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感--《认知觉醒》之熔断不读书法

 长沙7喜 2023-04-02 发布于广东

      自评5分,这个方法颠覆了我的学习观,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学习状态。虽然自认为学习很努力,但总在一个浅层次形式中徘徊,学习效率不高。不过,浅层次形式的学习也是非常有用的,没有这些作为基础,也没法让自己接触到深层次学习状态,不是嘛。

      回归正题,熔断不读书法则,越想越觉得有用,这就是提升自己的终极利器,是针对目标、提升认知的最有效方法。这个方法取自《好好学习》作者成甲老师。那什么是“熔断不读书法”?成甲老师告诉我们,在读书时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会触发熔断点,立刻停止读书。停止读书之后,围绕这个触发点对自己提问。1.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我有启发?2.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3个不同的事情上吗?3.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然后,进行无限制的延伸,直到延伸不了为止。

      大家发现了吗,我们绝大多数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追求形式上的完整。比如我在听樊登读书时,一直在试图梳理大纲、弄清主要内容、画清思维导图,而对于真正的触动点,能帮助自己、提升自己的内容,往往被忽略或者被覆盖了,变成了“次要内容”,甚至被埋没进形式中。这种方式之所以流行,是因为符合“熵增”的定律,将认知知识由有序慢慢沦为无序。这种学习方法,因为不费脑子,符合本能脑和情绪脑的追求,所以大家都拿来用。

      “追求形式完整”虽然流行,但事实证明这是有问题的,意味着我们把“知识”和“认知”混淆了,忽略了提升自己“认知”范围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正如万维钢所言,个人成长的目的不是“知道和理解”,而是“判断与选择”,真正的知识不是你知道了它,而是能运用它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或者用我们自己的话说,知识并不一定有用,“能用上”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那具体怎么操作呢?就是寻找触动点。读一本书,只需要寻找一到两个触动点,然后根据上面提到的三个提问,不断挖掘、联系、缝接,争取挖到无能为力,那这本书就是极有价值的!至于他的大纲内容、逻辑关系,对于我们而言,完全不那么重要了。这样学习,不仅能快速提升认知能力,还能让自己不焦虑。

      这,就是周岭让人佩服的地方,他一针见血指出了搭建个人认知体系的真相: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触动、触动、触动,极致追求触动,有了触动,学习的机会就来了!

      触动,也是另一种反思。留意每天触动自己的那件事,不管是好的启发还是坏的体验,都写下来复盘,写得越详细越好。一个触动点若是能够转化为一个认知晶体,我们的生命质量将会远远超过不反思的人。

      具体如何让触动真正落到实处,周岭也做了三方面的归纳,一是完全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知识进行重新解释,促使自己对新知识进行反应;二是需要的时候一定能够随时提取出来,经常反思、关联和强化;三是实践、实践、实践,在舒适区边缘,一点点向外扩展,然后慢慢变得越来越泰然、不焦虑。

      总体来说,《认知觉醒》这本书对我的帮助极大,已经先后写出5篇笔记了,以后可能还会写下10篇以上思考记录。周岭虽然是知识的搬运工,但他能够把认知类的知识集合,并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本身就是我难以企及的大神存在。年龄相仿、认知差距极大,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差距。差距就差距吧,能有个远远前行的背影,让我有目标可以追赶,这本身就是一个让人兴奋的事情,加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