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书丨孙晓磊整理《通鉴前编》出版

 慧然 2023-04-02 发布于广东

图片

《通鑑前編》(全三册)

宋)金履祥 撰,孫曉磊 整理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2-12

ISBN 978-7-5732-0466-0

定價:218.00元

售價:163.8元

內容簡介

《通鑑前編》十八卷、《舉要》二卷,敘事以《尚書》爲主,下及《詩》《禮》《春秋》,旁採舊史、諸子,表年繫事,復加訓釋,斷自唐堯以下,接于《通鑑》之前,起帝堯元載甲辰,止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凡一千九百五十五年。《四庫全書總目》評價該書:“援據頗博。其審定群説,亦多與經訓相發明。在講學諸家中,猶可謂究心史籍,不爲游談者矣。”(《四庫全書總目》卷四七)

作者簡介

金履祥(1232—1303),本名祥,後更開祥,再更履祥,字吉父,自號次農,卒謚文安,學者稱仁山先生。金履祥師事同郡王柏,因王柏而登何基之門。金氏一生著述宏富,嘗撰作《尚書表注》二卷、《大學疏義》一卷、《論語集注考證》十卷、《孟子集注考證》七卷、《仁山文集》四卷,編《濂洛風雅》七卷,批注《禮記》二十卷,其《通鑑前編》一書更是金履祥三十餘年心力所萃,網羅遺失,開迪後學。

整理者簡介

孫曉磊,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歷史文獻學研究。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高校古委會直接資助項目等,在《文獻》《中國史研究》《光明日報》《中國典籍與文化》等刊物發表論文若干篇。

整理說明

《通鑑前編》十八卷、《舉要》二卷,凡二十卷,起帝堯元載甲辰,止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一千九百五十五年。


金履祥嘗謂司馬光作《資治通鑑》,而劉恕作《通鑑外紀》以記前事,但《尚書》不入,帝王之事,捨《尚書》則諸家真稗官小説之流,其志不本於經而信百家之説,是非頗繆於聖人,此不足以傳信,故乃用邵氏《皇極經世曆》、胡氏《皇王大紀》之例,損益折衷,一以《尚書》爲主,下及《詩》《禮》《春秋》,旁採舊史、諸子,表年繫事,復加訓釋,斷自唐堯以下,接於《通鑑》之前,勒爲一書,名曰《通鑑前編》。

《通鑑前編》完稿之後,至金氏辭世,此書竟未得付梓,身後乃由弟子許謙校刊傳世。許謙《上劉約齋書》嘗憶及此事,云:“(先師仁山金某吉父)至於病革,猶删改未已。將易簀,則命其二子曰:'《前編》之書,吾用心三十餘年,平生精力盡於此。吾所得之學,亦略見於此矣。吾爲是書,固欲以開學者,殆不可不傳,然未可泛傳也。吾且歿,宜命許某次錄成定本。此子他日或能爲吾傳此書乎?’某聞之,抱書感泣。今既繕寫成集矣。”[1]柳貫《故宋迪功郎史館編校仁山先生金公行狀》云:“先生歿時,凡所著書,僅僅脫稿,而未及有所正定,故悉以授許謙。謙尤能遵禀遺志,益加讎校,今皆刻板以傳。”[2]黃溍《白雲許先生墓志銘》云:“金先生所著《論語孟子考證》《資治通鑑前編》皆未遑刊定,垂歿以屬之先生。今二書得以大備而盛行,先生力也。”[3]是則許氏之功至偉。許謙《<通鑑前編>序》(天曆元年、1328)嘗言及校刊經過,曰:“今肅政廉訪使平陽鄭公允中,爰始解驂,聿崇正學,尚論格人,章明善道,載閱是編,三復嘉歎,謂宜立於學官,傳之後世。乃詢之監憲左吉公,亦克欣贊,暨僚列賓佐,罔不協從。亟命有司鋟諸文梓,共捐秩祿以佐其費。”[4]吳師道《請鄉學祠金仁山先生》又曰:“《通鑑前編》近蒙本道憲司命婺學刊行。”[5]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載錄一舊鈔本金氏《論孟集注考證》所附李桓序(至元三年、1337),曰:“婺學者,先生之鄉校也。既嘗刻其《通鑑前編》之書矣。”[6]葉德輝《郋園讀書志》亦曰:“元天曆元年第一次刻本,出自履祥門人許謙所傳。”[7]則知元文宗天曆元年《通鑑前編》初刊於婺州路儒學。

