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人问: 为何老子从来不讲易经? 难道是他不懂易经吗? 在周朝易

 天下小粮仓 2023-03-31 发布于福建
有人问:
为何老子从来不讲易经?
难道是他不懂易经吗?
在周朝易经主要为占卜之用,
当时所处的时代,
并没有充分挖掘出易经的价值。
老子比孔子年长20岁,
孔子曾先后三次问道于老子,
对老子的学识无比佩服,
他对老子的评价:其犹龙乎!真吾师也!
老子除了道德经,并没有留下任何作品。
即使是道德经,也是西出函谷关,在关令尹喜百般恳求下,才留下的唯一作品。
道德经本身就是揭示宇宙本源,
道可道非常道,
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一本道德经就是阐述天地大道。
所以道德经和易经本质上同出而异名,
都是揭示天地大道宇宙法则。
老子一生只有一本道德经传世,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篇写道: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古往今来,哪个读书人不想著书立说,青史留名,万世流芳?老子却只想默默走开,不留下片言只语。
老子说:
天地无人推而自行
日月无人燃而自明
星辰无人列而自序
禽兽无人造而自生
几千年过来
人类用礼仁构建社会秩序
用法律来规范社会行为
用梦想和欲望点燃激情
最终的结果呢?
礼崩乐坏,
道德沦丧,
两极分化,
老实人束缚于法律
上位者玩弄于法律
最终推倒重来,循环往复。
人类文明在这种死循环中玩的不亦乐乎。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才有可能引领人类,
走出这种无解的死循环,
迈入新的文明维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