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冰冻小薇 2010-12-04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这一环节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对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等因素进行总体考虑, 主要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中的最核心环节,直接反映了设计者的教学思想与观念。

教学策略概述
   
教学策略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依据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根据信息加工的控制点不同,可以将教学策略分为两大类,即替代性策略和生成性策略。

    1. 教学策略分类

  
1替代性策略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代替学生处理信息,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以及设计教学活动等

   
替代性策略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较好地集中在预定的学习目标上;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习更多的内容;先决知识不足和学习策略有限的学生可以借助这种方法获得成功的学习。这种策略的缺点在于:学生的智力投入较少,信息处理的深度不够,容易导致被动的接受;由于教学安排得过于周到和缺乏独创性,所以对学生挑战性不大,一些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不高。

   
2生成性策略

   
生成性策略是指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要控制者,学生自己形成学习目标,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加工、安排学习活动的顺序、并鼓励学生自己从教学中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教师在此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教学支持。学生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学习。

   
生成性策略的主要优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积极主动地建构认知结构,对信息的处理过程比较深入,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迁移;允许学生使用和改善他们的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种策略也有它的局限性: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要有较高的智力投入,这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认知超载和情绪低落;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学习周期较长;学习的成功依赖于学生以前具有的有关内容的知识和学生具有的学习策略水平;按照这种方式获得的学习结果具有较明显的个人风格,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带有较浓的个人色彩。

   
由此可以看出,两种策略之间的关系不存在谁更科学、更可取,而是应注重如何在教师控制——学生控制的两极之间,选择一个恰当的控制点,即把两种策略结合起来使用,取长补短,从而用最适当的策略实现教学目标。在决定教学策略或选择策略控制点时,要根据所面临的教学实际情况而定, 应考虑具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对象、 教学条件及环境等因素,根据问题想办法,根据问题想策略。

    2.
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

   
教学策略具有指示性和灵活性,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教学来说,没有任何单一的策略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情况,需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制定教学策略。

  
1)从教学目标出发

  
2)根据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3)要符合学习内容的客观要求

  
4)要适合教学对象的特点

  
5)考虑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

  
6)要考虑教学条件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借助适当的教学手段(工具、媒体或设备)而进行的师生交互活动的总体考虑。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教授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辅助以板书、挂图、投影等媒体向学生传递语言信息的方法,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活动。讲授法的优点是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缺点则是学生比较被动,师生都难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个别差异也很难全面照顾。

    2.
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在、借助实物、图片或使用投影、电视、电影等手段,将要感知的过程或要学习的技能记录下来播放、演示,通过不同形式的直观化方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或在已有理性认识的情况下,再通过感性材料深化理性认识的教学方法。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如电影、电视、多媒体计算机等,可以化静态为动态,因而其逼真程度和直观程度更高。

    3.
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学生围绕某一问题进行交流、切磋,从而相互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可以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师生交流最为直接的一种方法。学生在群体思考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可以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
训练和实践法

   
训练和实践法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设计好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练习,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同类任务,以增加技能的熟练程度或增加新能力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架设学习者在练习之前已基本掌握了于某种训练有关的概念、原理和技能。现代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习者创设逼真的学习和实践情境,使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练习和实践。

    5.
示范模仿法

   
示范模仿法是以教学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有效地获得某种技能的方法,适用于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动作要领的理解,防止学生机械、盲目地模仿,一般教师在示范时要给予适当的讲解,将示范与讲解相结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对技能的学习。

    6.
发现法

   
发现法是指教师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积极思考,自己体会、发现概念和原理。它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材料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学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自己把事物整理就绪,使学生自己成为发观者。

   
在教学中运用发现法,其灵活性和自发性都很大,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其大致步骤包括:

   
1设置问题情境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提供有助于形成概括结论的实例,让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分析、逐渐缩小观察范围,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要点上。

   
2建立假说

    
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分析、 比较, 对各种信息进行转化和组合, 对问题提出假说。

   
3检验假说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以及事实依据对假说进行检验和修正,直到得到正确的结论,并对自己的发现过程进行反思和概括。

   
4整合与应用

   
将新发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 纳入到认知结构的恰当位置。 运用新知识解决有关问题,促进知识的巩固和迁移。

   
以上介绍的几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独特的性能、适用范围和条件,但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适用于一切范围和条件。因此,选择教学方法应全面、综合地考虑到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和条件诸多因素,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组合应有。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可以是并列的,即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也可以是系列的,即一种方式结束后再开始另一种。正是在教学方法的组合方面,教师的创造性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借助适当的教学手段(工具、媒体或设备)而进行的师生交互活动的总体考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