我們此次點校整理《通鑑前編》,以元刊本爲底本,以明慎獨齋配補歸仁齋本及清宋犖本、率祖堂本、四庫本爲參校本,凡底本之譌、脫、衍、倒,悉據參校本訂正,並出校勘記予以說明。今將各本簡述如下。

(1)元刊本。天曆元年戊辰(1328)婺州路儒學初刊,日本靜嘉堂文庫藏,原徐子宇、陸心源(皕宋樓)舊藏,共二十冊,《前編》十八卷、《舉要》二卷,凡二十卷。每葉二十行、行二十二字、小字雙行同、線黑口、無魚尾、左右雙邊,版心(書口)上記大、小字數,下記刻工姓名。《前編》卷前爲許謙《<通鑑前編>序》、次爲鄭允中《<通鑑前編>表》、次爲金履祥後序。《前編》各卷端題“通鑑前編卷之×”(×表卷數,下同),《舉要》各卷端題“通鑑前編舉要卷之×”、次行下題“金履祥編”。《前編》卷一八末有“門人御史臺都事汝南郭坰校正”、“門人金華許謙校正”字兩行。鈐有“徐子宇”、“輔生堂”、“歸安陸樹聲叔桐父印”、“婁江世家”、“製書傳後”、“子孫寶之”等印。

(2)慎獨齋配補歸仁齋本。明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劉氏慎獨齋刻朱熹《資治通鑑綱目》五十九卷,弘治十七年甲子(1504)刻商輅《續資治通鑑綱目》二十七卷,正德元年丙寅(1506)刻、萬曆二年甲戌(1574)補刻《資治通鑑綱目前編》十八卷、陳桱《資治通鑑綱目前編外紀》一卷。劉氏所刻《資治通鑑綱目前編》十八卷,實即金履祥《通鑑前編》一書,惟金氏書之二卷《舉要》未刻。明嘉靖三十九年庚申(1560)楊氏歸仁齋重刻《通鑑綱目全書》一百八卷,包括朱熹《資治通鑑綱目》五十九卷、陳桱《資治通鑑綱目前編外紀》一卷、金履祥《資治通鑑綱目前編》十八卷、《舉要》三卷、商輅《續資治通鑑綱目》二十七卷。金氏書,日本內閣文庫藏有一部慎獨齋配補歸仁齋本,共十四冊,含《外紀》一卷、《前編》十八卷、《舉要》三卷,其中《外紀》、《前編》卷一至卷一〇爲慎獨齋所刻,《前編》卷一一至卷一八、《舉要》則爲歸仁齋所刻。慎獨齋所刻版式爲每半葉十行、行二十二字、小字雙行同、黑口、四周雙邊、雙順魚尾,歸仁齋所刻爲四周單邊,其餘版式則與慎獨齋同。《前編》卷前鈔錄鄭允中《<通鑑前編>表》,次刊許謙《<通鑑綱目前編>序》,卷一八末鈔錄金履祥後序。《前編》各卷端題“資治通鑑綱目前編卷之×”,《舉要》各卷端題“資治通鑑綱目前編舉要卷之×”,次行下題“仁山金履祥編”,又次行下題“京兆劉弘毅刊”或題“京兆劉弘毅鋟”、“歸仁齋楊氏重鋟”或題“書林仁齋刊”。許謙序後有“皇明正德丙寅慎獨齋新刊行”、《前編》卷八末有“萬曆甲戌歲慎獨齋重梓”、《舉要》卷三末有“皇明嘉靖庚申歸仁齋重梓行”等牌記。

