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之 调胃承气汤证

 花无缺3myj1j3d 2023-04-02 发布于江苏

上期我们讨论了大承气汤证,简单的回顾一下:其人发潮热,汗出无恶寒,不大便,谵语,腹满痛者,当考虑为大承气汤证,宜用大承气汤泻下清里热。大承气汤非大便硬不可用,但对于热迅速入里成实、津液亡失太过以及少阴病转阳明者,应急下而救其津液。其人痉病但又里热实的话,可与大承气汤。其人见滑数脉,或脉浮大,按之反涩,为里有宿食,大承气汤下之。其人下利其脉当微,但脉反平,或浮大而涩,或脉滑,或脉迟滑者,均为里有实之应,宜用大承气汤下之。另外,妇人产后血虚,汗多,又感风寒,容易出现痉、郁冒、不大便之证,不大便并见明确的大便硬结的指征,当用大承气汤下之。妇人产后恶露不尽,少腹坚痛,又不大便,烦躁发热,脉实,不食,食者谵语,为热在里,与瘀血结于膀胱,宜用大承气汤泻利清热。今天我们来讨论调胃承气汤证。

如下是调胃承气汤的相关条文:

第29条: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其人脉浮,自汗出,心烦,微恶寒,类似于桂枝汤证,但小便数,脚挛急却提示并非如此,小便数为里有水气,脚挛急为津液虚衰,如果直接用桂枝汤或桂枝加附子汤发汗,津液必然更虚,从而出现四肢厥、咽中干,发汗激动内饮,更烦躁而吐逆,此为误治。里有水气故用甘草干姜汤温中逐饮,以治烦逆。文中复阳为恢复津液之意。

如果厥愈足温仍脚挛急者,则用芍药甘草汤缓其拘挛,其脚即伸。如果其人由于津液亡失而胃气不和,并且出现谵语(说胡话)者,说明邪入里成实,可少与调胃承气汤,微和其胃气。如果再重发汗,复用烧针发大汗,津液亡失而成为阴寒重证,宜用四逆汤主之。

这段条文从桂枝汤夹杂水饮证开始,误用汗法而致津液更虚而出现厥逆,咽中干,吐逆、烦躁,先以甘草干姜汤恢复胃气以滋津液,再以芍药甘草汤治其拘挛,最后用调胃承气汤和其胃气而愈。在第30条仲景也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第30条: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薇拘急,重予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薇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愈。

此条采用了弟子与老师的问答的方式组织。弟子问:其证为桂枝汤证,但用桂枝汤而加剧,出现厥逆,咽中干,脚拘挛而谵语。老师您说其人半夜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来正如老师所言,何以如此准确无误。

老师则给出了分析的过程:寸口脉浮大,浮脉为病在表,脉大按之无力为虚,邪气在表发微热,津液虚而出现脚挛急,从症状反应上看似桂枝汤证,而直接采用桂枝加附子并增桂枝量来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是错误的。汗法而使津液更多的亡失,而出现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的症状表现。

这都是津液亡失造成的结果,津液虚衰而致咽中干,内里结实而出现烦躁谵语。首先要复胃气而滋津液,当胃气恢复津液到达两足当温,但津液还没有完全恢复,只是四肢厥冷治好了。然后再用芍药甘草汤,不久就脚挛就好了。最后再针对谵语,而是少少的与调胃承气汤,微微的大便稀溏一些,胃热泻掉后,谵语也就好了。就是因为有如上的判断所以知道病一定会好的。

从上面两段条文中看,如果见到小便数,是不能使用桂枝汤或桂枝加附子汤的,也就是说小便数绝不可发汗,汗出则厥。小便数或小便不利均属于水饮之证候,而小便数多虚,小便不利多实,即使其人水气病须发汗,但渴而下利,小便数皆不可发汗。

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发汗后恶寒,这是精气虚而欲陷入阴证。若不恶寒但热者,胃中干,而入阳明内实,此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发汗不得法或误发汗,变证多样,但基本上可以分为虚证和实证两种类型,芍药甘草汤证和调胃承气汤证,为常见的两类方剂。

