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对自己应该有专业发展的要求

 渐新堂 2023-04-04 发布于广东

教师对自己应该有专业发展的要求

渐新堂

       教师工作负担是一言难尽 ;社会上的人认为没有生存压力,还有寒假暑假;而教师自己则认为不仅责任重大还太苦太累。

       到什么程度,披星戴月连轴转。不少老师都认为是累瘫了,下班回家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只想躺下去。

       教师的过重负担,早已经引起国家的关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要求减轻教师过重的非教学教育工作负担,让教师集中精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还在文件中要求各省市区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拿出时间表和行动方案,进行督导,以求得逐步彻底解决。由此可见问题的普遍性与严重性。

       的确,教师在非教学教育工作上所耗费的所透支的精力的确是惊人的,远远超过了本职范围。这还不包括一些个别官员为了一时的政绩而强行派发给学校的无数临时性的无聊的事务。

       但是,一些官员轮岗了,政绩不需要延续;一些特殊的事务过去了不需要紧急战法的继续,最后需要教师拿出来的还是专业的发展与教育教学水平的展现。

       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老师,对自己的专业已经没有了热情,没有了要求,更没有了一辈子从事学科教学的规划。表现在:

       一  不了解国家设置本学科课程的目的。不清楚人类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出了多少丰富的智慧,而国家为什么只选择了这么一点点很少的很精华的内容进入我国的基础教育。眼里看到的只是具体的一个个知识以及通过考试才知晓的解题能力,而看不到零碎知识背后的走向生活走进社会的巨大的长期可资借鉴使用的人类智慧,不了解学科育人的价值。这就造成了2022年高考一下子将很多教师都考懵了,因为从2019年开始,新高考不再公布考试大纲,使用《高考评价体系》,强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价值观念。去年7月,以国家教育考试研究院名义发表的文章强调:在双检政策背景下,要减轻过重作业负担,让刷题失效。要求学生真学、悟透、会用。利用高考的杠杆撬动初中小学的教学回归到应该有的正常的教学生态。

       二  不熟悉不研究深读教科书,不深入推敲教学内容。 近20年来在一些所谓的课程专家的鼓噪下,误以为学习方式能够解决一切,学生自学能够替代以致于取消国家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以为十一学校等名校顶尖学生不需要太多教师指导就能够非常惊人地超常地获得出色的学习效果,完全靠的是学生自己的个性发展。不知道的是这样的顶级学校十多年前就有极其优质的集中生源和八十多位博士坐镇指导。而对于一般学校,还是应该坚持国家对不同学段教师的学历要求,坚持对教师职业进修的专业要求。试想,只讲方法不深入内容,甚至不去接触内容,只在外围摇旗呐喊吼声震天,就是不去攻打进城,不去进入实质性的教学内容,这与花拳绣腿蜡枪头有什么不同,除了留给学生几年十年后的笑话外,可能一无所获。

       三  无论事务性工作有多繁杂时间有多紧迫,作为教师都应该心中有数,自己的学科专业水平到了何种程度。能够一口气说出本学科本学段的教学内容系统与教学的纲目吗,能够默写出各章节名称及典型演示吗,能够要求学生解答的试题做的实验,要求学生背诵的诗文,自己能够以身作则当堂首先示范给学生看吗,能够不拿教科书进课堂都能够精准进行教学吗?要求学生作文有细节自己能够信手拈来给学生几个新观察到的细节吗?一些来自生活的概念尤其是高度抽象化了概念(如袁隆平至死想不明白的负乘以负得正)能够逐一攻破,一剑封喉般给学生讲透,使其终生不忘不错吗?这些作为学科教师的基本功,是跟随自己一辈子的,练好了吗?不在这些根与本上下功夫,而去靠取巧,靠偶然机会听得名师指导得到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去解决学生的发展解决自己的专业提升,是对自己的极其不负责任,也最终成为被一些所谓名师坑害的殉葬品。

       如果有政治资本将去从政,或者有经济基础将去经商,当然上面的话全是废话。但是,如果只有且喜欢从事教师从事学科教学,还是应该捋捋思路,想想热闹之后自己应该走的专业发展之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