(3)宋犖本。清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宋犖奉敕校刊《御批資治通鑑綱目全書》一百九卷,內府刻,聖祖玄燁批,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藏,五十冊,包括朱熹《資治通鑑綱目》五十九卷、首一卷、金履祥《資治通鑑綱目前編》十八卷、《舉要》三卷、陳桱《資治通鑑綱目前編外紀》一卷、商輅《續資治通鑑綱目》二十七卷。每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二字、小字雙行同、黑口、雙順魚尾、四周雙邊。金氏書先刻《舉要》,後刊《前編》。《舉要》卷前有康熙四十六年《御製資治通鑑綱目全書敘》一篇。《前編》各卷端題“御批資治通鑑綱目前編卷×”,《舉要》各卷端題“御批資治通鑑綱目前編舉要卷×”,卷末有“吏部尚書加二級臣宋犖謹奉敕校刊”字一行。

(4)率祖堂本。清雍正乾隆年間金華金氏刻、光緒十三年丁亥(1887)金華教諭鎮海謝駿德補刻《率祖堂叢書》,其《通鑑前編》一書,含《外紀》一卷、《前編》十八卷、《舉要》三卷,乃乾隆十年乙丑(1745)十八世孫金律重梓,義烏圖書館藏。每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三字、小字雙行同、黑口、雙對魚尾、四周單邊。《前編》卷前爲金履祥《<通鑑前編>前序》,次爲許謙序,次爲鄭允中表,卷一八末爲金履祥《<通鑑前編>後序》,又有金律跋一篇。《前編》各卷端題“資治通鑑前編卷之×”,卷一次行題“〔宋金仁〕山履祥編輯”,卷一七、卷一八次行上題“宋金仁山履祥編輯”,下題“金邑後學李旦參閱”、“東邑後學盧衍仁重校”、“十八世孫律重梓”。《舉要》各卷端題“資治通鑑前編舉要卷之×”,卷一次行上題“宋金仁山履祥編輯”,下題“金邑後學李旦參閱”、“東邑後學盧衍仁重校”、“十八世孫律重梓”。

(5)《四庫》本。清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開四庫館編修《四庫全書》,《通鑑前編》收入史部編年類,乃是依據邵晉涵家藏本鈔錄,包括《前編》十八卷、《舉要》三卷。《前編》卷前有館臣所撰提要一篇,次爲金履祥《<通鑑前編>前序》,次爲許謙序,次爲鄭允中《進<通鑑前編>表》。《前編》各卷端題“資治通鑑前編卷×”,《舉要》各卷端題“資治通鑑前編舉要卷×”,次行下題“宋金履祥編”。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將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據以重印,《通鑑前編》收錄在第332冊。

金履祥《<通鑑前編>序》、許謙《<通鑑前編>序》、《元史·金履祥傳》皆稱其書“名曰《通鑑前編》”,且元刊本各卷端亦題作“通鑑前編”。然而,慎獨齋配補歸仁齋本、宋犖本各卷端皆題作“資治通鑑綱目前編”,稱名多“綱目”二字。明刻《通鑑綱目全書》,多將金履祥《通鑑前編》冠於朱熹《資治通鑑綱目》前,遂將金氏書改題曰《資治通鑑綱目前編》,故《四庫全書總目》論此曰:“《通鑑綱目》刊本,或以此書爲冠,題曰《通鑑綱目前編》,亦後來所改名。”[8]