第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此条文主要关注脉象,阴脉和阳脉如何理解呢?浮取以候卫,此为阳脉,沉取以候荣,此为阴脉,浮沉无所偏胜,荣卫调和,所以称之为阳明俱停。

太阳病未解,阴阳自调者,当战汗而解,也就是先振栗后汗出。

但是如果浮取脉微,这里的微当以缓弱来理解,脉浮缓为卫气不和于外,病在表,当以汗法而解。如果沉取脉缓,即为沉缓脉,为荣气不和于里,病在里,这是因为津液虚,胃中干,胃有热,当以下法而解,下之宜调胃承气汤。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临床上不能光凭脉象,必须脉证结合起来看,即在沉缓脉的基础上,其人当有口干,大便秘结不通等症。

战汗多见于久病或里虚者,也常作战汗为瞑眩状态。战汗一般有三个过程:振栗、发热、汗出。这是体内正邪斗争,正胜邪却的一种表现。

第105条: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入里传阳明,而出现谵语,这是因为胃中有热,热结于里,胃不和而谵语,当承气汤泻下而清热。

阳明病初起,其大便未干,热越来越盛,人体体液来越丧失,一方面汗出,一方面小便数,所以判断为阳明病。如果其人还小便利,也就是小便多,小便多则水分从下而去,大便当硬结。其人当不大便,反而出现了下利,这是一种比较反常的表现。再观察其脉亦不见浮大之脉,却见脉调和,可以猜想是由于医者误用了丸药下之的缘故。这里的丸药是指巴豆剂,丸药是下寒实的,不适合下热实。

再说为什么说见到脉调和会有问题。如果是里寒而自下利并出现谵语,则为阴阳离绝的危急症候,其脉当微厥,脉微细而四肢厥冷,不应该为调和之脉。如果为里热,其脉当实,实而有力的脉,如果没有服用丸药,而出现自下利的,脉当微,今反脉和、谵语,此为由里实未去的缘故,当以调胃承气汤主之。

只有谵语、胃不和不见实、满、痛的症状,不用选择大承气汤。

第12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太阳病表证已解,其人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看起来像柴胡汤证,但腹微满,并且大便反溏。

胃里老是“温温欲吐”,胃气上逆而不降,其运动趋势向上,不应该有下利的症状,而且有腹满,下利多不见腹满,所以形成了明显的对抗性的趋势。而巴豆之剂,又能使人吐又能使人泻,而且吐下都非常峻猛。如果其人用了丸药,这样就比较合理地解释了此症状的出现。

服用了巴豆,而致胃不和而内烦,吐后胃气往上逆的厉害,温温欲吐,可与调胃承气汤,但是不要大吃,少少与之。如果没有服用巴豆之剂,则不可与之,因为不是调胃承气汤证,颇欲吐,太阳病过经传入少阳,要考虑使用小柴胡汤了。

当欲呕、胸中痛,微溏者,虽似柴胡汤证,但通过问诊,了解到这是因为服用了巴豆之剂而造成的,如何得知,源于其心下温温欲吐的表现。柴胡证中的心烦喜呕,是好呕,呕吐频繁的意思。而条文中的温温欲吐,欲吐而烦恼,腹中饥饿,但什么也不能吃。

胸中痛,心下温温欲吐,大便溏,是服用其药的结果,且胃因吐下而不和,吐后以心下温温欲吐为常,与调胃承气汤即治。

什么是极吐下呢?表示剧烈的吐下,例如巴豆之剂。

第207条: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不吐也不下利是正对栀子豉汤而言的,经过吐下之法,虚于里,胃肠里什么都没有,而心烦不得眠,这是虚烦,为栀子豉汤证。而对于阳明病,发热汗出不恶寒但恶热,胃家实邪在里而心烦,为实烦,可与调胃承气汤下之。

第248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而出现蒸蒸发热,是实热在胃之候,调胃承气汤主之。第254条: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发热不解,而迅速入阳明而蒸蒸发热,而没有用大承气汤急下之,在于其证无腹满痛的原因。

第249条: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吐后腹胀满,为里不和,与调胃承气汤主之。吐后而胃不和,多用本方。

