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蔬菜批发商行——菜牙子

 北京的骑士 2023-04-03 发布于北京

       在老北京,蔬菜行俗称“菜牙子”,它是旧时经营蔬菜批发业务的商行。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地区的菜业一直由“菜牙”控制。

  蔬菜是一种鲜嫩易腐的植物,人们每天都离不开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城乡接壤地区,逐渐形成了蔬菜集散市场。在这里菜农和菜贩自由交易,各得其所。久之,有些人见有利可图,乘机垄断,为买卖双方说合并从中抽取佣金,就形成菜牙。

  明初严禁牙行垄断,到中叶以后禁令松弛。清代为了收税则规定由顺天府的通判负责管理牙行事务。在确定数目以后,根据一牙一帖的原则,给每户牙行发“牙帖”,作为营业凭证。没有“牙帖”的不能经营。菜牙从包税方式取得经营权后随即获得世袭特权。清末,北京约有70余家持帖的蔬菜牙行。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京兆地方财政分厅又在原基础上重新填发了牙帖,再次肯定了菜牙的专营权。这种特权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

  北京旧时的菜牙原有76家,解放前夕剩下39家,主要分布在三处:广安市场,又叫北市。位于广安门内菜市口附近,历史最为悠久。主要经营细菜(如蒜苔、厂非和黄瓜等),从业人员大多是回民。天桥菜市,又叫南市。位于永定门内先农坛附近。主要经营大路菜。③阜外菜市,又叫西市。位于阜成门外月坛附近,经营大路菜。此外,在西直门外,德胜门外,安定门外,东直门外和朝阳门外等五处菜市也有季节性经营的菜行。每年3-6月蔬菜生产旺季时开张,8月以后逐渐萧条,冬季歇业。

  菜牙借用一块公地,搭几间房子,置备几杆秤和几口水缸,即可开业。前来销售的卖方是菜户,主要包括位于原来的海淀区、丰台区和宣武区一带伏地菜园的菜农。前来采购的买方是菜商,包括零售座商、摊商和油盐店。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开始交易,九、十点钟结束。牙人调合双方,包括验质、检斤、定价,即所谓“一手托两家”,成交后从买价之外收佣金10%

  菜牙中的每个人都有严格的分工和等级。

  掌柜的:一般是帖主,或是经理。这是菜行的魁首,掌握着经营和分配大权。菜行的分配采取当天分帐的方式,称为“一天一咣当”。最初雇员由掌柜的随意支给,称“随爷赏”,充满封建家长制色彩。尔后逐渐演变成提成制,掌柜的拿“头份”外,还以种种名义使其不劳而获的亲属也参加分配,称“吃空份”。

  掌秤的:又称拿秤的。有的是掌柜的亲自掌秤,有的则雇用专人。它握有业务经营的实权,掌管验质、检斤和定价事宜,参加分配时拿大份。·

  写帖的:把检斤、评价的结果用暗码写在菜帖上,作为结算的依据。

  账房先生:负责结账,地位与写帖的相近,参加分配时次于掌秤的。

  伙计:包括看屋子的、大伙计和小伙计。职责是看管车辆、搬运、装卸、保管货物、催收款项。有的菜牙还雇用身强力壮、武艺高强的伙计,靠“耍胳膊根”以武力保护菜行的利益。大伙计的地位高于一般小伙计,小伙计参加分配时拿小份。

  在业余时间,菜行里的人摔跤、练武、踢球、唱戏、冶游、纹身……各有所好,而一般伙计由于收入微薄还要去拉车、抬杠、卖黄土挣点钱好养家糊口。

  菜牙在经营过程中陈规陋习很多。

  垄断价格:交易价格全由菜牙控制。行情的涨落以当天供求情况的滞、俏为准。一般是开市时抬,以多收佣金,收市时压价。每逢节日或生产淡季,上市货源少,则大幅度抬价。所以经常造成人为的价格波动,引起广大顾客十分不满,发出快马赶不上青菜行的怨言。

  暗码交易:菜牙不采用公开商议和明码标价的方式定价,而是做手势、讲黑话,以暗码交易,称为调坎儿。交易时有的一边在袖口里用手指表示数字,一边说:这个整……这个零;有的则以么、咧子、撅子、呼子、拐子、挠子、老线、老太、老弯和老梁分别表示1~10,使局外人莫名其妙,外行人也极易上当受骗。

  笼络菜农:菜牙多以拉世交、套关系和“返水”(将部分佣金送给菜农)等手段拉拢菜农,从而控制货源。

  盘剥菜贩:菜牙通过“吃水”(将菜浸入水缸中使之增重),给小秤分量不足)等手段坑害菜贩。

  菜牙中还有少数人,或借封建势力或凭自己的胳膊粗,有的伏地称皇,有的割据称霸,欺行霸市,为非作歹。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菜牙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主义改造。1951年开展了反霸斗争,斗倒了菜霸,取缔了菜牙,废除了封建牙行的专卖制度。允许私营菜行重新登记,合法经营。到1954年由市供销合作社菜蔬经理部全面接管了蔬菜批发业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