《通鑑前編》體例,原與《資治通鑑》《資治通鑑綱目》均異。陸心源《元槧<通鑑前編>跋》云:“是書集經傳史子之文,按年編次,曰《通鑑》;每年各爲表,題曰《舉要》。雖名《通鑑》,實仿《綱目》之例。惟《舉要》低三格,《通鑑》皆頂格。此則小變乎涑水、紫陽之例者也。”[9]耿文光《萬卷精華樓藏書記》云:“是書之體,與涑水《通鑑》異,與朱子《綱目》亦異。即以《舉要》爲題,低三格書之;以所引之書頂格大書;惟訓釋及案語以小字夾注附綴於後。”[10]《四庫全書總目》曰:“凡所引經傳子史之文皆作大書,惟訓釋及案語則以小字夾注附綴於後。蓋避朱子《綱目》之體,而稍變《通鑑》之式。後來浙江重刻之本,列《舉要》爲綱,以經傳子史之文爲目,而訓釋仍錯出其間,已非其舊。”[11]元刊本《通鑑前編》所引經傳史子之文皆大書,即單行大字,其頂格者爲《通鑑》,低三格者爲《舉要》,《舉要》爲《通鑑》之綱;惟訓釋及案語則以小字夾注附綴於後,即以雙行小字附綴於經傳史子文後。《通鑑前編》末附二卷《舉要》,則是裒聚《前編》低三格所書者,因其用雙行小字注明每條出處,故又別爲二卷。慎獨齋配補歸仁齋本、宋犖本,雖皆題曰《資治通鑑綱目前編》,而其體例則與元刊本類同。《通鑑前編》後世重刻(鈔),有大變其體例者,乃列《舉要》爲綱,即用單行大字、大書,但不再低三格,而是頂格;以經傳史子之文爲目,即用雙行小字、低一格,不再大書、頂格;訓釋仍錯出其間,即訓釋及案語仍用雙行小字,錯出於經傳史子文間。率祖堂本、四庫本均是此一體例。《通鑑前編》體例經此大變,更趨近於朱子《綱目》,而迥異於原貌。

《通鑑前編舉要》元刊本爲二卷,而慎獨齋配補歸仁齋本、宋犖本、率祖堂本、四庫本皆將其新釐定爲三卷,乃是將原卷二“九月,王崩,太子泄心踐位”句後,即周簡王十四年崩後內容新釐定爲卷三,新卷編年始於周靈王元年。《舉要》僅是卷數改變,文字、內容無增刪。元刊本《通鑑前編》卷前許謙《<通鑑前編>序》及鄭允中《<通鑑前編>表》均謂《舉要》爲“二卷”,慎獨齋配補歸仁齋本、率祖堂本、四庫本爲諧調新釐定卷數而徑改序文作“三卷”,後兩本又徑改表文亦作“三卷”。

《通鑑前編》所附《外紀》乃元人陳桱(字子經)撰作,陳氏讀歷代史,輯事之大者爲《筆記》百卷,乃取《筆記》盤古至高辛爲《通鑑世編》一卷,唐天復至周亡、遼夏初事爲《通鑑外編》一卷,宋有國至歸於大元爲《通鑑新編》二十二卷,總之爲二十四卷,合名曰《通鑑續編》。《四庫全書總目》云:“(陳)桱以司馬氏《通鑑》、朱子《綱目》並終於五代,其周威烈王以上雖有金履祥《前編》,而亦斷自陶唐,因著此書。首述盤古至高辛氏,以補金氏所未備,爲第一卷;次摭契丹在唐及五代時事,以志其得國之故,爲第二卷;其二十二卷皆宋事,始自太祖,終於二王,以繼《通鑑》之後,故以'續編’爲名。”[12]金履祥《通鑑前編》敘事始自帝堯,而陳桱則前續金氏之書,述盤古至高辛爲《通鑑世編》一卷,即《通鑑續編》首卷。明人刻《通鑑前編》多附綴陳氏此卷而以《外紀》名之,經有劉弘毅音釋、吳勉學增定,遂成定本,故而慎獨齋配補歸仁齋本《外紀》卷端下題“後學四明陳子經編輯”、“後學京兆劉弘毅音釋”,而率祖堂本卷端則題“元四明陳子經編輯”、“明新安吳勉學增定”。

《通鑑前編》卷前附有一篇《<通鑑前編>表》,表不署名,難以窺知作者名姓。許謙《<通鑑前編>序》云:“(今肅政廉訪使平陽鄭公允中)亟命有司鋟諸文梓,共捐秩祿以佐其費。厥功告備,將表上送官,而命謙爲之序。”[13]《元史·金履祥傳》云:“天曆初,廉訪使鄭允中表上其書於朝。”[14]是則此表爲鄭允中所作。

