可知,这一部分在讲叶文洁拿到记录纸发现自己的推测错误,跟中国人没有见过复印机关系不大。

这一信息翻译出来,反而会干扰读者流畅阅读。英文习惯避免无效信息,保证出现的信息点有机相连,横空出世又没有下文的信息会让英文读者觉得没头没脑。

因此,译者并非刻意减译,而是为了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

 直 译 ?

原文:琳,你真的太聪明了,早在几年前,你就嗅出了知识界的政治风向,做出了一些超前的举动,

译文:Lin, you truly are too smart. Even a few years ago, you could feel the political winds shifting in academia and prepared yourself.

译文将“政治风向”翻成the political winds,似乎有字对字翻译的嫌疑,但wind本身就可以指代an impending situation,比如get the wind of(听到风声)、a wind of change(改革之风)等等。

这里political winds的表达在政治相关报道中很常见,与中文“风向”“风头”的意思接近。所以这样的直译并非字面对应原文,而是中西方文化恰好在此处达成了某种契合,并没有造成信息的流失

political winds的英语用法

因此,译者并非偷懒直译,而是刚好能简单有效地传递信息。

意 译 ?

原文:ABC, Head of Investments China, discusses why an active strategy, based on well-resourced local research, can outperform.

译文:XYZ中国首席投资官ABC指出,只要在充分开展本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积极投资策略,就有望取得傲人的投资回报。

案例的语境是中国首席投资官ABC为外国投资者分析中国股市,以鼓励外国投资。如果对照原文直译为“ABC讨论了为什么积极投资战略会带来高回报”,对海外投资者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并不高。

深入解读原文,会发现why只是外壳,关键信息其实是active strategy、well-resouced、outperform,译文脱壳后突出了这三个信息点及其逻辑关系,向外商宣传在中国投资的大好前景

因此,译者并非刻意意译,而是为了达到译文的宣传效果。

无论是学习参考译文还是在翻译实战过程中,只停留在策略、技巧层面,而不关注翻译的整体效果,很难培养真正的专业翻译能力。

将目光放眼全篇,我们就会发现翻译策略已化于无形,完美融入了整篇译文,不仅将信息传递到位,更表达了原文的语气、情感实现跨语言交流的目的。

武林高手的剑花从来不只是为了耍帅,而能让整套剑法更顺畅,更有威力。我们的译文应当“剑法灵动”,如行云流水,方能打破语言的壁垒,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