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俗西藏史(一百七十一)——恩兰·达札路恭(中)

 白发布衣cexroq 2023-04-01 发布于辽宁

喜欢听音频的朋友可移步喜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满大碴子味儿的口音,将扑面而来!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上期咱们聊了恩兰·达札路恭身上的各种谜团,这期咱来聊一个大家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就是他带着军队打进长安的事情。但这个事情没那么简单,背景资料还挺复杂,其中涉及一段惊天秘闻,听今天这期节目的就算是来着了!

讲这段内容的背景资料,咱得从安史之乱聊起。

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唐朝在河陇构建了一条绵延上千公里的防线。应该说这条防线是很成功的,牢牢地锁住了吐蕃向北扩张之路。

尤其是在天宝年间,唐军在河陇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反击,基本没给吐蕃留什么机会。但这种态势到天宝十四年发生了逆转,在这一年的12月16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李隆基气得精神都不太好了,要不是他自毁长城,安史之乱也不至于烈度如此之高。

为了应对东部的叛军,大量西部军区的士兵被抽调平叛。

这种抽调不止发生了一次,第一次抽调的河陇老兵在潼关之战中全军尽墨,之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抽调。两次抽调之后,河陇防线为之一空,成了一张到处是洞的破网。

要知道,安史之乱以前的河陇防线,兵员是比较充足的。李隆基在天宝年间曾发过敕书,让各军镇根据自身的情况裁撤兵员。甚至第一次调兵以后,河陇防线还能勉强支撑,但第二调兵之后,防线就变得有名无实了。

《旧唐书·吐蕃传》对河陇防线的情况有过一个描述:“及潼关失守,河洛阻兵,于是尽征河陇、朔方之将镇兵入靖国难,谓之行营。曩时军营边州无备预矣。乾元之后,吐蕃乘我间隙,日蹙边城,或为虏掠伤杀,或转死沟壑。数年之后,凤翔之西,邠州之北,尽蕃戎之境,淹没者数十州。”

在这种情况下,唐朝的统治者能采取什么措施呢?

或者我们换个问法,如果你们穿越回去,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而你很倒霉正好成了唐肃宗李亨,你会选择什么政策?

说起来,李亨真是个倒霉孩子,也不知道上辈子干了啥坏事儿,这辈子真是过得步步惊心。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太子李瑛被杀。

宰相李林甫和受宠的武惠妃一心想立寿王李琩为太子,李隆基犹豫一年多的时间。最后还是高力士在旁边说了句话,“推长而立,谁敢复争”,才让李亨坐上的太子。

坐上太子之位后,李亨就是各种挨收拾,李林甫、杨国忠轮番上阵折磨他。凡是跟他走得近的大臣,像皇甫惟明、韦坚、王忠嗣都被李隆基给咔嚓了。

李亨就这么战战兢兢得做了17年的太子,一直熬到了安史之乱爆发。

等到他老爸一溜烟跑到了四川,李亨在朔方军拥立下,于天宝十五年(756年)七月初九继皇帝位,改元至德。这时候他老爸可还活着呐,他那个太上皇位置,是个接班儿子遥尊的。

当上皇帝以后,李亨的日子也没多好过。安史之乱最艰难的时候,都是他一天一天熬过来的,等安史之乱快到尾声了,李亨也挂了。

关键他死得还挺憋屈,当时想废掉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为太子,还想杀掉宦官李辅国、程元振。

结果宦官在李亨的病床前,把张皇后、李系拖出去打死了,当晚李亨就惊惧而死。

这就是李亨悲催的一辈子,您觉得当他终于熬成皇帝,接手了这个烂摊子,他会怎么选择呢?

其实,也没啥可选择的,当时的唐朝不管谁做皇帝,都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竭尽全力稳定住西部的两个军事集团,把兜儿里每一个铜板都掏出来,跟东边的叛军死磕。

西边这两个必须要稳住的军事集团:

一个是北方的回纥;

一个是南方的吐蕃。

这两个军事集团,只要有一个跟叛军联手,给唐朝来个东西夹击,唐朝就没有后面的一百五十多年了。

大家对安史之乱比较熟悉,但对唐朝西部比较陌生。我们主要来讲西边的问题。也就是唐朝对回纥与吐蕃政策的差异。

李隆基在逃往四川的路上,曾对李亨说:“西戎北狄,吾尝厚之,今国步艰难,必得其用,汝其勉之!”

李隆基说的“西戎”指的就是吐蕃,而“北狄”说的就是回纥。

但李亨在做选择的时候,对回纥、吐蕃的态度,却相差甚远。

他选择向回纥借兵,共同对抗安史叛军,对吐蕃则是拖字诀,只要能稳住局势,能拖一天是一天。

为什么唐朝会选择向回纥借兵呢?