三承气汤属于阳明里实之泻下剂,但调胃承气汤以无厚朴、枳实,则不治胀满,但芒硝、大黄并用,其攻坚作用有类似于大承气汤,并有甘草泻下较缓。大黄涌下,他可以刺激肠膜蠕动,使粪便往下走,而芒硝能软坚祛热,里热结成坚块的东西他能将之稀薄了,两者配伍,泻下能力非常强大。

从上面的条文中胃不和而谵语者,稍与调胃承气汤;脉沉缓者,荣气不和于里,宜调胃承气汤;发热不恶寒,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未吐未下而心烦者,为实烦,与调胃承气汤;发汗而蒸蒸发热,无腹满痛者,属胃,可与调胃承气汤;吐后腹胀满者,可与调胃承气汤。这些条文多为简略之词,我们不可用单一脉象或单一症状就决定用调胃承气汤下之,仍然要通过脉证合参辩证为调胃承气汤证,方可与调胃承气汤以治之。

调胃承气汤证的病理是里热里实,相对于大小承气汤,也去里实,但更偏于里热。其症状反应多为便秘、腹部硬满(胃肠部)、烦躁、发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象多见舌红、苔黄腻或干。脉象有滑数、沉弱。

生活中常喝酒之人,喝酒后胃里面热,烧心,呕吐,这时胃中干,胃里热,可以用调胃承气汤和其胃气。

调胃承气汤是承气汤中最轻的泻下剂,如胃不和,以其调和胃,故而为调胃承气汤。但大黄和芒硝配伍有很强的攻下坚软的作用,但为什么是轻剂呢?一是源于甘草的缓急的作用。二是少少与之、分服的服药方法。

甘草在临床疾病中用于有急迫的情况,例如病人疼的厉害,病情发展迅速,烦躁急迫等等,甘草在其中起到缓解症状病情的急迫。另外对药力也有缓解的作用,泻下药加入甘草,使药物缓缓发作,不会出现泻下脱水,所以此方剂称之为调胃承气汤。又例如大泻下、大利尿剂,要求起效快,就不会用甘草,例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等。

本来想找一个胡老的病案,没有找到,引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一个医案以理解调胃承气汤的使用。

参考病案:一人素伤烟色,平日大便七八日一行,今因受外感实热,十六七日大便犹未通下,心中烦热,腹中胀满,用洗肠法下燥粪少许,而胀满烦热如旧,医者谓其气虚脉弱,不敢投降下之药。及愚诊之,知其脉虽弱而火则甚实,遂用调胃承气汤加野台参四钱,生赭石、天门冬各八钱,共煎汤一大碗,分三次徐徐温饮下,饮至两次,腹中作响,觉有开通之意,三次遂不敢服,迟两点钟大便通下,内热全消,霍然愈矣。

刻下症状:十六七日不大便,心烦,腹胀满。这个病案并非最佳的分析案例,症状描述不完整,从其描述很容易确定是阳明里实证。其人通过洗肠下燥粪少许,与今天很多人使用开塞露等药物通便一致,只是针对不大便而做治疗,却没有完成真正的辨证治疗,因此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阳明里实证,是里有热而大便干而硬结为基本病机,需要泻下清热通便之法方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腹胀满而不痛,故而未选择大承气汤,而选择调胃承气汤泻下清热通便,服用二次而大便通下,内热全消。

根据@吉瓦尔老师的建议,从本期开始,我会在文章的结尾给大家留一个思考题,并在群组中进行讨论。今天的问题如下:

  • 第一、请问白虎汤证和承气汤证如何鉴别?

  • 第二、请分析如下的病案并给出辩证思路和建议处方:

张某,男,53岁,高热40℃,人院后持续10天,用过各种抗生素,热依然不退,各种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症见:灼热无汗,头痛肢凉,口舌干燥,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已7日未解,舌红苔黄燥,脉沉实数。(选自:李士懋、田淑霄 ,相濡医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以上观点仅供学习和学术讨论之用,非专业医疗建议,请勿擅用。如有必要,请前往专业医疗就诊,对于生命健康当慎之又慎。另外,文中肯定存在理解的错误,请各位读者老师评论区留言批评或加入群组和我们一起讨论。

今天的笔记就写到此,下次再见,如果还有下一次的话。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