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房面包应该是什么样?

 老船长369 2023-04-01 发布于北京
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的一所教会旁边有一个私人面包房。这家面包房每天只250个乡村面包。每天都有慕名而来买面包的人早早地排成了长队。他们拉直了身子,伸长了脖子向前面张望着,就怕轮到自己了,面包卖完了。
制作面包的师傅名字叫查理·罗伯逊。同时他也是个冲浪爱好者,如果赶上他早上去冲浪了,面包就会晚出炉。不管是早是晚,都不会打消人们的购买热情。
查理·罗伯逊制作的是欧洲传统乡村面包。美食作家麦克尔·伯伦的《烹》中有对他制作的面包的描述:它的表皮香脆,接近烤焦的状态;它的囊心软而嫩滑,口感像蛋奶冻一般。这种外焦里嫩的鲜明层次感足以让人的味蕾得到极大的满足。

图片

罗伯逊的面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人们也给了他极大的荣誉。他在当地成为了名人。同时追随的他的粉丝也不计其数,他出版的烘焙书籍在美国的烘焙爱好者中几乎人手一册。

图片

查理的成功要起源于他的初心——找个清净的地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烘焙乡村面包。
查理之所以有那样的初心,是因为当时看不惯美国有大量的添加剂的工业面包。各式添加剂添加在面团里,通过烘焙模拟出面包该有的样貌、质地、风味、口感。工业面包牺牲了食物的品质,去满足大生产的需要。那种面包,只能给没有时间做早餐的上班人员提供一个方便快餐。然而作为食物,人们吃下去该有的幸福感、满足感就荡然无存了。
19世纪30年代以前,在欧洲有很多的手工面包作坊。因为是个人手艺的竞争,每个作坊主都会倾尽全力制作面包。那个年代有烙印在人们记忆中的好面包。
二战结束后,美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私人制作的面包被大工厂的工业面包冲击掉了。查理来到了浪漫的法国,寻找做面包的传统手艺。
在一个僻静的地方,查理潜心研究面团和酵母之间的关系。他记录了每一次烘烤的火候。在这种执着的精神下,他的面包成功了。
随后,有很多欧洲的烘焙师傅来到了美国。他们觉得美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在工厂面包低品质和日益出现健康问题的时候,面包房、私人面包日益受到欢迎。那些手艺精湛的面包师傅也像明星一样受到群众的追捧。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也是我们热议的话题。我们也过上了快节奏的生活,一些方便食物成为了新宠。面包就是其一。大工厂生产出来的面包价格真的特别实惠。一袋土司的价格大概在7块块钱左右。买两袋就能够解决一周的早餐。此外,面包的品种可谓花样繁多,吃腻了一种口味,可以再换其它的口味。但是,这种实惠的工厂面包就不能达到吃面包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我收集了一些对工厂切片面包的评论:“根本不存在香味,嚼在嘴里像嚼棉花套子”。“那些甜面包就更难吃了——刚刚闻到的时候是一股甜味,嚼在嘴里让人感到莫名的发腻,甚至想吐出来”。
这种工厂做出来的面包,是靠添加剂堆出来,模拟色泽、质感与口味。不是在有经验的面包师傅悉心照料下出炉的。
这样的面包吃久了,自然会吃腻,会感觉到肠胃不是那么舒服。很快,人们意识到了食品添加剂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总是得不到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会陷入这样的一种循环中:查出此种添加剂有害身体——禁用此种添加剂——用一种新的添加剂替代。
这样的不良循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人们也会期待会有人自己制作面包,期待那种用真实的材料,吃上一口,慢慢咀嚼能带来食物的满足感的面包。
有了市场的需求,自然就会有人去做这个事情。但是,这个市场真的是参差不齐。面包作为一种舶来品,有的面包师傅真的是下了功夫,拜了师,学了艺,潜心制作真正的好面包。他们烤的面包带着自己的特色,是自己对食材的认识、研究、积累、反复实验获得的成果。那种面包,才有资格称为“私房面包”。
有的私房面包真的是不敢恭维,就是食材的堆叠而已。更甚者,一周前还搞不懂面粉的区别和用途。在网上买了几节烘焙课和老师推荐的一堆模具之后就开始接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