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偏头痛,选对穴位止痛快

 循天园 2023-04-04 发布于广东

偏头痛,又称偏头风,为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偏头痛发病特点是疼痛暴作,痛势剧烈,或左或右一侧头痛,多呈胀痛、跳痛或刺痛。本病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严重困扰着患者的日常生活。

十二经脉中,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皆循行于头侧部及耳,故中医将偏头痛称为少阳头痛。结合偏头痛部位、循行经脉可选取丝竹空、太阳、外关、风池四穴快速止痛。

偏头痛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居于人体最高位,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皆汇聚于头;头为“清阳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若六淫之邪侵袭少阳经上犯头颞部,阻遏清阳;或痰浊、瘀血痹阻少阳经络,壅遏经气;或少阳经气血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头窍失养,均可导致偏头痛的发生。情绪波动、疲劳过度为本病常见诱因。疼痛的性质与不同的病因病机有关,胀痛多因肝胆火旺引起的气滞所致,跳痛多因肝阳上亢导致,刺痛多为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所致。

腧穴调理

丝竹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按揉此穴有行气止痛之功效,体现针灸临床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之双重原则。

外关穴手少阳三焦经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在前臂后侧,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外关穴主治偏头痛,体现循经远端取穴之原则。

风池穴足少阳胆经腧穴,为足少阳与阳维的交会穴,在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风池穴为搜风要穴,主治风邪为患,可治外感风邪和肝风内动、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

太阳穴经外奇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针对表现为刺痛、跳痛的偏头痛,可用三棱针在太阳穴处点刺出血,有立竿见影之效。(曹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