《元史·金履祥傳》嘗載金氏與弟子許謙論及《通鑑前編》而云:“二帝、三王之盛,其徽言懿行,宜後王所當法;戰國申、商之術,其苛法亂政,亦後王所當戒,則是編不可以不著也。”[15]《四庫全書總目》評此書云:“援據頗博。其審定群説,亦多與經訓相發明。在講學諸家中,猶可謂究心史籍,不爲游談者矣。”[16]周中孚《鄭堂讀書記》云:“仁山是書,宗孔子删《書》斷自唐虞之旨,援經據傳,編年紀事,斥稗官之駁雜,黜《汲冢》之誕誣,誠述作之宏規也。”[17]《通鑑前編》乃金履祥三十餘年心力所萃,網羅遺失,議論明達,開迪後學。今爲便於學界研究、使用,特將此書整理出版,因學力有限,錯誤在所難免,尚祈方家教正。

注释:
[1] 許謙撰、蔣金德點校《許白雲先生文集》卷三,《許謙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984頁。
[2] 柳貫《柳待制文集》卷二〇,民國十三年(1924)永康胡宗楙校鋟《續金華叢書》本,葉7a-b。

[3] 黃溍撰、王頲點校《黃溍集》卷二一,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775頁。

[4] 許謙《<通鑑前編>序》,《通鑑前編》卷前附,元天曆元年(1328)婺州路儒學刊本,葉5b-6a。

[5] 吳師道《吳禮部文集》卷二〇,《續金華叢書》本,葉1a。

[6] 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卷一〇,中華書局,1990年,第118頁上欄。

[7] 葉德輝撰、楊洪升點校《郋園讀書志》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128頁。

[8] 《四庫全書總目》卷四七,中華書局,1965年,第428頁下欄。

[9] 陸心源《儀顧堂續跋》卷六,中華書局,1990年,第274頁上欄。

[10] 耿文光《萬卷精華樓藏書記》卷二九,中華書局,1993年,第292頁下欄。

[11] 《四庫全書總目》卷四七,第428頁下欄。

[12] 《四庫全書總目》卷四七,第428頁下欄。

[13] 許謙《<通鑑前編>序》,《通鑑前編》卷前附,婺州路儒學刊本,葉5b-6a。

[14] 《元史》卷一八九,中華書局,1976年,第4317頁。

[15] 《元史》卷一八九,第4317頁。

[16] 《四庫全書總目》卷四七,第428頁下欄。

[17] 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卷一六,中華書局,1993年,第94頁。

整理凡例

一、此次點校整理以日本靜嘉堂文庫藏元天曆元年(1328)婺州路儒學初刊本(元刊本)爲底本,參校本則爲以下四種:日本內閣文庫藏明正德元年(1506)劉氏慎獨齋刻、萬曆二年(1574)慎獨齋補刻配補嘉靖三十九年(1560)楊氏歸仁齋重刻本(慎獨齋配補歸仁齋本);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藏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宋犖奉敕校刊本(宋犖本);義烏圖書館藏清乾隆十年(1745)金郡金律重梓本(率祖堂本);清乾隆年間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四庫》本)。

二、元刊本之譌、脫、衍、倒,悉據參校本訂正,並出校記予以說明。校記置於各篇篇末,依序排列。元刊本不誤而他本誤者,不出校記。

三、《通鑑前編》校勘,僅限於《通鑑前編》版本間異文,至於《通鑑前編》所引他書與該書各單行本之異文,以及他書引《通鑑前編》所見之異文,不納入校勘範圍。

四、《通鑑前編》大量引用《書》《詩》《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國語》《史記》等書,多有刪節,與原文不盡一致,但文從字順、文意無礙,此類情況,不出校記。

五、元刊本避諱字皆改復本字,俗體字皆改作通行字,不出校記。

六、元刊本《前編》各卷端皆題曰“通鑑前編”,其《舉要》各卷端則題曰“通鑑前編舉要”,《舉要》爲二卷,而他本多題曰“資治通鑑綱目前編”、“資治通鑑綱目前編舉要”,又將《舉要》新釐定爲三卷,且附有陳桱《外紀》一卷。此次點校整理,一依元刊本爲是,而陳桱書則不收錄。

七、今按元刊本次序,《通鑑前編》卷前依次爲許謙序、鄭允中表、金履祥後序,以保留底本原貌。金履祥生平資料及《通鑑前編》後世散見之序跋、提要,見本叢書金氏文集及其附卷,因體例所限,此不再重複著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