一方面是因为唐朝与回纥的关系比较密切;

另一方面是因为回纥与吐蕃有很大的区别。

回纥早在贞观二十年(646年)就和唐军联过手,当时北方草原上的薛延陀做大。唐朝联络回纥、仆固、同罗等部,对薛延陀实施南北夹击。薛延陀可汗大败,被回纥军队击杀。

平薛延陀之后,李世民亲赴灵州主持铁勒九姓的降唐大典,回纥可汗受封为怀化大将军,瀚海都督。

之后回纥与唐朝的关系只能说磕磕绊绊,但总体上来说,还算保持了盟友关系。这种状态跟唐朝与吐蕃的关系,从和睦走向直接对抗,已经算好太多了。

到了天宝年间,回纥又跟着唐朝一起搞垮了后突厥汗国,并一跃而成北方草原上最有战斗力的族群政权。

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之时,手里除了朔方军之外,几无能战之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回纥和吐蕃都表示愿意派兵援助。

《资治通鉴》记载:“至德元年(756年)八月,回纥可汗、吐蕃赞普相继遣使请助国讨贼,(唐肃宗)宴赐而遣之。”

最终李亨选择了向回纥求援,当年九月李亨以幽王(李)守礼之子(李)承寀[cǎi]为敦煌王,与仆固怀恩一起出使回纥。

回纥可汗将女儿嫁给李承寀为王妃,唐赐号为“毗伽公主”

双方确定了关系之后,回纥可汗亲率大军至内蒙河套与郭子仪会合。先是在榆林河北(内蒙古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北)大败同罗等叛胡,诛敌三万,俘虏一万。

随后又在至德二年(757)帮着唐朝收复长安和洛阳。

为了答谢回纥的出兵之情,李亨把自己的次女封为宁国公主,嫁给了回纥可汗。[1]

应该这么说,回纥军队参与平叛期间,确实把唐朝祸祸得不轻,但要是没有回纥军队的帮助,单凭唐军的力量,也很难迅速稳定住平叛的局面。

说完了回纥,咱们来说说吐蕃。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为避免两线作战,积极维护与吐蕃的关系。

至德元年八月,吐蕃使臣到灵州的时候,李亨对吐蕃来使既“宴”且“赐”,盛情款待,还派使臣回访吐蕃表示友好。

这种态度不光表现在李亨身上,也表现在李隆基身上。

至德二年(757年)三月,越嶲郡太守段子璋,俘获吐蕃生口献于玄宗。没想到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李隆基把他臭骂了一顿,并且释放了吐蕃俘虏。

但这种亲善态度,并不能解决什么实质上的问题。

就在广德元年,吐蕃一边表示愿意帮助平叛,另一边却攻陷了陇右的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腾、金天、天成等军,石堡城、百谷城(青海贵德县西南)、雕窠城(青海同仁县境),以及四川西昌。至德二年(757)陷鄯州(青海乐都)、乾元元年(758)陷河源军(今青海西宁)、上元元年(760)陷神策军及廓州(青海化隆)。

就在这系列进攻的同时,吐蕃在757年二月遣使请和,表示愿助国讨逆。758年二月,吐蕃使臣再次来到长安请和。

大家注意到这番操作的特点了吗,一边策动进攻,另一边要求和谈,吐蕃是想做什么?

这其实就是唐朝不愿意向吐蕃借兵的原因。

吐蕃和回纥相比,有一个特别大的区别。

回纥是一个纯游牧政权,他们更在意唐朝的钱和商品,对土地没多大兴趣;

吐蕃可不一样,他们也喜欢唐朝的钱和商品,但他们还喜欢唐朝的土地。

这种区别唐朝君臣心里很清楚,所以他们会婉拒吐蕃出兵的要求,就是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

对于吐蕃来说,他们这番操作,就是逼着唐朝接受扩张的既成事实。

而唐朝也确实没有能力跟吐蕃硬刚,所以双方在宝应元年(762年)谈了一个“和平协议”。

《旧唐书·吐蕃传》记载:“乾元元年建寅月甲辰,吐蕃遣使来朝请和,敕宰相郭子仪、萧华、裴遵庆等于中书设宴。将诣光宇寺为盟誓,使者云:蕃法盟誓,取三牲血歃之,无向佛寺之事,请明日须于鸿胪寺歃血,以申蕃戎之礼。从之。”

《新唐书·吐蕃传》里记载:“吐蕃使数来请和,帝虽审其谲,姑务纾患,乃诏宰相郭子仪、萧华、裴遵庆等与盟。”

这两条记载挺有意思的,我们来解析一下:

《旧唐书》的记载里提到,两边谈好了以后,准备在光宇寺盟誓。可吐蕃使臣提出来了,按吐蕃盟誓的规矩,要取三种牲畜的血来歃血,在佛寺里做这种事儿不合适。

于是就改到了鸿胪寺歃血为盟。

从这个记载我们能看出一个细节来,当时吐蕃的官员已经接受了佛教的思想,知道在佛寺杀生,不太合适。

考虑到当时的时间节点,赤松德赞的大肆弘佛可还没开始呐。吐蕃既没有发生佛本之辨,也没建桑耶寺呢,可吐蕃官员依旧提出了避开佛寺。这说明赤松德赞的弘佛事业,并不是空穴来分,白手起家,在他之前,吐蕃已经有了佛教的基础。这种基础,即有可能来自于松赞干布的弘佛,也有可能来自尺带珠丹的弘佛。

另外一个问题是,光宇寺是寺,鸿胪寺不也是寺吗,为啥鸿胪寺能歃血,光宇寺不可以呢?

