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才能写出好诗来?

 杏坛归客 2023-04-03 发布于山东

作者:日生

什么样的诗不是好诗?

简单说,有毛病的诗就不是好诗,也可以说——有弊端的诗就不是好诗。

学习格律诗的形式,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掌握,但是,内容却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努力。当前的诗坛里,在内容上存在的弊端,大概可以归纳以下五点:

1文字空泛,情感苍白

此乃当今诗词界最大的弊端。

空泛者,空洞浮泛,不着边际是也。诗词词汇堆积华丽,但无筋骨无血肉,不是为表达情志而写,而是“为写诗而写”

用现在话说,是废话连篇。虽然格律正确,但全是空话、套话、假话

诗言志,这个“志”,包括思想、情感、抱负、志向、意愿等。诗必须要有感而发,没有真情实感写不出好诗。

写的诗必须要能做到: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在某种意义上说——诗词都是组装的。

但是在组装的过程中,是要用一些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词语去组装,使其有血有肉、有筋有骨,这样的组装起来的诗才能活起来。

在没有真情实感就宁可不写,有真情实感即便是写得差一点也无妨,前者是真假问题,后者是写诗水平高低问题

2语言生造,句子硬凑。

看各地的刊物或网络诗词,经常会见到很多生造硬凑的诗句。

何谓“生造”?就是凭空制造(词语等)。

鲁迅先生在告诫大家在创作时:“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任意生造词语,会影响倒他人的理解。

硬凑,就是勉强拼凑,文理不通。有的人在诗词句子中,为了押韵的需要,把毫不相关的韵字凑进去,看似押韵合辙,实则毫无意义。

3偏重数量,忽视质量。

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说:某某人是快手,诗来得快,却很少听到说某某人写得好。

现在还有用电脑写诗的,几分钟就能写一首诗词来,那不是自己写的,是造假,就更不用去谈它了

诗词不是以数量取胜,也不是以快取胜,是以优取胜。

有人说“乾隆的万首诗还不及王之涣写的20字”。

全国每天造出的诗相当于一部全唐诗,只图快何用?

宁可少,不可滥。

4题材狭窄,格局太小。

“老干体”紧跟形势,目前还是撑台面的文体,其存在自有他的存在之道。老干体多为赋体,极少比兴手法入诗,表达手法单一,甚至直接以口号、流行语入诗,可读性较差。

有的朋友写诗的题材比较狭窄,一点点小事也成一首诗,当然,写小事写的好也能成经典。但除了这些,其实,还是有更多的题材可以写。

一本《唐诗三百首》,一本《宋词三百首》,几乎覆盖唐宋时代的社会生活百态:沙场征战、对酒当歌、商贾市肆、生死离别、名山大川,无所不有。

而我们现在的诗刊弘扬主旋律的多,提倡多样化的少。多关注一些弱势群体,我们也还是可以学写的。

5基础不牢,过度创新。

基础不牢,如何谈继承和创新?继承和创新是诗词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诗词要谈继承就是要在“守旧”的基础上,继承了,才来谈创新。

有的人一说到“守旧”就认为是贬义。

就“守”而言,没一点贬义;“旧”是传统,就“旧”而言,也没一点贬义。“守旧”二字加在一起,怎么就成了贬义?

传统诗词被人们称为“旧体诗词”,旧就是诗词的基本特征,不旧还是诗词吗?

某教授在谈到创新的话题时说“诗词是僵死的”“新诗要走出诗词的阴影”。我同意陈仁德先生说的:“诗词不是阴影,是万丈光芒。诗词没有僵死,是不废江河万古流。”

怎样才能写出好诗来?

1要多读一些经典书。

2要多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诗意。

3要多找一些高手交流。

4要多推敲,好诗都是推敲出来的。

    (本文参阅陈仁德写的《怎样才能写出好诗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