这就要说到“寺”的变化了,古代汉语中的“寺”最开始的意思是“持”,引申含义是有规矩、有法度的地方。最开始是九卿的衙署所在地,比如大理寺、光禄寺。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原,白马驮经入洛阳,最开始也是住在负责外交事务的鸿胪寺,之后才建了白马寺。

估计是大家感觉僧人修行的地方,也是一个有法度、有规矩的地方,就借用了寺的名字。

所以长安城里的光宇寺、鸿胪寺,确实都叫寺,但真不是一样的所在。

《新唐书》的记载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描写了李亨的心态,“帝虽审其谲[jué],姑务纾[shū]患。”

这话的意思就是,李亨知道吐蕃来请和的目的不纯粹,有点诡谲,但为了舒缓边患,尽量拖一天是一天。于是就答应了谈判的条件。

其实,吐蕃和谈的目的不纯,不光李亨看出来了,唐朝君臣心里都有数。

《资治通鉴》里就曾记载:“郭子仪数上言,'吐蕃、党项不可忽,宜早为之备。’”

关键是看出来和能做到是两回事,当时的唐朝挡住叛军已经很勉强,哪有力量阻滞吐蕃的进攻。

不用问也知道,鸿胪寺歃血谈不出啥好条件,所以各种唐史里都没有这次会谈的详细记载。

唐史里不好意思写不要紧,藏文史料写得很清楚。

《恩兰·达札路恭记功碑》上写着,“(赤松德赞时期)攻唐属州郡城池多处。唐主孝感皇帝(肃宗)君臣大怖,年纳绢缯五万匹为寿,以为岁赋。”[2]

这里面的“唐主孝感皇帝”说的就是唐肃宗李亨,至德二年群臣给他上尊号“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

藏文碑刻直接用了李亨的尊号,说明吐蕃对唐朝国内的情况很了解。

另外,碑刻里也写的很清楚了,唐朝每年给吐蕃五万匹绢,来换取吐蕃不进攻唐朝边境。

关键是李亨也兑现了承诺,在敦煌文献大事记年762年的条目里记载:“以李唐之贡帛分赐各地千户长以上官员。”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对周边政权的纳贡,始于北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的檀渊之盟。但其实早在唐肃宗时期就已经有了,而且给吐蕃还不是最早的。

在《旧唐书·肃宗本纪》里记载:“至德二年(757年)十月,回纥叶护自东京还,宴之于宣政殿,……乃封叶护为忠义王,约每年送绢二万匹,至朔方交授。”

也就是说,在唐蕃鸿胪寺歃血之前五年,唐朝就答应每年给回纥两万匹绢。

说到这里,就出了一个小问题,到底是每年给吐蕃五万匹绢呢,还是就给一次?

关于这个问题学者们的观点出现了分歧,有的学者比如林冠群先生认为是每年都给,因为藏文碑刻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岁贡”。既然是“岁贡”当然是每年给一次。[3]

但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每年给五万匹绢的数量都点太多了,不太符合当时的情况。[4]

因为唐朝每年给回纥两万匹的前提是,至德二年九月,唐朝与回纥联军在长安西南的香积寺与叛军血战,叛军大败,斩首六万级,进而克复长安。

被无数军迷津津乐道的陌刀之战,就发生在此战之中。

当时,叛军精骑撼动唐军阵脚,李嗣业脱衣徒搏,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

杀十数人,阵容方驻。前军之士尽执长刀而出,如墙而进;嗣业先登奋命,所向摧靡。

之后,联军再战于新店,斩首十万级,横尸三十里。安庆绪与其党奔河北,克复东京。

也就是说,回纥岁贡的前提是大败叛军,克复两京。

那么问题就来了,回纥拼死拼活的挥刀上阵,才给两万匹,吐蕃啥也没干,每年给五万匹。

这让回纥人咋想,我们咋的啦?脑袋大啊!

另外,唐朝实际上确实只给了一次。

至于为啥只给了一次,给了一次以后不给了,又发什么什么事情,我们下次再说!

参考书目:

[1]、《唐代后期唐朝与回纥军事关系研究(755 - 840)》_刘冬;

[2]、《恩兰、达扎路恭纪功碑》_王尧;

[3]、《干戈玉帛_唐蕃关系史研究》_林冠群;

[4]、《论“安史之乱”时期的唐姜关系》_朱迪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